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东唐> 180.关门会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80.关门会议(2 / 2)

东唐 楼枯 更新时间 2022-02-20

李熙无意争第一,同时他在心里也早就承认了张孝先“第一王”的地位,所以那次张孝先来访时,他们谈的很投机。得到李熙的认可后,张孝先重申说:“刘夏即将出任有名无实的淮西大都督,门下省侍中的位子是你的。当然,东南道大都督的名号你得让出来给曹谷,也就是个名,东南道十一州的军民财政大权还是你的。曹谷有隐疾,将留在圣京休养。”</p>

李熙淡淡一笑,表示同意,虽然他更喜欢“东南道大都督”这个名号,但无疑门下省侍中的地位更高,即使不实际领事,顶在头上也好看。</p>

解决了两个最大的问题,二人又就即将召开的内朝会交换了一下意见。</p>

张孝先的有些想法激烈偏执,符合李熙对他的一贯看法。李熙有限度地表达了自己对某些敏感问题的看法。除了对张孝先深深的不信任外,李熙也想过,内朝会将连开三天,谁知道会上会发生些什么变故,岂可提前暴露底牌?</p>

……</p>

张孝先提议召开的内朝会又称北极殿小朝会,与在京九品以上职官都能参与的朱雀殿大朝会和只有内史、三省主官参与的久石阁小朝会不同的是内朝会的与会者只限诸王,且是关门密会。</p>

北极殿位于天圣宫后宫龙炎池中的小岛上,天圣宫从整体看就是一个微缩的大明宫,龙炎池正是仿大明宫的太液池而开凿,面积约是太液池的五分之一,周边环绕着数以百计的亭台楼阁,建筑十分粗陋。</p>

龙炎池中有三座小岛,合称三山岛,北极殿位于最大的一座岛上,说是一座宫殿,实则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四合院。</p>

圣主、圣子循例被接上岛,也循例被冷落在一边,诸王才是内朝会的主角,这一点在外人面前尚需要做做样子,到了岛上就没有必要再遮遮掩掩了。</p>

张孝先和崔雍是内朝会的正副召集人,也是会议的正副主持。</p>

一切准备就绪,在红尘万丈的圣京城zhong yāng,在规模宏大、建筑粗陋的天圣宫里,在白水茫茫,与世隔绝的小岛上,大圣国的十二位当家人开始了决定国之命运的一次密会。</p>

除十二王外,能接近会场的还有六个人,三个年轻有才华的书吏,分坐于会堂角落,负责记录。三个手脚麻利的清秀小厮,负责端茶倒水和处理一些杂物。卫士立在大门口和院墙外,其距离保持在即便里面吵翻了天,他们也听不真切内容,而如果里面发生意外,只须吹响竹哨,他们就能立即冲进来救护的程度。</p>

用于示jing的竹哨有十二只,诸王人手一只,驻守大门和墙外的六十人铁甲卫队也由诸王的亲卫组成。有些秘密即使是国家灭亡也是不宜透露于外的,否则会贻笑千年。</p>

就像这竹哨,就像这堂外的甲士,以及龙炎池里十二条随时准备离开的乌篷船。</p>

内朝会开场的气氛还是很融洽的,第一天会议的成果也十分丰硕。除了都城和国号不可议论外,其他的都在可议论之列。</p>

比如,还要不要继续打赵家父子为幌子。赵上都是个疯了,赵晟是半个痴呆儿,这些让人脸红的秘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悉,这不是太滑稽了吗?</p>

王弼和张仃发表示赞同继续拥立赵氏父子为国之至尊,他们的理由是大圣国源于神火道,赵氏父子已经被抬为正副神,国家初立,正副神相继升天,继而换人,怎么向同袍们交代,怎么跟军民百姓解释?</p>

此外张仃发又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废了赵氏父子,谁为至尊?”</p>

因为一个虚号而将好不容易构建起来诸王共治的国家体制破坏,岂非得不偿失?</p>

銆愭帹鑽愪笅锛屽挭鍜槄璇昏拷涔︾湡鐨勫ソ鐢紝杩欓噷涓嬭浇 www.mimiread.com 澶у鍘诲揩鍙互璇曡瘯鍚с€傘€?/p>

曹曛道:“留他父子也可以,不过老桃花是不能要了,这老儿总流口水,怎么见人?国家脸面往哪搁?不如让他升天,叫他儿子顶上去。那傻小子傻是傻了点,不过抽几鞭子,还是有个人模狗样的,多少也能充充门面。”</p>

刘夏反对说:“国家初立,君王就升天,太不吉利了,要死也得晚几年死。”</p>

曹曛道:“他是神仙怎么能死呢,说他升天了不就行了。”</p>

刘夏争道:“国家初立,正神就升天,同袍们怎么想,军民百姓怎么看,‘火德星君’不保佑我大圣国了,这国还能长久吗?”</p>

毛耀说:“不还有‘火德星君’的儿子吗,老子是神,儿子也是神呀。”</p>

李熙道:“老子雷劈不死,儿子你劈个看看。”</p>

陈苏道:“嫌他流口水,就让他在宫里呆着,说他在闭关,说他在侍奉天帝,有事让太子爷出面。过两年天下大定了,再请他升天,不就行啦?”</p>

众人议论纷纷,莫衷一是。</p>

崔雍提议道:“此事押后再议。”</p>

李熙道:“议而不决,不如不议,咱们举手表决。”</p>

“我赞同东北王的见解:圣王闭关,圣子代理,三年后废圣王,立圣子。”李熙第一个举起手来。</p>

对举手表决这种新颖的决策形式,刘夏第一个赞同:“我附议。”</p>

王喜赶时髦第二个附和:“杀圣王,立圣子。”说罢也把手举了起来,李熙要他先把手放下,等一会再表决他的提案。众人大笑,王喜脸通红,恶瞪李熙一眼。</p>

曹曛、曹谷和陈苏对这种表决方式也表示赞同,或赞同或反对,都表明了态度。王弼、张仃发和毛耀望着张孝先,等到张孝先笑呵呵地举起手后,他们二人也举起手来。</p>

十二王中有九人赞同让赵上都闭关,非遇大典不再出面,需要他出面的场合由赵晟代理,三年后废赵上都,立赵晟。</p>

然后曹曛大声提议道:“以后咱们凡遇大事就这么干,赞同的举手,不赞同的不举手,省的吵吵嚷嚷没个决断。”</p>

王弼笑道:“咱们有十二个人,若是六个赞同,六个不赞同,那该怎么办呢?”</p>

王喜道:“好办,chun护法王为诸王之首,六家对六家时,由chun护法定夺。”</p>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李熙就赞道:“好,遇有不决时,由chun护法定夺。”</p>

王弼微笑着压压手,说道:“当初设chun、夏、秋、冬四护法王,用意就是分季轮流辅弼圣王。我看这样,内朝会在chun季召开,遇有不决事,我来定夺,夏季由王喜定夺,秋季由德茂定夺,冬季由崔护法定夺。诸位看如何?”</p>

不及众人表态,陈苏又笑嘻嘻地补充道:“内朝会定在天圣宫召开,由四护法王定夺。若出了天圣宫,在东方由东王定,到了西方由西王定,到了东北方嘛,则由我老陈来定,如何呀,诸位?”</p>

曹谷一拍大腿,叫道:“我看就这样好。”</p>

张仃发不语,胡尖点头,王弼微笑,李熙发呆……</p>

张孝先赞道:“我赞同。”</p>

此议,全体表决通过。</p>

……</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