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大明时代之死人香> 第二七章 闽海风云 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七章 闽海风云 五(1 / 2)

大明时代之死人香 高路华 更新时间 2019-09-06

 在离福州城南数里的闽江边上,高旭领着旭卫镇五千人马背江结营,江面上停泊着同盟水师的旗舰“新同盟号”,以及赵明月的“明月号”,其它还有数十艘战船。

随军南下的同盟水师已一分为三,一部由史必达游击在金、厦水域,牵制、监视郑氏水师的动向;第二部由赵天武俩人镇守闽安门,关上福州城的海上通道;第三部则是由包洪志统领,停驻在福州的闽江上,作为旭卫镇登陆的火力支援力量。拥有六十门大中型舰炮的新同盟号,高旭把这艘大海船停泊在闽江上,已完全作为一个进攻福州城的移动炮台了。

昨日的一场大雨,使得沿岸上的浅滩显得分外泥泞。高旭披着藏青色的风衣,默默地望着有着号称“榕城”的福州城。从闽江登陆福州城郊已达两天,上岸以来,没有遇到清兵的抵抗力量。

高旭已探明勒克德浑的兵力部署。他领着三千满兵主力,二万多绿营军入闽。其中奉国将军巴布泰领一支满兵,以及金声桓领数近万绿营军追击隆武而至赣州城,攻破赣州城后,金声桓镇守赣州,奉国将军巴布泰则是回师福州。另外护军统领博尔辉领着一千满兵,数千绿营兵南下泉州,作为威摄安平郑家明军的力量。这样,在福州城内,勒克德浑有二千满清兵,近万绿营兵,以及新降的一批福建明军。

在旭卫镇方面,自从由海路进入闽江,打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帜以来,大批不愿降清的闽地民众蜂拥而来。清军入闽之后,福州城内大批不愿剃发的义民逃出城外,隐入山林,沦为山民。在明末清初,这种山民数不胜数。而且福建多山,更是易于隐藏。

由于同盟会活动在闽东北的活跃,以及隆武的有限支持态度,再加上去年旭卫镇在吴淞大破满清铁骑的捷报,使得同盟军成为闽民驱逐鞑虏的希望所在。特别是传说人物高旭的亲自驾到,在福州各地更是引起了震动。两天之内,大批义民听到消息之后,从福州远郊、附近山区云集在长乐太平港,以及闽江江岸上,团聚在旭卫镇营地之外。

这些义民们如愿地看到了传说中穿着同盟服的青天兵,绣着“中华”二字的白日旗。

所谓青天兵,是因为同盟军将士的军服是藏青色的同盟服。同盟装制服是高旭取自后世的中山装。尽管同盟装相对于时人来说,太过于奇异,特别是服装上的四个外露的口袋。但同盟会的宣传活动中早对同盟装的有过解释,称那四个口袋乃是“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并又声称同盟军是背着“国之四维”来进行光复华夏传承的恢复之师。

这“国之四维”的诠释,本来就是来自中山装的寓意。

同盟装的“国之四维”的诠释,堵住了大多数人对这种新式军服的质疑。这也使得同盟军的旭卫镇除了有青天兵的别号之外,又有四维军之称。

当然,这种同盟装制服的推广试验,高旭都放在旭卫镇。旭卫镇作为同盟军中唯一的一支纯火器近代化新式建制,很多的军事改革,都由旭卫镇开始。比如同盟装军服。

旭卫镇的火枪兵已是热兵器士兵,穿上同盟服更为轻便。但在阎应元的忠义镇、徐玉扬的铁一镇,由于都是以冷兵器为主的旧式编制,还是穿盔甲的居多,毕竟同盟服毫无防护能力。除非将来随着自生火铳产量的提高,热兵器建制的普及化,那么这适用于热兵器战术的同盟装,将成为同盟军的标准制服。暂时来说,只是在旭卫镇专有的军服而已。

不论是徐玉扬的铁一镇,还是阎应元的忠义镇,都属于同盟会的会武力量,而旭卫镇,则是作为同盟会领袖、总理事长高旭的亲兵镇、近卫军,旭卫镇的每个将士,都算是“旭卫”。

所谓旭卫,是绝对忠于高旭的亲卫力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旭卫也是“剃发易服”的产物。比如头发,虽然不是满清的金钱鼠尾发型,但都是短发;服装也不是明军制服,而是新式的“同盟装”。但其中区别虽然极大,比如短发,旭卫号称“宣誓恢复,削发明志”,而且短发对于时人来说,算是个和尚头,是在大义号召下削发明志的产物,而非满清强制推行的金钱鼠尾的鞑子头。而且这种削发行为属于自愿,在同盟军中,除了旭卫镇,以及那些举义反正的绿营兵所组成的辅兵营,像铁一镇、忠义镇这两镇冷兵器主力,大部分都是蓄发的。

至于同盟装,四个布袋一披上“国之四维”的寓意之后,更是不同寻常。

所以,能参加旭卫镇,能成为同盟会领袖、同盟军督帅高旭的“旭卫”,其荣耀自然更甚一层。

在新年伊始,高旭又进一步完善了旭卫镇的近代化建设,军衔制开始在旭卫镇率先推行。由于火枪方阵由四面组成,所以旭卫镇的新式编制采用四四制。在军衔上,高旭也采用四四制原则,由将、校、尉、士四个军阶构成,对应镇、营、哨、队四种军官级别。每一阶又分四个等级,由大、上、中、少构成。

对于大量闽地义民的蜂拥而来,有福建同盟会会长周福生组织引导。同时,高旭决定从这数万义民中,招募三千勇士,由甘辉统领,组建“闽安营”。所谓闽安营,也是取自“闽赖其安”的意思,将作为同盟军在福建本地的主要武装力量。暂时来说,闽安营算是旧制的加强营,其中的骨干虽然由旭卫镇的士官担任,但全部以冷兵器为主。

对于高旭的寄以重任,甘辉自然誓死投效。甘辉自幼困顿,游荡各地谋生,尝遍人间冷暖,但不失忠勇之心。明末清初,在国破家亡之际,上浮夸,而下坚贞,虽然以士大夫为主体的统治阶层丧失了血性,但在草根阶层却没有,特别像阎应元、徐玉扬、甘辉这些心怀忠义之士。只要有适逢其会的引导,这将是一股开创新时代的力量。这种力量,高旭在江南见识过了,也凭着这种力量一步一步地积蓄着恢复中华的基石。

隆武二年的二月二十三日,高旭领着徐鸿的旭卫镇,楚应麟的火炮营,赵明月的巾帼营,甘辉新编的闽安营,在不计其数的福州本地义民的簇拥下,兵临福州城下。

在新式军衔在旭卫镇试推行之后,作旭卫镇的副提督,徐鸿成为旭卫镇军衔最高的军官,他的军服挂着三杠一星的少将军衔。至于高旭,他没有给自己授以军衔。以他的身份,也到了无衔胜有衔的地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