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红楼之宁府贤孙> 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同告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同告破(2 / 2)

轰轰轰!

就当他还沉浸在巨大的愤怒中时,旁边不远的缓坡上传来巨大的轰鸣声。

“是大乾的火器!台吉,快撤!”

一旁的亲卫是参加过数次袭掠大乾的老兵,火器对于匈奴人来说,意味着灾难和死亡,多少匈奴的勇士,不是死在敌人的屠刀下,而是被这宛若天雷一般的火器杀死的。

事实证明,贾瑛想多了,匈奴人在听到火器声响的那一刻,便开始退兵了,这一战,还未见到敌人的面,他们就已经失去了近四千名勇士,损失太大了。

埋伏在一旁的许螽,即便心有不甘,也只能看着匈奴的骑兵扬长离去,他们的火器射程,最远的虎尊炮也不过五百米,可惜没能让这些鞑子好好尝尝他许大爷的厉害。

贾瑛这边还在担心火器营的安危,火急火燎的带着人马赶了过来,最终只看到了匈奴大军远去的影子。

“进入山谷的大概有多少人?”贾瑛向许螽问道。

许螽神色之上仍然带着不敢,说道:“三千多人,最多不会超过四千。”

木恩赐同样遗憾的说道:“可惜了,若是这山谷再长一些,或者将前面的骑兵放过去,咱们说不定能一战干掉匈奴入关的主力呢。”

贾瑛微微摇头道:“两千匈奴骑兵足以吞掉咱们那一千人了,接下来面对匈奴人的战斗没有骑兵是万万不行的,可这些正是咱们湘军营最缺的东西,咱们损失不起啊。”

“谁能料到塔速尔胆子这么小,连冲一下的勇气都没有,末将的火器营完全没派上用处。若是之前将末将的火器营留在山谷另一边就好了,正好可以配合骑兵灭掉追上来的匈奴人。”许螽遗憾的说道。

木恩赐闻言,微微蹙眉,许螽这么说岂不是在说贾瑛的指挥有问题?当然,这么写日子相处下来,他也知道许螽不会有这种心思,就是心直口快了些。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万一此话传了出去,让下面的人怎么想。

却听贾瑛笑着说道:“骑兵的速度有多快你是知道的,一但你那一边开炮,同样会惊动塔速尔的。何况谷口的另一边是一处开阔地,没有足够的骑兵牵制,仅凭火器营是吞不下去两千人的匈奴大军的。”

许螽长声一叹道:“末将就是有点不甘心,骑兵营的弟兄们诱敌,步兵营的弟兄们又取得了这么大的战果,就我们火器营连口汤都没喝到,回去后尽要看他们吹嘘笑话了。”

贾瑛笑了笑,没有说话,有竞争这是好事。

说话间的功夫,山谷中的大火已经蔓延到了山腰上,用不了多久,就会把附近的山头全部吞没,这场大火不知要烧多久才会结束,要是下一场雨就好了。

贾瑛和他的大军是绕远路返回的,回道县城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可岚县附近的天空上却是被火光映的通红,宛若黎明黄昏一般。

歼敌数千,己方的伤亡多是一些树枝划伤,这算是一场大捷了,对于如今一路溃败的大乾来说,算是一个天大的喜讯了,贾瑛准备报捷了,他需要用一场胜利来晚会大乾边军的士气。

眼下关键的是,该如何写这封捷报。

要知道,大乾的军功一般都是根据首级而定的,可眼下匈奴人的首级还在大火中煅烧呢。

不过好在人的骨头很难烧净,等火灭掉以后,再取出来也不迟。

问题是人数该怎么报呢?

按木恩赐的说法是越多越好,左右敌人的尸骨都化作了焦炭,那般惨烈的场景,就不行兵部考功司的人还能一个一个检查不成,何况贾瑛就是兵部职方清吏司的主官,而且还有岚县县令的折子可以佐证。

斩首上万?

贾瑛怎么觉得都有些不靠谱,多报一些也不是不可以,可湘军营的兵力满打满算才一万人,一万人,那得多少人头啊!

正要是解决一支万人的匈奴主力,山西的战局都能发生逆转了,起码的军事常识还是要遵守的。

歼敌六千。

这是贾瑛最终确定下来的数字,六千颗匈奴首级,相当于匈奴的一个大部落了,足够给敌人一个威慑,且作为首捷,朝廷的赏赐应该不会太少。

就当贾瑛在给朝廷些报捷的奏章之时,北面派出打探消息的斥候终于回来了,带来了大同镇告破的消息。

“邓恩遇呢?可曾听到他的消息?”

贾瑛看向一路风尘的士兵问道。

以往匈奴人不是没有进犯过山西腹地,可大多都是从偏关或是旁边的几处小关隘冲进来的。自大乾开国以来,大同镇镇城被攻破的次数只有三次,而且两次是在太祖朝,彼时大乾的军力远还没有现在这么强大。等到高祖朝,大乾的国力日盛,攻守双方已经可以基本持平,唯一的一次告破,便是开国勋贵衰落的那次。宣隆朝,在老北静王的带领下,大乾在上方的角力战场上已经彻底处在了上风,让匈奴人数十年不敢大肆南下劫掠。

邓恩遇此次丢了大同,失地数百里,一个抄家灭族怕是跑不了了。

“有传言说,邓总兵带着残部退向了雁门,可小的去过雁门,雁门关却是接收了不少败退下来的士兵,可却没有邓总兵的身影。”

“雁门和宁武关如何了?”

士兵回道:“匈奴人的大军正在向雁门靠近,不止左谷蠡王的兵马,匈奴王庭也派出了大军,还有左屠耆王麾下数万人,正向着宁武而去。不过听说大同周围还有堡寨在反抗,匈奴人的大军行进并不算太过顺利。宁武关内的还有匈奴大当户术勿都率领的五千人马在围成,不过也都是试探性进攻,他们似乎在等待援军。”

不能再等了!

贾瑛从座位上站起身来,看向一旁的木恩赐问道:“巴卜寿还没有回来吗?”

“算算时间,应该快了。”木恩赐回道。

“派人去催一下,再给太原府去一封信,让他们尽快运送粮草北上,就走岚县这条路,术勿都既然还没有攻下宁武,说明入关的匈奴骑兵有限,被咱们打退的那支可能就是他们的援兵,要尽快夺回偏关才行,不然,咱们根本无法放开手脚反攻。”贾瑛皱着眉头说道。

“我这就派人去。”木恩赐转身出了县衙。

“巩县令。”

“下官在。”

“我会给你留下一千人马,你再招募一部分青壮,一但太原府粮草送到,你带着人押送到我的大营,本官把湘军营的后勤交给你负责,有问题吗?”

巩尚仁躬身应道:“下官定不辱命。”

又过了半日,巴卜寿终于返回来了,而且还带着北静王送来的第一批援军,三千晋阳卫。

“大人,北静王还将驻守在潞安府的赣州卫和沈阳中护卫的人马,也调了过来,如今正在北上的途中,应该再有两天就能够赶到。还有朝廷也正在调集山东、直隶、河南的卫所北上,不过还需要一段时间。”巴卜寿将朝廷的应对方案向贾瑛做了汇报。

沈阳中护卫。

贾瑛闻言,双目不禁一亮,这可是一支不弱的骑兵卫啊。

不过贾瑛却不能再等下去了。

“今晚休整一夜,大军明日出发,让晋阳卫的人直接去偏关与我大军汇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