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唐朝败家子> 第二六一章 两不相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六一章 两不相干(2 / 2)

唐朝败家子 尹三问 更新时间 2022-01-17

晋州在河东,距离晋阳不远,那处是李唐的龙兴之地,李世民自然不愿意看到此地动荡不安,所以需要妥当处置晋州侵地民变之事。

但这件事却不那么好处置

其实按理说一件寻常的侵地之事,还是州县地方的小时,地方官府,或者朝廷相关衙门就能处理好。

但很可惜。没有,这件事还是闹到了李世民的案头,就连素来刚正不阿的魏征似乎都有意避开。

无他,据说此案涉及到了太子和魏王。

晋州刺史据说与东宫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涉案的豪强则与魏王府有关联,出事之后,两位皇子似乎多少都有意想要遮掩,妥善平息此事。

可惜事与愿违,事情没能妥善处置。越闹越大,直到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此时此刻,李世民在太极殿上来回踱步,表情阴冷到了极点。

他苦恼的不只是晋州的麻烦事。更要紧的是他第一次体会到纵容两个儿子的苦果。

当他得知晋州之事与两个儿子多有关联之后,他的心情便非常沉重。

为什么晋州之事会闹到现在这个地步不就是因为朝中大臣怕惹上了太子或魏王嘛,因此诸多推诿拖延,以至于事态扩大。以至于险些一发不可收拾。

现在自己该怎么办能怎么办

将两个儿子怎么着显然是不能了,先不说现在案子尚未查清,就算查清了又能如何当朝太子和魏王牵涉到了地方侵地案中。若是对全天下公开了,岂非皇室丑闻自己这个当爹当皇帝的脸上也不会好看。

再者,这是自己最为看好的两个儿子,如果因为一桩小事儿全部夭折,后果会怎样值吗

至少折不是李世民希望看到的局面,但晋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自己需要闹个明白,然后需要对全天下一个交代。

一句话,朝廷需要派个人前去调查,但谁去呢

所以魏征好像是最合适的,铁面无私,直言劝谏天下皆知,但是在这件事上,魏征有意避开了。

因为涉及皇子,魏征没了往日的硬骨头。

是也不是

确实是因为涉及皇子,所以事情有些复杂,但魏征绝非因为没骨气,而是他明白皇帝的心思。

如果去了,用心调查,结果会让皇帝为难,难堪;如果违心走个过程,则有违自己的本心和原则,更会为天下人所诟病。所以魏征有意避开,他很清楚,皇帝一定会理解他的难处。

魏征去不了,那派何人前往呢

鉴于事情的特殊性,前去调查的人身份不能低,否则没办法镇得住河东官员与世家豪强,更无法向天下人交代。

但这样的人不好选,朝中宰相尚书一类的人都明白此事的难处;李世民心里也清楚,也不想让这些股肱之臣轻易陷入皇子们的争斗中去。

派个身份低微的人去,则没有说服力,更应付不了河东的局面,当真让人为难啊

你等可有什么建议承庆殿里,李世民沉声询问。

陛下,臣以为选个两不相干之人赶赴河东,配合英国公妥善安抚百姓,平息民怨,纠察过失为宜。辞官未成的房玄龄表现的更为谨慎了,尤其是涉及皇子的时候。

没错,河东晋地乃我大唐龙兴之地,又临近山东,与北部边疆,尤需安稳,必须的尽快妥善处置。岑文本只强调事情本身,对人选则只字不提。

长孙无忌则是一言不发,因为涉及到双方都是自己的外甥,自己这个当舅舅必须要一碗水端平,不能有失偏颇。自己本该如此,何况先前皇帝也对自己有过暗示,所以只能这般。

所以讨论许久,似乎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当再次问道房玄龄的时候,他还是那句话,选一个两不相干之人前去河东。

这一次,李世民特别留意了这句话,原本以为只是敷衍之语,但房玄龄何等精明,他先后两次重复的同一句话能简单吗

两不相干,首先得与东宫和太子都没有关系,这样的人有不少,但中立似乎没什么卵用。因为中立的人往往会有畏惧或者顾虑,反倒是畏首畏尾。

除非这个人不怕东宫,也不怕魏王府,这样的人有吗

李世民沉吟片刻,似乎还真想到这么一个人选谢逸

半年前少陵塬那场马球赛,谢逸得罪了东宫和魏王府,他与两边的关系都不好,且不畏惧两边。

这正是此番需要的人选,房玄龄前后两次看似谨慎,模棱两可的废话,似乎就有此意。

让谢逸去,似乎可以

这大半年时间,谢逸除了平日里去晋王府任职,大部分时间其实赋闲在家,闭门谢客,相当的低调。尤其是最近两个月,似乎一直待在山里,据说在那里有个别院,已经快乐不思蜀了。

还真是会躲清闲,这怎么能行哼

李世民觉得得给他找点事情,毕竟先前有点亏待了谢逸,所有封赏是有原因的,不过现在,倒是可以考虑

至于谢逸最近的行事,在李世民看来并非畏惧和躲避,他认为以谢逸的能耐,去河东肯定可以把事情搞清楚,至于挟私报复,应该是不敢的。尤其是报复的对象是两位皇子,他没有那个胆量,也不会那么做。

这一点,李世民很有把握

至于谢逸会不会领命,李世民同样不担心,谢逸不会,也不能抗旨,似乎是当前最为合适的人选。

当李世民提出这个人选的时候,承庆殿里的大臣们都没有出声,也算是默认了。

其中房玄龄肯定是乐见其成,毕竟这是他推荐的人选,岑文本也许不恨赞成,但他知道反对没什么意义,长孙无忌则仍旧是不开口。

轮到魏征的时候,只听他道:谢学士才能出众,肯定能做好此事,但他资历尚浅,职爵不高,恐怕不足以震慑河东上下,陛下是否考虑给他加点权威

玄成,你所谓的权威指什么李世民顿时来了兴趣,出声追问。

魏征沉声道:陛下,可否考虑派一位皇子或亲王为主,与谢逸一道前往河东,皇室贵胄代表陛下您,河东上下无论官员还是世家豪强必然俯首听命,谢学士行事也能容易些,不知陛下以为然否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