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蛮族战皇> 第54章 委以重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章 委以重任(2 / 2)

蛮族战皇 末家大少 更新时间 2022-02-21

于是他就同中郎将薛仁贵,一起受诏经略东蕃,对高丽、契丹、室韦等东北少数民族,进行安抚防卫。

不久,将军辛文陵率兵招抚高丽,至吐护真水,为虏所袭,战斗失利,韦待价与薛仁贵迅速率兵前去救援,加上辛文陵的一番苦战,才取得了这次战争的胜利。

就在这次战争中,韦待价自己也受到了重创,左脚被流矢射中,他隐而不言,以足疾免官而归。

后来经多次升迁而转任兰州刺史。

在沛王李贤为凉州大都督,讨伐吐蕃时,以韦待价为司马,不久又迁为肃州刺史。

因他经常有守御之功,特拜为右武卫将军,兼检校右羽林军事。

仪凤三年(678),吐蕃一族再次大兵侵犯唐西北边疆,韦待价再一次,以本官检校、凉州都督、兼知镇守兵马事,领本州兵马以抵御吐蕃。

不久,再次得胜,被征还京师,复旧职,封扶阳侯(从三品)。不久,又转任吏部尚书,主管内外官吏选授、勋封、考课之政令,辖吏部、司封、司勋、考功四司。

那时大唐官吏的选授,三品以上职事官,德高望重者,则由皇帝临轩册授。

中书门下执政事官(宰相)访择闻奏,然后下制授之。五品以上,由吏部尚书进用,不参加吏部主持的考试,而直接送中书门下。

六品以下则由吏部选(组织选试)拟录奏,后书旨授之。

封建王朝时期,选拔官员,即择人,都是依据其体貌、语言、文采、及评判能力,分试文和试判,试文考察经文才艺,这其实就是笔试和面试。

笔试主要考文章、判案能力,分试文和试判,试文考察经文才艺,笔试通过以后要进行面试,面试要看其体貌是否丰美、口齿是否伶俐。

校功以三实为准,首先考查德行,如果德行相差不远,再考查才用,才用若不相上下,最后再看劳效,劳效必须依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这同现代考察官员的标准相同,即从官员的道德、才能、功绩三方面考察官员的政绩。

吏部三铨注拟完毕后,称当铨团甲,再过左右仆射,和其官阶一起送门下省,再经过门下给事中、侍郎、侍中的读、省、审以后,进甲以闻,听旨授而施行焉。

所以从当时复杂的选拔来看,能作为吏部尚书的韦待价,被朝廷委以重任,执掌了如此重要的部门,足见武则天对他是多么的信任。

此刻我让这个人去缔造这样重要的工程,不能选做事不牢靠的人。

在把修造帝陵的诸多细部秘密都告诉吏部尚书的韦待价。

他事实知道轻重,也是知道这其中会有多少艰难。

他拿到这个诏书,还以为事实很坑爹。

但是在密封的锦盒里拿到我给的工程施工计划图后,他乐了。

用炸药取石,还同时开挖了山洞。

用先进的技术,来加快三倍的进度,何况就地取材还缩短了工期五倍

于是他吏部尚书的韦待价乐了

这不是苦差,是给他立功的机会。

所以很多朝中的官员以为他是死定了,但是他看到我的工程修建计划。他则是信心满满。

在他离开后,我得同时去冶炼钢铁,作为他营造帝陵,所必须要进行的一切后勤。

最少开挖山岩等钢钎,钢凿工具等的工具是必不可少的,这可耽误不得。

这才是最大的隐蔽工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