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现于混沌之前,太无之先,元气之始,故名“元始”。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
元始是生发最初的本源,为一切神仙之上,禀自然之气,存在于万物之前,本体常存不灭,即使天地全部毁灭,也丝毫影响不了他的存在。
太清化身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一气化为三清,那上清灵宝,玉清元始,太清道德,俱都是太清。
所以元始天尊,与太清道德天尊,亦是一体两面。
他为无上之道法天尊,能与他共讲混元道果之人,无不是大圣大贤,或与天同寿,或与日月同辉,或道德文章传世,或大功德于万民。
至不济,也得在天庭仙籍上有名姓才行。
寻常帝王,根本没有资格得授简帖。
而封舟却不一样。
他虽然是人间帝王,但自引进大唐文化人物之后,便一力主张汉化,推崇道教玄门,并亲自与中土道家高人袁天罡、李淳风、孙思邈等人讨论,写典籍十万言,已经渐渐在大明传开,并在中土大唐逐渐传播。
他治下百姓数千万,生活日渐富足,又能天人感化,以道家玄门手段调理阴阳,又能镇压妖魔,更有获取本源之树、大道至果的化解大天法存在,是以虽然不过三十岁,却已经闻名弥罗宫。
“吾钻研玄门典籍越久,越觉得学问深渊如海,约有对道家三祖有敬仰之心。既然道祖请我,那自然要去,只是这一趟出行,要小心佛门的偷袭啊,所谓刀剑在手,杀心自起,三武一宗灭佛而中道崩殂,与他们灵山脱不开关系。”
封舟自言自语道。
他是准圣,若是只有自己一人,自然无所畏惧,但如今他是一个国家的主人,灵山上的家伙们若趁着自己不再搞偷袭,就算有分身在此,只怕也顾此失彼。
他想了想,眼睛盯在那张简帖上,微微一笑。
要知道历来书写符篆,需要用朱砂、黄色纸、帛上,但再珍贵的纸帛,有怎么能和弥罗宫的简帖想比?
所以他取出玉斧,将简帖砍下一截,在上面书写符篆,施加在皇宫之上。
有这符篆在,足以震慑住整个朱紫城。
随后又留下法身一尊。
到了封舟这个境界,法身、应身、报身、本我、自我、化身、分身,又有何区别?不过是一个‘我’的不同相而已。
传说那元始天尊与太清一起,经历了一千七百五十元会,而封舟却只不过经历了一个元会。
所以封舟仅为准圣,而元始天尊高高在上,为圣人之尊。
不过便是三位佛祖一起来攻,封舟法身单单防守,也能确保无恙。
而封舟驾金毛排云而上,一连翻过三十三重天,直达弥罗宫外。
此时宫门外华盖云集,各路礼法深湛的仙人已经早一步抵达。
有东方十洲三岛的东华帝君,西方极乐世界的燃灯上古佛、西牛贺洲的镇元子大仙,南瞻部洲的南华老仙。
林林总总,足有十七八个,各个衣着翩翩,体如童子貌,面似美人颜。三须飘颔下,鸦翎叠鬓边。
这些圣贤身边,弟子众多,也都是得道全真。
原来元始天尊开讲混元道果,可谓是气象万千,凡是接到简帖的圣贤,都是带着自己弟子前来听讲,只因这是莫大的机缘。
若是有福根之人听到妙处,恍然大悟,成就大道也未可知。
但是唯独封舟却是一人一骑,径直来到弥罗宫门外。
他这般形影孤单,自然引起弟子们的注意。
“那人面若少年,也是圣贤?却不知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