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三国之孙亮的逆袭> 204 文钦之乱之钟会之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04 文钦之乱之钟会之谋(2 / 2)

“自当即速发行。”毋丘俭点头道,“仲若,你回去,即行整束兵马。孙吴送来轰天雷二百枚,你着人前往武库领取一百枚。”

“孙吴竟舍得送出轰天雷?”文钦错愕道。

“哪是送来的。这些轰天雷,是咱们花费金银买回来的。常听说孙吴小皇帝迷恋钱财之物,果不其然。若我曹魏武帝、文帝,甚至是明帝尚在,灭孙吴指日可待。唉,可惜,可惜。”毋丘俭叹息道。

“也许孙吴另有盘算。不过,与我等而言,乃是天助。属下即行回云整束军马,以待将军下令。”文钦拱手道。

曹魏正元元年十一月初,征东将军托受曹魏郭太后诏,发布罪司马师表,联络四方勋臣,兴师讨伐司马师,数司马师十一大罪。扬州刺史文钦起兵呼应,与毋丘俭合兵一处,从寿春出发,夺占豫州项城,兵锋直指洛阳。一时,曹魏上下震动。

这如同捅了马蜂窝一般。司马师不顾眼疾痛疼,亲自领兵讨伐。并先遣荆州刺史石苞领军三万人,抢占了与项城相邻的南顿,自已领军六万在后进兵进驻汝南,阴遏毋丘俭、文钦的北上大军。又召镇东将军,豫州刺史诸葛诞领后七万,从谯县起兵,攻取寿春,徐州刺史,征南将军胡遵领兵四万,从彭城起兵,断毋丘俭、文铁后路,兖州刺史邓艾领军二万,从北面堵截。

闻毋丘俭、文钦之乱,东吴丞相诸葛恪亲自赶到合肥新城,声授毋丘俭,并准备偷袭寿春。而武昌的小朝廷却不见任何动作。

毋丘俭、文钦被石苞、司马师堵截于项城,只好与司马师大战于项城以北乐嘉进行决战。耐何司马师紧守营塞,闭门不出。十一月未,胡遵、邓艾赶到,与司马师会合。

毋丘俭、文钦的八万大军。被彻底堵截于项城。

项城大帐,毋丘俭与文钦等将校十分的忧急,前路不能进,后路又被堵截。

“将军,如今如何是好。诸葛诞那狗贼斩我使节,又起兵前往寿春,若寿春被攻克,则我等家人尽落其手。”一个校尉忧虑道。

“哼,我等举义讨贼,忠义之下,又岂能有家室之念。”一个小将忿然道,正是文钦之子,虎将文鸯。

“退下,将军大帐,岂是你可放肆的地方。”文钦喝道。说着转身对那校尉道:“章校尉。你之言甚是,但寿春城,虽然我精锐尽出,也非是那诸葛诞贼子轻易可攻取下。万一,寿春城被克,我等只要并力北上,击破司马师贼军,进军许昌、洛阳,谅那诸葛诞也不敢为难我等家人。”

那校尉讪讪道:“文大人说的是。”,拱拱手退下了。

文钦转过身来,拱手向毋丘俭道:“将军,我军顿于项城已近一月,再下去,粮草必然不济,如今,后路被断,唯有死力向前。击破当面之敌。若司马师一败,各地督抚必群起响应,则大事成矣。”

“老夫决心讨贼,岂有退缩之理。然石苞抢占南顿,依山结营,易守难攻,司马贼子兵进汝阳,邓艾又从衮州袭来,必然进兵乐嘉。若司马贼子与邓艾合兵之处,则我大军北上无路亦。文大人有何良策?”

“将军,不如将军顿兵项城,与南顿石苞相持,我领本部兵马在外游击。如此,料魏兵也不敢放心于将军交战。若有战机,则我部人马突袭而至。则魏兵必败。”文钦拱手道。

“两军相合,出奇制胜。文大人此策,甚合兵家用兵之道。”毋丘俭点头道,“文大人,就由你部在外游击,往来接应各部。”

“是。”文钦拱手道,当日,同子文鸯,领着2万本部兵马,离项城而去,在汝阳一带游弋。

却说曹魏大将军司马师,得知石苞抢占南顿后,也不忙着进兵,领大兵在汝阳驻下大帐,忍着钻心的眼痛,召集诸将议事。

“大将军,如今我军已占了南顿,毋丘俭坐困项城,旦夕可灭。如今逆见贼叛乱,迁连日久,孙吴必然不会甘休,若趁机引兵北上,则于我大魏不利。依属下之见,我大军不如早早前往项城,一举扫平叛贼,再陈兵与淮南,以备孙吴。”曹魏太尉王肃上前道。

坐在帅帐之上的司马师点了点头,孙吴之兵,除新城方向有向寿春进兵的迹象,离豫州不远的安城却没有丝毫动静,确实让人不安。

“大将军,不可。”司马师最为贴心的心腹,尚书傅暇。傅瑕向前,拱手道:“大将军。毋丘俭有谋而无断,文钦勇而无谋。如今毋丘俭回师项城,乃是忧心寿春有失,犹豫不决。我军正可静待等众兵合集,再图破敌。

昔日,蜀汉关羽攻我襄阳,水淹七军,武帝欲迁都以避之。后孙权派吕蒙袭取江陵,关羽手中雄兵,不战自散。毋丘俭贼子如今不足为虑,若寿春一失,大将军一纸诏令,其军也将自散来投,大将军何须与其争锋。若进兵项城,与贼子争锋,那贼子反倒一心一意,与我拼死一战。”

“傅尚书说的是。”司马师轻轻按了按伤眼,道:“吾不忧毋丘俭,实忧孙吴。”

“大将军要速平贼子之乱叛,也不是不可能。”钟会从人群后走了出来,淡淡道。

“士季有何妙策?何不速速道来。”司马师大喜道。这钟会,自夏口一败,只身逃回,已沉闷多时,多不见其出言献策了。夏口虽败,却也更加验证了武昌的重要性。如果当初,真的一举攻克武昌,夺得火药弹之秘,这天下或许早就平定了。

“大将军担忧的是。如今,毋丘俭、文钦早已不足虑,唯担心者,东吴也。朱据、吕岱之辈必不肯错过侵我大魏之良机。我大魏确需早早平定贼子,集结大军以应之。”

“以士季之言,我大魏更不宜贼子直面争锋。若我军一旦损失过大,何以面对孙吴近卫军?”傅暇急道。

“要速速平定贼子之乱,也不见得要与贼子苦战。”钟会淡淡笑道,“如今,毋丘俭困守项城,已不足虑。唯一可惧者,文钦也。如今文钦领兵两万,游弋在外,且多铁骑,机动之力甚强。若我将其击败,则毋丘俭之败,也指日可待矣。”

“那如何歼灭文贼之兵?”司马师挺身道。

“大将军可令邓艾以万余弱兵进占乐嘉诱之,精兵随后。文钦闻乐嘉有变,必出兵探察,闻文钦勇而无谋,见邓艾弱师,必起兵攻击。我精税之师随后,必然破之。文钦一败,则叛乱可速平矣。”

“好。”司马师击掌道,“就令邓艾依计行事,以万余弱旅进驻乐嘉。”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