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郭嵩焘暗含机锋的话,德比心里暗自吃惊,不由得心中暗暗后悔这抗议书和交涉照会发得有些早了。
可能是看出了德比的悔意,郭嵩焘微微一笑,说道:现下贵大臣似并不知晓此案之详情,为两国交好起见,贵大臣方才所发之抗议书及照会,还请收回。
郭嵩焘说着,将刚才英国人递来的抗议书和交涉照会看都没看,便又递了回来
德比的脸上现出了一丝难言的尴尬之色,他想了想,点了点头,摆了摆手,刚才递交抗议书和交涉照会的英国外交部工作人员赶紧上前,从郭嵩焘手中将两份文件又拿了回来。
对于这一次的不幸事件,帝国政府表示严重关切。德比兀自强硬的说道,我会重新拟定一份照会,送给郭先生,还请郭先生将这次事件贵国政府所掌握的情况通报我国,和我国所掌握的情况相互对照,便于这次事件的进一步处理。
好说,好说。郭嵩焘点了点头,含糊其辞的说道。
两人又谈了一会儿,郭嵩焘便告辞而出,可能是为了表示对刚才郭嵩焘给了英国方面台阶下的感激和对郭嵩焘本人的敬意,德比亲自送郭嵩焘出门,上了马车。
待到马车驶离英国外交部的大院,郭嵩焘这才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渗出的汗珠。
大人,这英人被杀一案,当真如大人所言,曲在英国张德彝迫不及待的问道。
嗯郭嵩焘当然不能告诉他其实这是林义哲在木匣里的文件中写明白的,只是含糊的点了点头。
大人是不是在京便知晓此案详情郭斌的头脑简单,他是跟随郭嵩焘多年的老人,对郭嵩焘的日常行动十分熟悉,但他也不清楚郭嵩焘到底是何时知道的马嘉理事件的详情,出于对老主人才能学问的盲目崇拜,他便开始自己发挥起想象力来。
嗯郭嵩焘点了点头,此案总署已有交待,我本来没当回事,不料英人却要藉此大做文章,我回头便将此案详情写明,给他们送过去。你们到时候也看一看,省得外人问起,不明其中是非曲直,以为曲在我国,再生事端。
张德彝和郭斌点头称是。当下郭嵩焘回到使馆,便一头拱到了书房,重新拿出林义哲给他的方略,仔细的看了起来。
不多时,英国人再次将照会送到了中国公使馆,张德彝接了照会,正打算给郭嵩焘送去,不意遇到了刘锡鸿,刘锡鸿见到照会,并不知道里面的内容,想到这可能是给正使的,又是和自己这个副使无关,他心下恚怒,也不管自己能不能看得懂,便将照会打开,装模做样的看了一番之后,便命张德彝给他翻译。
照会的内容不长,张德彝给刘锡鸿解说了一遍,刘锡鸿听出其中案情重大,登时心生畏惧,知道办不好很可能会若祸上身,便立刻要张德彝把照会给郭嵩焘送去,自己则出了公使馆,也不说要去哪里。
这位刘大人,真是郭斌看着摇摇晃晃走出大门的刘锡鸿,忿忿地哼了一声。
对于刘锡鸿,使馆人员多数都没有什么好感,刘锡鸿尖酸刻薄,下人稍有不慎,便会触怒于他,横受挞罚,象郭斌身为武弁,有一次出行时,不小心走在了刘锡鸿的前面,刘锡鸿便大怒,狠狠的训斥了他一番,如果不是看在郭斌是郭嵩焘的老部下的份上,弄不好还会打他一顿板子。
张德彝看着刘锡鸿的背影,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没有说话,而是赶紧去了郭嵩焘的书房,将照会送给了郭嵩焘。
郭嵩焘见了这份新照会,当下命张德彝先行译出,写于纸上,在张德彝翻译完毕之后,郭嵩焘便命张德彝等人退出,自己对照着英国人的照会,和林义哲给的方略,写起给英国人的回复来。
这时的刘锡鸿,已经上了马车,直奔邮局而去。按照约定,他每隔十天,便要将自己的日记寄回国内,而日记的收寄处,则是李鸿藻的家
此时此刻,英国外交部也是一片忙碌,
英国外交大臣德比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马嘉理事件的处理,由于对事件详情还不了解,会议一致认为,应该要求英国驻中国公使威妥玛更加广泛的收集令人信服的证据和相关材料,作为和中国人交涉的依据。未完待续。。
: 一更到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