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龙兴华夏> 第三百八十六章 中山世土,重归华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八十六章 中山世土,重归华夏(1 / 2)

龙兴华夏 银刀驸马 更新时间 2022-01-15

 和前两次同日本海军交战一样,这一次进攻那霸港的海岸炮台,也同样有外舰观战,就在这次短促激烈的炮击刚刚结束之际,贝锦泉等人已经发现,在距离中国舰队不算太远的地方,出现了一艘英国炮舰和一艘法国炮舰,另外有一艘美国炮舰正驶出港口,向这边急急忙忙的驶来。

大人,要继续炮击吗蒋金贵问道。

不用了。贝锦泉举着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炮台的情况,他此时已经判断出炮台的弹药库被邓世昌的和硕公主号一炮击中爆炸,加上刚才各舰的炮击,炮台上的日军应该已经失去了还手的力量。

派洋枪队登陆吧贝锦泉下令道。

很快,接到了旗舰发来的信号的大雅号轮船放下了小艇,一队红色制服的船政海兵乘着小艇向岸边冲去,此时五艘中国巡洋舰已经驶近了海岸,各舰的火炮都高高的昂起炮口,对准了岸上,准备一有异动就恢复炮击。

但那样的一幕终究没有能够发生,很快,船政海兵顺利的登上了海岸,开始向炮台发起了攻击。

贝锦泉看着那一队火红色的身影消失在了炮台中,不多时,随着几名船政海兵的身影出现,一面红色的龙旗便飘扬在了炮台上,贝锦泉等人望见龙旗升起,这才松了口气,放下了望远镜。

突然间,一阵清脆的枪声传来,贝锦泉等人都吓了一跳,赶紧举起了望远镜,看到炮台上的红色身影当中似乎有几个灰色的人影,但只过了一会儿,随着阵阵的枪声,这些灰色的人影便全都倒下了。

估计上面有刚才没给炸死的。飞桥上有人说道。

炮台上。邓天宝举着手中的步枪,小心地看着已经倒在血泊中的几个日本兵这些日本人的装束和他在台湾看到的那些黑衣服的日本兵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没有穿日本陆军官兵常穿的黑色军服,而是一身灰白色或褐色的怪衣服,下边还穿着宽大的裙子,当然,腰上还插着一把武士刀。

继续搜一名船政海兵军官看了一眼已然全部崩塌的日军营房,摆了摆手,大声的喝令道。

邓天宝和几位同伴继续向前冲去,走不多远。便又传来砰的一声枪响,一颗子弹从他的头顶飞过,邓天保一惊,和几位同伴不约而同的伏了下来。

只见在他们的前方,一个身穿褐色上衣和破裙子腰上别了一把刀的日本人举着一支步枪冲了过来,他在打完一枪之后,一边跑着一边装弹,向船政海兵们又射了一枪,虽然没有击中任何人。但那突如其来的气势却着实令人吓了一跳。

邓天宝按照海兵训练的教程,举起了手中的步枪,瞄准了对方的腰,扣动了扳机。

他本是猎手。身手一向敏捷,这一次又是在同伴当中第一个开枪的,他素来弹无虚发,这一次也不例外。一枪响过,那名日本武士腹部顿时迸出一团血雾。

日本武士打了一个踉跄,却并没有摔倒。他丢掉了手中的步枪,猛出抽出了腰间的武士刀,发出一声野兽般的嚎叫,继续向前冲着,这时其他的船政海兵们的枪响了,这名日本武士又冲了几步,这才倒在了地上。

一名船政海兵抢步上前,将日本武士手中的刀踢开,此时那名日本武士已然气绝,但双目圆睁,脸上的表情依然十分狰狞。

天宝先打中的,这刀,归你了这名船政海兵和邓天宝很是要好,将刀鞘从日本武士的腰间拔出,插刀入鞘,抛给了邓天宝。

邓天宝接过刀来,注意到这把刀的装具十分华美,很是喜欢,他没有多想,将刀别在了腰间,继续和战友们搜索前进。

过了良久,炮台再没有枪声传来,贝锦泉放下心来,下令向对岸的另一处炮台驶去。

根据林义哲事前提供给他们的情报,那霸港的南岸和北岸各有一座炮台,拱卫着那霸港,现在南岸炮台已经被占领了,下一个目标,自然便是北岸的炮台。

和进攻南岸炮台的战术一样,中国舰队先是对炮台进行猛烈炮击,陆战队则在舰炮的掩护下登陆,炮台上的日军同样只装备有旧式前膛炮虽然说是旧式火炮,但都是从西方国家购买而来,少数为日本自造,和船政水师诸舰的火炮虽不能相比,但比起中国沿海大多数地区的岸防炮来说,还算是先进的,射程近,火力弱,很快便被中舰的强大炮火一一摧毁,不久弹药库也被击中爆炸,台上日兵非死即伤,船政海兵登陆后只遇到了微弱的抵抗,很快日军便被尽数歼灭,船政海兵无一人阵亡,只有4人受了轻伤。

在占领了南北两岸的炮台之后,贝锦泉便率舰队长驱直入,船政海兵大队登陆之后,便直奔琉球的都城首里城而去。

第一次踏上异国土地的邓天宝,看着出现在面前的首里城,恍惚间竟然有一种回到故国的错觉。

虽然琉球被日本吞并,但是和中国长期的宗藩关系,使中国文化在冲绳处处留下烙印,那霸港的首里城是琉球王宫所在地,在前往首里城的坡道上,一座红色的中国式牌坊映入眼帘,上面守礼之邦的汉字匾额,清楚地告诉邓天宝和他的船政海兵战友们,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受中华文明影响之深。

这篇竟然是用天朝文字书写的贝锦泉看着这块红地金字的篇额,不由得吃了一惊。

贝锦泉是水手出身,粗通文墨,虽然自入船政之后,受沈葆桢和林义哲的影响,中西学问都大有长进,但对于琉球的历史,却并没有多少了解。

这块守礼之邦的匾额,其实是来源于明神宗万历皇帝赐给琉球国的诏书。这座城门,也被称为守礼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