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穿越战国做皇帝> 第两百五十一章 血性男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五十一章 血性男儿(2 / 2)

只有位列重臣之首的平原君赵胜,听得是心头一寒,手下猛地收紧,一根油光水滑的长须硬生生被拽了下来。有些吃痛的平原君捏着一缕断须,丝丝地吸着冷气。两种放出两道闪烁的光芒,猛地扫向了大殿正中的少年大将军赵括。

就在这时,大将军赵括昂昂之声响起,偌大的大殿中顷刻间又安静了下来。

“我王可曾记得,赵括曾言道秦赵大决不可幸免。我赵国愿意等,但那狼子野心的秦昭王、应侯范雎、屠夫白起却是等不及了”

“秦国远交近攻之策,施行已有数年,可谓硕果累累。而眼下,我大赵出长策大谋欲图振兴,助韩国守上党令那暴秦近攻受阻;结盟韩、魏、齐令那远交之谋化作泡影。可以说我大赵之崛起,遏制了秦国之长策大谋,那秦国岂能善罢甘休,而坐视我赵国之振兴?”

“若再等些时日,我大赵联合燕、楚成六国合纵之势,那秦国再想大举东出,又谈何容易?”

“我王,列位臣工,赵国振兴如同新芽之嫩苗,赵括以为秦国欲打破我大赵崛起之苗头,此时大举东出与我赵国决战,正是大好的时机”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那秦昭王、那应侯范雎,那屠夫白起谋划已久,正袖藏利刃,聚拢数十万大军,徐徐向上党逼来。我大赵切不可自欺欺人,妄图和暴秦媾和。唯有以战止战,打消那秦军嚣张的气焰,打出我大赵崛起之气运,方为王道,方为正途,方为重振赵国声威之英明决策”

“我大赵现有明君强臣,坐拥雄师数十万。当此之时,当下定决心与那秦军大决一场,打出我赵国骑射劲卒的威风来,打得那秦国败回陇西蛮荒之地”

大将军赵括一席话,如大河之浪一般,一浪高过一浪;有层层深入,步步推理,有理有据。听着赵括昂昂的声音,满朝的文武重臣们一个个陷入了沉思,即使那平阳君赵豹,此时也收去了对赵括的怒容。

大将军话音刚落,偌大的朝堂又恢复了沉静。

“进一步辉煌灿烂,退一步则万丈深渊”少年赵王丹听得是时而胆战心惊,时而热血沸腾,那稍显稚嫩的面庞更是忽红忽白,直到大将军赵括一席话慷慨讲完,赵王丹攥紧的手心里已经满是汗水。

“彩彩——”却是大将军乐乘率先朗声大赞,他对着大将军赵括竖起大拇指,朗声道,“好胆色,好气魄,这才是我大赵骑射劲卒之威风”

紧接着,平原君赵胜朗声开口道:“老臣以为,大将军赵括之言才是振兴我大赵之正途,我赵国君臣当切记,决不可畏战”

这平原君赵胜,虽无秦国应侯范雎那等惊天之大才,但是其养士三千、战国四公子的大名也不是白来的。善于纳谏、谋定而后动便是这平原君赵胜两项最大的长处了。

方才赵括漏*点大言之时,平原君越听越是心惊,再想想这些年来,赵括预言的一切竟然桩桩件件成了现实,他的直觉刹那间占了上风,那心头拘泥顽固的念头早已被抛在脑后。待到赵括话音顿住,心头灵光一闪的平原君已经确信深信:这天赋之才的预言,没错

见平原君赵胜已经做出论断,满朝的文武重臣们纷纷随声附和,当然这些附和声中,有些事碍于平原君之威名,如平阳君赵豹之辈;有些则是真心地信服了大将军赵括之言,如大将军乐乘之流。

便在群臣的随声附和声中,少年赵王丹颤抖的声音响起:“大将军赵括,且说我大赵当如何?”

大将军赵括闻言,高高拱起双手,气定神闲地对赵王丹朗声言道:“增兵上党,力行合纵,血战暴秦”

“善”少年赵王丹被赵括那山岳般沉稳的其实感染了,他终于鼓起了心头的一丝豪气,对赵括昂声赞道。听到听到大将军赵括一番滔滔不绝的分析,再想想王叔平原君赵胜的诤言,这少年赵王不得不拿出些赵氏的血性了

见赵王丹、平原君这赵国两位最高当权者已经拍了板,当下殿中的重臣们再无异议。在大将军赵括和平原君赵胜的提议下,赵王丹当即定下了两路部署。

平原君赵胜统领一路,全力连结六国合纵,使楚、燕两国尽快与赵国结盟,为赵国结来强援的同时,一举对秦国形成天下共讨之的声势。

另一路增兵十万大军,由大将军赵括统领,兼程赶赴上党,使赵军对秦军保持优势一倍的兵力。待大战爆发,便对那秦军形成势如破竹之势。

[奉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