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交通部部长俞鹏飞将下关原有的大型轮渡撤往武汉,禁止任何系统的任何部队从下关渡江,命令浦口胡宗南第1军和驻守挹江门的宋希濂第36师:凡从南京向长江北岸或由城内经挹江门去城外的部队和军人都要制止,如不听从可开枪射击。然而当撤退命令下达后,因宋希濂第36师及浦口第1军未能及时接到命令,仍阻止南京部队撤退,造成自相开枪射击的惨剧。装甲兵团战车第3连竟是在营副指挥下,从被挤倒、踩死的人身上冲出挹江门的。”这一系列的整理都只明了一南京作战是根本没有充分准备的</p>
“从军事角度来看。组织突围撤退就比组织进攻、防御要困难,加上以南京守军部队地士气已经低落,部队的建制基本残缺不全,各级指挥部和下属单位的通信协同全部混乱,极易陷入崩溃。负责担任掩护的部队没有有效进行掩护。撤退中又没有秩序。部队失去指挥,没有组织。故而最终陷入在崩溃之中。”张灵甫在最后总结的时候,引用了师座-王耀武地一番话,直接到了南京作战失败地关键所在。</p>
这一番作战评倒并不是张灵甫心血来潮的所为,在所有人看来。评就是为了总结失败所在。况且现如今没有人不去想什么时候不准51师就会被投入新的作战中去。毕竟现在于皖北、徐州一线。中日两**队已经陷入在全面的胶着作战中。</p>
对于徐州一线的作战,周成仁曾不止一次地跟着张灵甫在地图前做过推演,几乎每一天地战报都是由周成仁带着胡立文和团部地两个参谋一起进行整理。并在地图上做出标注的。这是张灵甫交给他们的任务,必须每天在地图上标注出作战态势。一来可以有效地帮助胡立文甚至是周成仁提高标图等参谋业务,二来,也可有助于张灵甫自己详细了解徐州战况。</p>
当南线战场地区的中日两军正在淮河南岸地蚌埠地区进行激烈攻防作战时,第5战区长官司令部为防止北线的华北方面日军乘机南下,遂遵照武汉军事委员会的意图,采取以攻为守的战术,于2月6日命令第3集团军向济宁、第22集团军向邹县、第3军团向蒙阴发动攻势。</p>
自从2月13日,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把刚刚转隶于第5战区的张自忠第59军调至固镇附近,接替原第51军的防地之后。整个固镇一线的防御便形成了第59军部署以第38师(欠第81旅)防守固镇以西的瓦疃集至杨店子一线,第180师防守杨店子至固镇东南徊楼之线,军部位于任桥,第51军撤至西寺坡车站一带休整的态势。</p>
而此时日军第13师团主力的大部已经进至淮河以北,鉴于此战况,李宗仁命以第31军由淮南铁路向上窑、凤阳一线推进,又令新隶属于第5战区的第21集团军第7军由庐州向明光、定远一线实施侧击;同时要求空军支援,轰炸蚌埠、临淮关之敌,迫使日军将已渡淮北的主力撤回淮南,以加强蚌埠及津浦铁路的防守。</p>
而就在第31军、第7军发起反击的同时,张自忠指挥的第59军则乘机于3月15日以第180师、第38师各一个加强团,向进占蚌埠的日军实施反击。经一番激烈的战斗之后,**全面收复蚌埠,而淮河以北的日军则是全部退撤回淮河以南。</p>
2月17日后,由于日军开始由济宁向部署在运河以西的第3集团军发起进攻,津浦路北段形势于紧张,遂于20日,李宗仁按委员长的指示,电令张自忠所部即调赴临城待命。津浦路南段交由与日军第13师团隔淮河对峙的于学忠第51军防守。</p>
当时,第3集团军防守于鲁西南地区,其总司令部位于曹县,下属的第12军驻定陶、城武地区,第12军所属第28旅在东平、长清一带进行游击作战。</p>
第55军驻金乡,总司令部直属的刘耀庭部在汶上以北的袁口、铁庙镇一带进行游击作战。</p>
自从2月初,第5战区长官司令部下达反击命令之后,第3集团军代总司令-孙桐萱所接受的任务主要是以主力攻占济宁,以一部攻占汶上,尔后向济宁、兖州间实施侧击,策应主力作战;目的是确保陇海铁路的安全和威胁沿津浦路南下日军的右侧翼,相机切断津浦铁路之交通。但日军第10师团所部突然发起的进攻显然打乱了第3集团军的部署。</p>
对于徐州这样的战局,尽管远在后方休整,张灵甫还是感到揪心不已,几乎每天他都不厌其烦的向着周成仁等人讲解敌我双方接下来可能的作战部署态势。</p>
本站强烈推荐:最好的搜索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