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秦殇> 正文_第141章 第二十章:歧路多歧(九十七节)14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正文_第141章 第二十章:歧路多歧(九十七节)141(2 / 2)

秦殇 李华忠 更新时间 2022-02-07

赵龙甲接着说道:“如今我黔北一地,南至乌江与孙可望划江而治,北抵习、綦一线俯视四川,东到思、铜已经营数年,西有毕节、大方与当地土司结成联盟。我黔北自成一体,与清、明及大西、大顺败军鼎足而立。况经几年休养生息,如今可谓兵精粮足,正是主公施展才华、大展宏图之际。主公只要一声令下,管叫弟兄们个个生龙活虎、拼死征战,不愁打不出个好局面,还望主公早作决断。”赵龙甲说罢,众皆喝彩连连,但见他自坐下,闭目养息,不再言语。刚才那些话,似是在将易铭的军。

易铭正欲说什么,李千秋及时插话,又让众人抽烟吃酒。大堂之上,一时竟无人言语。李千秋见状,也将身站起,众人聚精会神,听李千秋说道:“好了,好了!主公初到,对眼下诸多情形,尚无明了。你等下去之后,对于如今大计及军政方略,可写于纸上,报与主公及我处。等到主公回了遵义,自会召集你等,博采众长,确立下步方向。各位以为如何?”

李千秋说完,有谁敢说不行。于是众人均专心喝酒吃饭,不再吵闹,易铭又回答了一些关于他神奇历险记的提问。一会儿琦玉带着人给众人上茶,易铭感觉稀奇,就问:“这茶叶是哪里产的?”

那吴扶林回答说道:“主公,这些茶就出自湄潭、凤冈一带,种植历史可谓悠久,这个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在下以为可好得不得了!”

易铭奇怪问道:“我怎么来时很少看到茶园?”吴扶林又道:“产的不多,就品质好,产区集中在永兴,军师这几年大力种植了不少,怕不下万亩,只是尚未丰产,再过一两年应可满足。”易铭说道:“原来如此!”心里暗暗咐道:将来要有机会,老子定要穿梭时空,到陆羽那儿看看他何等尊荣,还可顺便带上几斤“湄潭翠芽”,送给他品鉴一番,让他提提意见。

想到“湄潭翠芽”四个字,易铭就问到:“各位!这茶叫个什么茶?”那众人也是一愣,其间站出程精一,答道:“主公一问,在下还真就不知,我只道湄潭产的就叫湄潭茶,凤冈产的就叫凤冈茶。主公难道想给取一个?还真就没有人寻思给起个名儿,在下斗胆请主公给赐一个。”

见易铭、程精一两人一来一往品茶论茗,众人都有了兴趣,均表态让易铭给赐一个。易铭故弄玄虚,想了片刻,就把他那时的名儿借用过来,说道:“你们看称为“湄潭翠芽”如何?”范旷在一边也想了想,大胆建议道:“主公所赐,好是好,但黔北产茶县份太多。只是一个“湄潭翠芽”则单指湄潭一地,似乎不够。这黔北县份,江河溪流,多汇于乌江。老夫斗胆改称为“乌江翠芽”,不知主公以为如何?”易铭一想,认为贴切,就说道:“我看可以,就如先生所称“乌江翠芽”最为恰当。”

至此开始,“乌江翠芽”名满天下,当然,这已是事实了。

后来易铭心不在焉,众人再也无事,李千秋吩咐后,一干人等,自作鸟兽散。

易铭在李千秋、赵龙甲、李马丁、韩三、蛮牛等人的陪同下,经二堂、三堂,向南是一列瓦顶冰盘檐的院墙,过了院门,到了一个雅致的侧院,那里原是李马丁住所,现已给易铭临时居住。此时已是日暮时分了。

易铭见院门处还有两个兵丁把守,戒备森严。里面人却不少,都是些丫鬟、随从、杂工什么的,看样子为易铭服务的还真不少。吴琦玉和那几个丑侍女也在,此时见易铭一行进院,欢欢喜喜早迎上来行万福礼。前面自有韩三、蛮牛带路,易铭跟着走进了一处宽敞的木房,那是自己的临时居所。

会客厅里,一张条案,八仙桌、太师椅、花架镜架、掸瓶字画。旁边是书房,陈设有多宝格,有书橱书架,书桌一张,上面摆了些笔墨文具,但似乎很少用过。易铭联想到李马丁粗人一个,知道这些东西摆在这里算是白瞎了。再往里面就是卧室,易铭探头看了看,见陈设简单,一橱一柜一床,只有那像小房子一样的床给易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面四周,雕有花鸟虫鱼,栩栩如生,一帘洁白的纱帐让易铭感到了安全感,因为这正是蚊虫肆虐的季节。

重回会客厅,李千秋让琦玉及众女退下,这帮女子嘻嘻哈哈地告退后,李千秋又让随行赵龙甲、李马丁坐了,当然,韩三、蛮牛是没有资格坐下的,这两个很知趣地守在了门外,会客厅里,此刻就易铭、李千秋、赵龙甲、李马丁等四人在场。

易铭知道,赵龙甲将要连夜赶回遵义,而李千秋将与自己一起次日登象山,他会趁此机会告诉自己真相。鉴于第二天仍旧是个大晴天,即便山巅微风轻拂,易铭知道,那太阳却足以让人焦躁。所以他此时此刻绝不想再来一次,于是易铭坚决要赵龙甲留下来第二日一起上路。

李千秋感觉易铭举动奇怪,赵龙甲坚持要走,易铭始终挽留,僵持一会,赵龙甲只好服软领命下去了。李马丁也随之退下,李千秋这才过来,对易铭说道:“主公,既然龙甲要走,他职责所在,也是可以的,况且这月明星稀,正是赶夜路的好天气,主公为何不允许?”

其实易铭这样做,并非完全出于体谅赵龙甲辛苦的目的,他的目的在于这两天的经历,除了没有怡晴,与头一次则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既然可以介入历史加以改变,他想从赵龙甲这儿开始试一试,不然,老是重复先前经历过的,这未免也太单调无聊了。

于是易铭说道:“放心,明天阿济格打不到遵义来,赵龙甲恪尽职守这是对的,可整天满脑子的军国大计,不懂得劳逸结合的人,未免也太无趣了。我坚持让他留下来,放心,死不了人的。”

李千秋见易铭如此说,本想争辩一番,但见到易铭的态度,想了一下,最后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话不投机,李千秋自然告退了,易铭知道接下来春兰几个,会服侍自己就寝,果然几人进来了,他本想叫琦玉过来的,最后想想,琦玉就是来了,也没什么好事,所以这话本来都到了嘴边,他竟硬生生咽了回去。

几个侍女退下后,由于身边没有怡晴,这琦玉也不过来,易铭感觉这偌大的房间显得冷冷清清。他走进里间,翻身躺下,思绪多多,一时半会,又如何睡得着。

他睁着一双眼睛看着头上蚊帐,东想西想,莫衷一是,一度又坐起来,见外面月色明亮,他想出去走走。正当此时,外面传来春兰等人的声音,说道:“主公,吴总管求见。”

易铭听了,心想这也太不可思议了,难道这都是像电影剧本,都给安排好了的一样,即便自己没有通知吴琦玉过来,然而她还是按照既定的方式,死皮赖脸的也要过来。

易铭没有心情见吴琦玉,就对外头几个吼道:“去,给吴琦玉说,就说我已经睡了,有什么话,明天再说。”

外面答了一声:“是!”自然退下不提,吴琦玉站着院门处,早已听见易铭吩咐这几个的话,只好叹息一声,转身走了。

琦玉走后,易铭连出去走走的心思都没有了,只好又无助躺在床上,照样呆呆地盯着洁白的蚊帐出神,他想了很多,想到了可怜的怡晴,美丽的思沅,还有他的大秦那些人,甚至他想到了父母和安娜等等!他还想到了自己这几次的时空旅行,想到波卡洪塔斯的数次错误,他觉得绝不是错误,仿佛这一切有意为之安排好了的一样。想到这里,易铭心里感觉五味杂陈,因为每一次经历,都出乎他的预料,每一次正是刚刚步入正途的时候,又总是忽然间天翻地覆,全都变了模样。

易铭就这样胡思乱想直到深夜,后来迷糊之际,他脑子里闪现出这样一幅场景:九月晴空无云的天气,在一片小树林里,易铭身前站着一个女孩,既是梅子,又像怡晴,更有几分思沅的模样。眼前之人就这么不停地变换着角色。这女孩对易铭说道:“你躲什么?我又没有死皮赖脸硬要跟着你。”这口气,却似乎更像梅子。

易铭恍惚中听了,不知作何回答,犹豫一会儿,突然说道:“既然天已注定我们一生相守,我们就顺从天意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