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4 章(2 / 2)

吃完鸡蛋姐弟俩就开始干活了。做糯米米酒和之前做梗米米酒差不多,都是要先把米给蒸熟。五十斤糯米分成五锅去蒸,南溪端起来也不甚费力。

只是天热,又是在灶间,热上加热肯定是很难受的。烧火的人就更难受了。灶前又闷又热还不能出去透气,小家伙脸红红的满头汗却是一点怨言都没有。

南溪心疼他,时不时便打点井水拧个帕子给他擦一擦。

一锅糯米差不多要蒸上三刻钟,蒸完还得放凉和曲,五锅蒸完已经过午时了。

南泽暂时能休息休息,在屋檐下吃个鸡蛋喝喝水。南溪还不能休息,糯米黏性很大,她得将蒸好的糯米用筷子一点一点打散,等凉到合适的温度就拌上酒曲。全弄好了还要端到小房间里去将它们铺到小酒缸里。

五十斤糯米蒸完放进去也就占了一半的酒缸,不过米酒出酒多,现在看着才半缸等过两日自己加了水,再发酵那酒就得蹭蹭蹭的涨。

等着吧。

南溪在糯米中间戳了个坑,然后才将酒缸封起来。

封酒缸也是有讲究的,像这样还需要发酵的米酒不能封死。具体什么原因她不清楚,反正前辈们的经验就是这么教的。她直接拿干净的旧布包了大坨干草堵上。成品酒的话可以用布和泥来封,等泥干了差不多也就不透气了。

封好酒缸后,南溪坐在地上休息了好一会儿。

真真是累啊,几十斤的糯米端来端去,还要一直搅和,两只手就没停过。现在是又酸又涨等明日估计动一下就得疼。

这才五十斤呢,以后要是做更多酒怎么办?

弟弟才八岁,就算病好了也不能让他干这些重活。自己也才十五呢,身体底子本来就弱,真要累出个好歹那也太不值了。

她想在这个美丽的岛上幸福美满的过上一生,而不是累死累活带着病痛过一辈子。

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她得好好想想。

南溪这回累的狠了,休息了两三日才缓过来。中间给酒缸里加了一次水,剩下的就不用再管等着出酒就是。

第四天是她和舅舅约好了要送弟弟去南黎府复诊的日子。自己人有船就是好,不用等村里那班过路船。天才亮没多久他们便出发了。

“舅舅,你这走的不是我们这边船走的那条道吧。”

“肯定的,你们村里的过路船还要绕湾去接其他村的村民,然后去临阳。我们是直接去南黎,那不一样的。”

虽然南黎和舅舅家都在对岸,但舅舅家离城里还是挺远的,平时几乎也没到城里去过。

罗云知道今日要进城兴奋了好几日。他其实已经有个中意的姑娘了,那姑娘也挺喜欢他的。这次到城里正好给她买点时兴的花戴。

父子俩轮流划,虽然没有官船那么快,但路上不用跟人挤位置也不用担心钱财安全,实在省心不少。

一下船罗云便主动背起了南泽,什么都不用南溪操心。

当然了,有舅舅和表哥在,南溪便没再租车。四个人走到百草堂的时候外头已经排了不少人。

罗全知道儿子心欠欠的想去自己逛,接过外甥便将他撵走了。三个人排队排了小半个时辰才轮到他们。

孙大夫对姐弟俩印象还挺深,毕竟穿的那么朴素一出手却是两百两银票这事药堂里的人嘀咕了好几日。

“我先看看他的腿。”

半个月的药浴和按摩,看看腿上的肌肉再捏捏手感就知道有没有尽心了。

“非常不错,看来这半个月姐姐没有懈怠过。”

孙大夫转身拿出自己的一套宝贝金针,直接让罗全把南泽放到小塌上趴好。

“丫头,你弟弟这情况,至少每月都要过来行一次针,直到双腿彻底恢复知觉能够行走。一次行针加上抓药至少是三十两,你得想好咯。”

南泽动了动想翻身起来却被南溪一把摁下去然后直接扒了裤子。

“我想好了,孙大夫你扎吧!”

孙大夫拿着针,干咳了两下好心替南泽将裤子提上去了些。

“他这个病,行针,扎腰就行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