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千里黄云记> 第1章(上) 抬望眼沧海明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上) 抬望眼沧海明月(2 / 2)

千里黄云记 风行云工作室 更新时间 2022-02-21

张世杰马上反驳道:“既然为掩人耳目,可也太过冒险,万一鞑子有懂得汉文的岂不是招来杀身之祸,这封信又如何能轻易送入我军?”</p>

江钲也道:“不错,而且刚才送信之人看来武艺不凡,箭法十分了得。看来鞑子营中能征惯战者甚多啊,只是不知道这人是谁。”</p>

赵昺忽然插嘴道:“你没看清么?”</p>

江钲回道:“启奏陛下,臣黑夜之中只是看到一个黑影,身材矮小,不像鞑子兵将。”</p>

陆秀夫道:“如此便奇了,或许鞑子军中有履善安排的内应也未可知。”</p>

太妃叹了一口气:“但愿如此,希望大宋的列祖列宗保佑我们母子渡过此难。”说罢又抽泣起来。大臣们不免又劝导一番。</p>

几个人又商议许久,都觉无退敌之策,文天祥的信也叫他们疑惑万分,想来想去还是没有头绪,只好走一步看一步,听天由命了。</p>

陆秀夫走出宫门后转身对跟在身后的江钲道:“鞑子这几日并未攻城,不知道又有什么阴谋,将军不可大意,越是平静便越是危险。”</p>

江钲向天拱手回道:“江家满门忠烈,丞相请放心,宁可战死城头,也不叫鞑虏进崖山一步。”</p>

陆秀夫苦笑一下:“有劳了……”</p>

他心中却暗想:大宋是否真的气数已尽,即便如此我们身为宋臣,也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若是天亡大宋江山也是命数使然,到时只能如文天祥所说“留取丹心照汗青了”。</p>

江钲看到陆秀夫若有所思便问道:“丞相还有何吩咐?丞相?丞相?”</p>

陆秀夫仿佛没听见一样,又叹了口气,摇着头便奔自己的大帐走去。</p>

帐内陆夫人正在教陆秀夫的儿子识字,陆秀夫的儿子名叫陆崖,今年八岁,与皇帝赵昺同年。他的名字是来到崖山以后取的,从前都叫乳名,陆秀夫深知或许崖山便是全家葬身之地。往南既是大海,宋兵到此若仍不能反败为胜,则或被蒙古消灭殆尽,或被茫茫大海吞噬,他只希望在崖山能置之死地而后生。若不能,便以身殉国,因此给儿子取名陆崖以纪念之,但陆家的这一点骨血也不知能否保存得下来。</p>

此时陆崖正像模像样地读着《三字经》,摇头晃脑的样子惹的陆夫人一阵好笑,若是时光能停留在这一刻,该有多好,也许丈夫不是丞相一家人便可以永远享受这天伦之乐,但是蒙古的铁蹄怎会为这一刻的美好停驻呢?自己虽跟着丈夫颠沛流离,苦难远远多过欢乐,但为什么自己仍然不弃不离地爱着他?是了,他为国为民操劳半生,不失为大丈夫,为人妻子的,不正应该为他排忧解难吗?希望大宋真的还有复兴的一天,到那时我的丈夫也可以和我一起陪着孩子读书。</p>

一旁的陆崖见母亲出神地望着自己,读书的声音又提高了一个调门,他可不知道陆夫人此刻的心情多么的复杂。他一边读着,一边调皮地伸出小手在母亲的眼前晃了晃。调皮地说道:“娘,你发什么呆啊?”</p>

陆夫人道:“小鬼头,你好好读你的书,娘在听着呢。”</p>

陆崖挤了挤眼儿,吐了吐舌头:“读书有什么用啊?我不想读书,我想象江钲叔叔那样学好武艺去打鞑子。”</p>

陆夫人似笑非笑地申斥道:“不许乱说……”</p>

话未说完,帐外传来陆秀夫的声音:“有志气!”</p>

帐帘一挑,陆秀夫跨步进来,蹲下身来拉住儿子的手道:“鞑子要打,书也要读,将来你要成为一个文武全才的大英雄,好为大宋江山立功劳。”</p>

原来陆秀夫早就回来了,听到陆崖高声读书不忍打扰一直在门外偷听。陆崖说的话很有志气,他便忍不住进来夸奖几句。</p>

陆夫人见丈夫回来,马上要为他脱去战袍,因为当时战事很紧,所以不管文武官员都是一身戎装,陆秀夫虽是文官却也穿了一件盔甲。</p>

陆秀夫见夫人要为他更衣,把手一摆,“夫人不必了,近日鞑子没什么动静,我猜可能要有什么大的举动,我不太放心,稍后要去城头巡视。”</p>

陆夫人点点头:“应该,应该。”她贤良淑德,从不忤逆丈夫,只知道丈夫做的事一定是对的,但神色间仍然有些不悦。</p>

陆秀夫与她夫妻多年,哪能察觉不到,便安慰道:“夫人,我很快便回来,等战事一了,我便可以多些时间陪你和崖儿了。”</p>

夫人笑笑,不再说什么了。心想:也不知那一天要等到什么时候。</p>

哪知陆崖在旁边听的清楚,跳着脚高喊道:“爹爹带我去,爹爹带我去,我从来没上过城楼,不知道上面是什么样子。”</p>

夫人道:“不许胡闹,爹爹很忙的。”</p>

陆崖却还狡辩道:“爹爹,我去城上是看看,将来才知道如何做大将,才知道怎么打鞑子啊?”</p>

陆秀夫闻听,心想这小鬼头古灵精怪的很,只不过想出去玩玩,却找这么多理由,又想也好,就早点让他长长见识。便道:“小鬼头,你的鬼主意真多……既然如此,今天爹爹就带你巡营。”</p>

一大一小来到城头,城上宋兵每十步便有一个岗哨,见到陆秀夫来了纷纷施礼,陆秀夫把手一摆,叫他们不必。</p>

陆崖见爹爹庄严肃穆,那些守兵都恭恭敬敬,觉得有趣,他还从来没见过陆秀夫巡视时候的威严,便也绷着脸,学着陆秀夫的样子把手一摆一摆的。军兵们看到他,也不敢笑,只好强忍着,但这样一来倒把这里的紧张气氛缓和了不少。</p>

陆秀夫又带着陆崖见过江钲,寒暄了几句,嘱咐他加强戒备等等,江钲一一称是,他见到陆崖也觉得喜欢,把一根弓箭上的羽毛折下,插在他头上。</p>

陆崖欢喜的很,“江叔叔,我戴着这羽毛好神气啊。”</p>

江钲苦笑一下,想不到在这战乱的年代,一根小小的羽毛竟也能叫小孩子如此地开心。</p>

陆秀夫辞别了江钲,又把整个城头巡视一番,此时已近天明,便对陆崖道:“小鬼头,我们回去吧,想不到这么晚。”</p>

陆崖用羽毛指着最高的一处小山包,道:“爹爹,我想到那看看,那里可以看得更远些。”</p>

陆秀夫心想不错,去那里或许可以看看蒙古兵营的动静。</p>

二人登上小山,陆秀夫向远处望去,旷野之上只见蒙古兵营星星点点的灯火,似乎比前些时又多了许多,心想:李恒久攻崖山不下,鞑子的援兵恐怕到了。</p>

今日正是十五,一轮明月高挂天空,月光如水般撒向万籁寂静的崖山山城,夜风推送着身后的大海,一波一波地轻拍着海岸,陆崖似乎被这月色吸引,嘴里叼着羽毛,歪着头目不转睛地凝视着远方,此时此刻是那样的宁静,可陆秀夫的内心深处似乎有一团乌云,正从天空的深处黑压压地逼将下来,恐怕前所未有的暴风骤雨就要来了。(未完待续)</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