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游戏竞技>晚明霸业> 第959章 少尉参谋上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59章 少尉参谋上课(2 / 2)

晚明霸业 渤海郡公 更新时间 2022-03-28

这份不平却让王恬不由自主代入到了耶教军阵营。

他道:“但我觉得,如果乱军有我军这样的组织能力,即便战斗力弱一些,十二万幕府军未必能够成功剿灭。”

这话才是白蔷薇想听的。

这次会面岂是宗义雅男的心血来潮?

实际上是明军对宗家未来家督的投资!

让宗家下任家主学习明军的作战思路,从而引起他改革藩军的愿望,增强对明军的依赖,可谓明军军官取得东瀛藩军指挥权的重要环节。

而一切的基础,就在于让宗义雅男佩服得五体投地。

岛原之乱是的导火索是德川幕府厉行禁教,使用了火刑烧死耶教教徒,其中有一个标志事件便是“平山常成事件”。

平山常陈本是一艘朱印船的船长,因为坐船为中国式平底船,在从马尼拉回归东瀛途中,被荷兰船误认为是中国船而遭到逮捕。

在搜查平山船的时候,荷兰人意外地发现了两名西班牙传教士,于是如获至宝地进献给德川幕府。

幕府经过审讯后,将平山常陈和两名传教士全都处以火刑,其余十二名船员也尽皆处死。

从此宗教迫害扩大为贸易限制,葡萄牙人首先遭到驱逐,然后是英国人,最后在宽永元年严禁西班牙船只来航。

东瀛船必须得到“老中奉书”才许出海,居住在外国的东瀛人也一律严禁归国,归国即被处死。

在这样的打击之下,天主教在东瀛很快就被压抑下去。

直到宽永十四年秋季,岛原半岛及其南方的肥后国天操群岛发生大饥荒,可是领主松仓胜家仍然按照旧例征收年贡,并将交不起年贡的农民残酷处死。

诚如恩格斯所言,宗教是精神上的鸦片,有止痛的功效。在残酷现实的压迫之下,农民纷纷投向耶教寻求精神解脱。

而这又触犯了德川幕府的最大忌讳——神权对世俗权力的冲击,从而引发了新一轮残酷禁教教。

同年十月二十日,在饥荒和宗教迫害的双重压力之下,岛原有马村杀死了松仓氏的代官周兵右卫门,并且攻破藩武器库。

团团包围住了松仓氏的本城——岛原城,掀起了岛原之乱的幕布。

“岛原之乱的失败之因在于‘笼城困守’四个字。”王恬道:“幕府以十倍之兵,破城势在必得,恐怕除了我军,不可能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够在这种情况下守住城池。他们的最佳策略就是呼啸蔓延,以‘免粮求活’为口号。发起更大范围的……一揆。”

王恬本来想用“变乱”,终觉得这些人其情可悯,终究还是选择了日人的说法“一揆”,回避了褒贬。

原意是指在神明的面前立誓要团结的团体或其所发起之战斗,而且一揆不一定要武装起义,他们多是为了本身的要求来进行谈判,当谈判破裂时才武装起义。

“只有做大了声势,才能够唤起信教大名的同情和关注,最终联合起来实行倒幕。”王恬道:“只要能够打出倒幕的口号,想来还会有许多浑水摸鱼的大名会加入进来。”

宗义雅男点了点头。

别人不说,毛利家和岛津家是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对他们而言信什么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与幕府为敌。而且信奉天主教的东瀛人高达数十万,一旦声势铺开,的确很有可能造成举国震惊的“一揆”。

“再下一步,”王恬道,“是沟通荷兰人。许以贸易好处,获得财货、军火上的支持。岛原之乱中,荷兰人的角色很重要:是他们的火炮轰击了民军的城池,轰破城墙。最终致使城破败亡。可他们在宗教上也信奉耶教,可见其是单纯为幕府小利所引诱。”

宗义雅男再次点了点头。已经对这个年轻得过分的明军参谋另眼相看。这个年纪,能有这份见识,非常不容易。

看来大明真的太过于广阔,太过于卧虎藏龙了。

“没有一个良好的大的战略,对于未来没有清晰的认知,即便是在战术上,获取再多的胜利,最终的结局也只有失败!”王恬说道:“岛原之乱是在突发的情况下发起的,如果在此之前,能够联络大明介入,他的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白蔷薇暗道:那时候正是崇祯十年,哪有余力来管东瀛人的闲事。那目光的狡黠,让白蔷薇意识到,自己真的是小瞧了这个小家伙。

人家能够十六岁就做总参的参谋,没有两把刷子怎么可能。或许,人家真的是总参实打实派来的援兵,只是这个小家伙自己还没意识到而已。

他看了一眼王恬,正巧看到王恬也望向自己。目光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味道。

这更加确定了白蔷薇心中所想。

陛下啊,陛下,您是怎么做到的,十六岁就这么猛了,老邵当初都没这本事吧?

白蔷薇忍不住心中感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