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子午春秋> 第六百九十二章 公子阳生夺位 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九十二章 公子阳生夺位 二(2 / 2)

子午春秋 云垂天地间 更新时间 2022-03-06

鲍点皱眉问道:“你们知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你们究竟接受了谁的命令?”

陈乞指着鲍牧大声回答:“当然是夫子命令!否则谁敢改立新君?”

阳生和众大夫齐刷刷把目光聚焦在鲍牧脸上。

鲍牧憋了好一阵才说出一句完整的话:“真是胡言乱语!我怎么不知道自己说过这种话?你难道忘了景公为孺子牛而磕掉门牙的事了吗?你怎么敢背叛对先君的忠诚?”

众人又把目光转到陈乞脸上,陈乞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是好;鲍点的手已经握着剑柄了。

关键时刻阳生突然“噗通”跪了下来,对着鲍牧稽首说:“夫子啊!就请你以大义来决定我的命运吧!如果认为我可以,我即位之后不会对任何大夫生出抱怨;如果不认可,也不必对我产生怨恨,我将流亡到河西的秦国去。可则进,否则退,我怎敢不唯夫子之命是从?我只是希望废、立都不要发生流血事件。”

众大夫再次把目光转向鲍牧。

鲍牧左右转头扫视,见众人脸色不善,已经透出强烈的杀心,这才发现局面已经变得十分凶险。他知道自己刚才失言,快步走过去扶起阳生说:“谁不是先君的公子呢?公子既然这么说了,我哪敢不听从您的命令?”说罢他也加入了加冕仪式。阳生即位,是为齐悼公。

此时安孺子和母亲鬻姒已经被分别软禁起来。第二天一早,齐悼公命景公的宠妾胡姬带着安孺子到赖城去,之后便驱逐了鬻姒。齐悼公本来不打算杀人,但是失去理智的王甲偏偏叫嚣着要与他“一决高下”,结果就被按上“谋反”的罪名处死了;江说等内侍小臣比较识时务,因此只是被囚禁起来。

齐悼公的“篡位”得到了从大夫到国人的广泛支持,没费什么力气便坐稳了君主的位子。

齐悼公是个薄情寡义、疑心病很重的人,他虽然放了安孺子一马,但是仍然担心:大夫们一旦对自己产生不满(在那个君臣争权夺利达到白热化程度的年代,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不被他人怨恨),就会把自己和安孺子的地位再次调换过来。

“‘地反物为妖,人反德为乱。’”他想:“每个人都知道小儿君比成年人容易控制,陈乞却反其道而行之,废幼立长,其后必出妖祥!”且于也催促他快点行动,因此当政局稳定下来时,齐悼公便开始着手清除陈氏了。

齐悼公派大夫朱毛见陈乞说:“没有夫子鼎力支持,寡人肯定登不上今日的位置。但是君主与器物不同,不可以随便抛弃。器物多了不知道把玩哪个,君主多了就会造成混乱。对此夫子有什么打算呢?”

陈乞不禁失声痛哭,他哽咽道:“君侯还是不信任众大夫呀!齐国外有强敌,内有苛政,已经十分困苦了。困苦生出,忧患必至。少年君主不可以担当大事,众大夫这才从国外寻求成年君主。大夫们希望社稷稳固,又认为君侯心胸宽广,所以才拥戴您为君侯。否则那个小孩子又犯了什么罪、以至于被剥夺君位?”

朱毛回宫复命,齐悼公又被陈乞的话感动了,他忽然对自己那狭隘的心胸生出深深的自责,继而感到羞愧难当。

朱毛说:“君侯的顾虑是对的。但是既然要留下陈子,就只能从安孺子身上想办法了!”

齐悼公于是命朱毛将安孺子迁到骀城,朱毛就在途中残忍地杀害了那个还不知权力为何物的、天真快乐的小男孩。这个齐景公最为喜爱的小儿子只比父亲多活了一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