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盛世大宋> 第二十四章 兴龙节(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四章 兴龙节(中)(2 / 2)

盛世大宋 孤竹飘逸 更新时间 2019-09-08

“这我熟啊!我比你有经验啊!”王景高声大笑,指着正在梯子上悬挂标语的折可适道:“以前杨大人督训河东路的时候,提出那个三从一大,我把他讲话重点全部制成了标语,挂得整个丰州城里到处都是。当时他还不以为然,结果怎样?现在陛下临幸,杨大人不是照样要挂标语么?”

“亏你们想得出来!”折可适还是第一次挂这玩意,好像怎么挂都挂不平似的:“我说这条横幅的内容不是杨大人想出来的吧?欢迎欢迎热烈欢迎、万岁万岁万万万岁?这也太没文采了吧!而且又不押韵,说是追求对偶语句嘛,平仄关系又不太合适!搞什么呢?”

王景歪着头看了又看,道:“确实不太好,当年我写的可比杨大人强多了!”……

孙竖南看着手里的拿着的一堆杂草,草里头孤零零的几朵难看的小野花,叹道:“这鬼主意是谁想出来的呢?说是要让陛下走在铺满鲜花的路上?这大冬天的,让我们去哪里找花?你说,梅花行么?不如去找找哪有梅花?”

陈远鸿正指挥着队里的其他学员去采花,回过头没好气道:“找去吧?我的队长大人!王魔头说了,采花这个行当是很有前途的,最适合咱们队,找不到今晚没饭吃啊!”

孙竖南嘟囔着把手里的野花从杂草中取出来,道:“这种倒霉事总是轮到咱们队,你说杨大人自己在干什么呢?”

“你还有闲心管着他?就想想明天见了陛下,那就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啊!”……

其实杨翼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觉得有点发晕,自称对这个朝代了若指掌的杨翼,发现自己其实在后世学到的东西太浅薄了。皇帝临幸可不是件小事情,涉及到的种种礼节多如牛毛,而杨翼和一众教授以及管理人员准备起来后,都不清楚究竟应该怎样办,各种请示像密集的箭雨般朝杨翼招呼过来,让他几乎处于崩溃的境地。

“章大人!你为官多年,这些东西应该清楚啊!”杨翼无可奈何的向章楶求救。

章楶也是一头雾水:“我为官都是外放居多,哪里知道这许多,再说了,我也就是见过先帝,如今的陛下我可是没见过啊!”

正彷徨无计时,救兵到了。礼部侍郎蔡汴和开封府钱勰受委派,专门前来协助准备。

杨翼看着蔡汴大乐:“蔡大人真是我子脱的福星啊!有您这个礼部大员在,我又何忧有之?”

蔡汴笑笑:“多日未见子脱,无恙否?最近子脱可是京中红人,和王相公孙女那事,据说状元楼都出了评传啊!”

杨翼顿时有点尴尬,心说哪壶不开你就提哪壶:“那是谣传!绝对谣传,我一直在南泊瞎折腾,和王存孙女根本就不认识,王存相公跟我更是一点关系也没有,朝会上还弹劾我来着。前些天起冲突的时候,哎!这事钱大人清楚啊!我可是在开封府向钱大人解释过的!”

说到这事钱勰就开始装糊涂,什么也听不见,转身和章楶叙旧。杨翼心中暗骂这钱勰狡猾,忍不住道:“钱大人!我最近听说开封府事情忙,我想到了问题所在!有一计或可为大人解忧!”

钱勰立即变得耳聪目明,转头问道:“子脱有何计?本府愿闻其详!”

杨翼诡笑道:“我专门找风水先生看过了,开封府门前那对大石狮子恐怕开口太大,所以事情都被那狮子口给吸过来了,您还是换换吧!”

“哦?那要换什么?”

“我看不如换上一对乌龟,就是弄一对缩头乌龟放在开封府衙前,那就天下太平世界清明了!”

哪知钱勰也不生气,笑眯眯道:“这个想法好啊!有道是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只有乌龟才能长命百岁啊!”

待各种废话全部聊完,蔡汴就开始指导杨翼如何布置明天的礼仪,包括物品的摆放、人员站立的位置、鼓号的规则、以及整个迎送过程的礼节等等,杨翼照着蔡汴的吩咐一直搞了一个多时辰才算布置完毕。

“还有一事,需要今日进行!”蔡汴见杨翼都按要求布置下去了,神情变得有点严肃。

杨翼好奇道:“什么事情如此急迫?难不成是要将明天的仪式演练一番么?”

蔡汴命随从拿来一个大包裹,包裹大开后令杨翼大为惊异,原来里面是两套衣服和面具、棒槌、铜锣等等事物,当然杨翼最为惊异的是那副面具,那副面具形象丑陋青面獠牙,颇为骇人。

“这是为避煞而用的,子脱应该清楚吧?陛下临幸的地方都要事先避煞,我大宋礼仪继承自三皇五帝,然周礼可说集之大成,《周礼&;#8226;夏官》中便开始有避煞这么一说了。”蔡汴对杨翼的惊奇相当怀疑,因为没人不知道这是在干什么。

杨翼一听“避煞”立即明白过来,原来皇帝临幸前竟然要跳“傩舞”,傩,起源于远古的巫术。《周礼&;#8226;疾医》中讲:“疠,恶气也。”早在先秦时人们把驱逐邪恶的“疠气”称为“傩”或“时难”,人们认为疫病,全是由鬼怪作祟。《周礼&;#8226;方相氏》中有“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的傩舞记载。汉代开始“跳傩”在宫廷中盛行,其后“跳傩”风俗流传到唐、宋称“避煞”。据说宋朝流行有驱逐“火鬼”的傩舞,换下的“旧火”,视为“火鬼”,跳傩时,将火把投入水中,宋时,仍沿用“方相氏”称巫师。

“这我有兴趣啊!可是不会由蔡大人您来跳吧?”杨翼非常开心,若说能亲眼见一下宋代的傩舞真算是饱了眼福了,不过如果能见到堂堂的礼部侍郎蔡汴穿上这些怪模怪样的东西张牙舞爪的跳上那么一段,那可就是终身回忆了,哪天心情不好用来回想一下,一定可以乐翻天啊!

蔡汴目瞪口呆道:“我跳?子脱是在说笑吧?南泊大营中没有方相氏么?各地军中应该都有的啊?”

杨翼尴尬道:“这个…方相士么…南泊大营还是草创阶段,还未准备!”

蔡京笑道:“那即去准备,事关皇家礼仪,这事今日黄昏时一定要做,你找两个人来,一个人穿上服装带面具扮熊怪,一个人带上青面獠牙扮巫师,熊怪在前面狂奔,巫师拿着法器带着帮人在后面一边厉声喊叫一边狂追,围着大营追上一圈就算完事了。”

杨翼其实觉得这种封建迷信活动还是很好玩的,只不过若是自己来上这么一下未免有失体统,回身叫道:“王有胜!你去叫郭成和陶节夫来,陶节夫扮熊怪,郭成扮巫师!另外集合人马,傍晚的时候咱们闹腾闹腾!”

夕阳下,南泊大营喊声震天动地,真是开心啊!数千人围观叫好乐不可支中,一个熊怪仓惶逃窜,一名青面獠牙的巫师一边敲打铜锣一边追,面具下的陶节夫在惊天动地的人声中大骂:“凭什么我来扮妖怪呢我,真是活见鬼了!不对,现在似乎我就是鬼啊…”

杨翼和蔡汴等人站在人群中欢呼,心里却在想着明天,明天是个好日子,明天的天气也一定会很好,南泊大营,中央武学,在经过了明天之后,一定可以确立在大宋朝中的地位了吧?自己一定要努力表现一番才是啊!…

******

(注:傩舞,引用《中国宋代历史研究》《清明上河图中的傩舞》)<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