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盛世大宋> 第二十三章暖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三章暖窗(2 / 2)

盛世大宋 孤竹飘逸 更新时间 2019-09-08

“子脱!又来晚了哟!”张择端喝着一杯清茶,心里赞叹,真是好茶呀!

“既然试策论,想来博览群书者甚有优势。”黄炳炎道。

“哦!”江鞪不以为然:“即便策论,又可脱离自王安石相公以来流行的八股之道吗?天下事,早有圣人言于前,只要熟读四书,行文符合八股要求,却未必需要博览群书才作得这策论。所以这文章最好还是采用八股的形式”

杨翼这下来了兴趣,明清的科举才规定用八股文,难道宋朝也要求用吗?不过据说八股文产生于宋代王安石的制义,莫不是此时的科举虽然不硬性规定要用八股,但八股的文风却已经成为主流了.

这阵子杨翼一直在研读四书五经,因为这肯定是考试的基础,不过八股行文自己却不是很通晓,毕竟自己虽然是考古专家,可考古其实偏重于一些精密的物理和化学应用,比如说碳14测定的应用、地质年轮的选取划分之类,对于国学上的研究却不是非常深入,最多只能说对某些重点知识达到了解的程度,八股的意思杨翼是知道的,可具体行文的要求他有点朦胧,当下虚心求教:“八股乃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可如何施行之,想来别鹤兄定是此中高手,却要不吝赐教了。”

一帮人大为惊讶,这杨翼经常有独特的学术见解,每常言人之未言,诗词吟咏仿佛随手拈来,无处不显示其有过人的才华,怎么自从王安石提倡八股,以至天下文章群起仿效后,居然还有不知道的人吗?江鞪更是以为杨翼故意取笑,心下不快。

杨翼尴尬一笑:“是这样,诸位兄台参加大小考试无数,自然对八股了若指掌,可我杨翼却是从未有过功名,书读了不少,文章也写过一些,可之前不用考取功名,却为何要用到那八股的格式?故生疏之极,但请各位兄台解惑。”

江鞪方才释然,道:“破题乃是用两句话将题目之意破开,承题是承接破题而说明之。起讲为议论之始,首二字用“意谓”、“若曰”、“以为”、“且夫”、“尝思”等开端。“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方才是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重心。在这四股中,每股又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也。”

石贽补充道:“子脱兄且要明白,八股行文极为注意章法与格调,说理之时,当似散文,可又必须能与骈体辞赋合流,多用圣人之言引证之,方才是花团锦簇之好文章啊!”……

这样的日子一天一天的过了下来,杨翼除了要每天看看圣贤书,还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骑马射箭,他是经过后世那种更加残酷的考试的人,对于罪恶的应试教育却也颇有点心得,走起捷径来还算有点门道。他一方面加强对于基础上比如四书五经的背诵,另一方面让杨传香花钱找来历届科举的考试题目和优秀文章进行研读模仿,同时每天睡前都要回想自己在后世学到的那些宋朝之后的诗词歌赋,连洗澡的时候,也要充分回忆后世对于宋代的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得失的评论。

对于这样的生活,杨翼不时的感到非常的讽刺,自己在后世就遭受到了应试教育的折磨,想不到来到这一千年前,却还是要再经受一次非人的考验。不过杨翼并不敢懈怠,现在他名声在外,朝中重臣的保举是一种极大的压力和动力,加上他本身作为一名现代的博士,怎么也不肯对这些前人伏输,所以日子苦是苦,杨翼也只当作是一种充实。

这段时间杨传香忙于生意,也没有前来探视,只是有时会叫伙计送来一些新鲜的补品,这些补品只是供给杨翼一人的,却被张择端等人一齐分吃,当然是僧多粥少!

秋意越来越浓了,汴京终于在深秋的寒风中迎来了天下学子的高度瞩目,而朝堂上新旧两党在司马光的逝世后斗争更加白热化,新一次的科举无疑让双方都寄予了很大希望,谁都梦想着新生的官场血液能尽快改变各自的力量对比。

崇政殿内。

皇帝赵洵今天没有参加早朝,因为他向高太后说自己兴致高昂,今天想要好好的读读书,于是高太后便破例同意他跟着自己的老师范纯仁在御书房里学习。

“科举之意义何在?”赵洵这样的发问。

范纯仁虽然是师长,却依然要对天子保持臣下的礼数,恭恭敬敬的答道:“那是要为陛下招揽天下的人才,他们都会是陛下的臣子。”

“哦?”年幼的皇帝心里想:“只是不知有多少是我的臣子,又有多少是太皇太后的臣子?”

****

注意:有些学者从构成八股的各种成分如破题、对偶等方面来追论八股的起源,2也有的学者从原始结构和义理来源溯其远祖,3从而把八股的萌芽追溯到明初、元、宋乃至于唐、汉、战国、春秋,不一而足。本文不拟细探八股文的源流,也不欲明确系年八股产生的时间,因为这里首先涉及到一个标准的问题,4即首先要确定什么是标准、典型的八股文?如果说入语气、用排偶即为八股,则宋人文天祥乃至王安石的经义文已经是八股了;如果说对偶句段为八方为八股,则清代制义亦非全是八股——

谢谢各位细心读者的指正,八股文产生的年代需要考证,但确实只有明清的科举方才硬性规定,不过北宋时期已经开始大力提倡八股的写作,所以我已经对第二十三章暖窗作了修改,在中间增加了一段,其内容为:由于当时的流行,所以才探讨起了八股文,但朝廷并不硬性规定.再次对各位读者表示谢意,请多多指教!<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