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章 阳谋(1 / 2)

 常陆回到太守府后,并未立刻歇息,而是叫来了几个在这里生活许久的士卒仔细盘问。

“雍闿乃是汉什邡侯雍齿之后?”常陆听着士卒的汇报,摸了摸下巴,陷入了沉思。

“将军,非但如此。那雍闿身为汉人,却事事都维护夷人,南中大部分汉人早就对他积怨颇深了,但他却因此在夷人之中颇有威信。”士卒痛心疾首的说道。

“现在建宁四大姓之间的关系如何?”常陆沉吟了一会,方才问道。

现在东吴和曹魏都对新遭大败的蜀国虎视眈眈。此等情况下,实难调动大军前往南中,现在最好的办法只能是联合亲善陛下的势力,打压仇视陛下的势力了。

汉人不必多说,夷人若真欲奉雍闿为主,这对常陆教化夷人的计划十分不利。

无论常陆要做的事情对夷人是否有利,雍闿只需一句话,便可让常陆的努力尽数付诸东流。

“这小人却是不知,倒是听说雍闿和孟氏近几年联系十分紧密。”士卒想了好一会,方才答道。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常陆摆了摆手,将士卒赶出了自己的房间。

李氏因为李恢的存在,自然亲善陛下;爨氏可能持观望态度;至于那两个,还需要观察一下啊。

常陆当即修书一封,派精锐军士送往城外赵云的营寨中。

次日,常陆带着数名军士来到了关押那几名夷人的牢狱中,那天负责充当翻译的向导官也在其中。

“你们为什么要驱赶牲畜去别人的农田里啃食?”常陆思考再三,最终没有选择指出夷人与汉人之间的区别。常陆也知道,若是操之过急,很可能激起夷人的反抗情绪。

在夷人的一阵叽哩哇啦过后,向导官对着常陆说道:“他们说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几个水草肥沃的草场吃完了之后,就只能去别人的农田吃了。”

常陆身后的军士不由得握紧了拳头,他们家里也有耕田,自然知道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庄稼被别人的牲畜啃食是什么感受。

碍于常陆在场,他们也不好发作,只得强忍着。

“你问他们,可愿意以耕种为生?”

又是一阵叽哩哇啦。

“常将军,他们说耕地太累了。而且有几个夷人以前尝试过,自从发现收成总是不如汉人之后便放弃了。”向导官恭敬地答道。

刘璋时期也派人来过南中,但他们往往以维稳为主,从不关心汉人与夷人的生活。现在的这位常将军,与他们完全不同。

常陆闻言,不由得叹息:第二点却是好说,无非是耕种时不得其法罢了。但这第一点,又怎么办呢?

而且,这几个人继续关着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虽说自己是以过去犯下的罪来逮捕他们的,但那只是面对孟琰时的权宜之计。

“你去和他们说,以后禁止再驱赶牲畜去别人的农田啃食,如果他们答应,就放了他们。”常陆向着向导官和身后的几个军士交代道,虽后便离开了这里。

几人对视了一眼,便由向导官上前和夷人再次展开了无人能懂的对话。

“太守,您可知道以前那些夷人是出于什么原因去耕种的么?”常陆离开监狱后便来到了太守府,向着正昂恭敬地请教道。

“这我却是不知,不过有一人应该知道。”正昂答道。

“敢问那人姓甚名谁,现在何处?”常陆喜道。

“那人现在在距建宁城西二十里处的一个草庐中,名唤孟节。”正昂说着,伸手换过一名士卒:“他对建宁一带十分了解,可以让他带将军过去。”

“那便多谢太守好意了。”常陆谢道。

随后,二人带着数十骑,朝着正昂所说的草庐飞驰而去。

草庐中人远远听到马蹄声,急忙走出。

常陆看见有人出来,急忙勒住马匹,翻身下马:“敢问先生可是孟节?”

来人碧眼黄发、竹冠草履、白袍皂绦,赫然是汉人的打扮,但是相貌却似夷人。见常陆下马,急忙拱手道:“还未请教台甫?”

他说的竟是流利的汉语。

常陆也拱手回道:“在下成都常陆,字文若。奉陛下之命前来南中,想要收服夷人,使归王化。敢问阁下,可是孟节?”

那人点了点头,默认了常陆的问题:“常将军想要收服夷人,为何要来找我这一个隐于山林之人?”

“文若不才,欲教化夷人以耕作为生,但现在遇到了一些己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听说隐士有解决的办法,特来请教。”常陆恭声说道。

“我?”孟节闻言,哈哈大笑:“我若是有解决的办法,现在便不会在这里了。也罢,你且先说说你的问题吧,我一定竭尽全力。”

“不才想要知道,当时那几个去尝试耕作的夷人是出于何原因?”

“哦?”孟节眼中闪过一道光芒:“常将军何以得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