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清小道童开始说故事,但却没有开口。</p>
师子玄莫名其妙道:“小道友,为何不讲了?”</p>
元清小道童道:“有些事,嘴巴是讲不出来的。你且看我的眼睛!”</p>
师子玄闻言,看向元清小道童的眼睛,忽然发现这小道童的目光,深邃不见底,仿佛是一个幽潭一样,深不可测。</p>
师子玄一个恍惚,蓦地被拉进了一方世界。</p>
这种情况,与师子玄平日入定观法,十分类似,但又不同。入定观法,是可进退自如。收放随心。而此时师子玄,却是被元清小道童,不知用什么法子,给拉入了另一个世界。</p>
这个世界相对于三千世界,是不存在的。但在静观之中,又是切实存在的。</p>
师子玄进入了这个世界,看到了这样一处景相。</p>
这不知是何年何月,不知是何方天地。这是一处奇山景地,山石林立,草木茵茵,百兽喜闹欢跑,奇珍地宝漫山。</p>
在这山中,有一个草屋。草屋外面,有一个花圃,里面栽满了无数奇花异草。在花圃中,有一个草庐。</p>
草庐之中,坐着一个羽衣仙人,长发垂腰,神情祥和。在他的面前,跪着一个年轻人。</p>
羽衣仙人开口问道:“如今你已彻悟,明白痴缠爱苦,累世纠缠。如今可有所悟?”</p>
年轻人道:“数世轮转。知红尘多苦,于浑噩蒙昧之中,难以自拔。我如今虽彻悟,但却难以超脱。敢问仙家,如何才能超脱轮转?”</p>
羽衣仙人道:“你这是求道吗?你因何求道?”</p>
年轻人道:“唯知苦向乐。”</p>
羽衣仙人道:“好。这是你修行发心,也是你修行。修行人,都有道号,我为你取一个道号如何?”</p>
年轻人喜道:“仙家所赐,如何不授?还请老师赐名。”</p>
羽衣仙人道:“我与你有点化之缘,却无师徒之缘。你迷情难脱,几世轮转,神识不消。如今因情苦自知,如此生出离情修行之念。我便给你取个号,唤作‘逃情’,你看如何?”</p>
年轻人心中默默品念了一下,点头道:“逃情……好,就叫这个道号。昔日轮回种种我非我,如今唯有逃情历世!”</p>
这年轻人得了道号,心中将这羽衣仙人视为老师,便随羽衣仙人修行。</p>
羽衣仙人带他修行,并没有传他什么仙法道术。</p>
羽衣仙人说:“若说修行。要知道什么才是修行。修行,修行,修的是自己的行止,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并做到表里如一,并且日日如一。如此才能谈得上修行。”</p>
逃情问道:“老师,那我应如何修养自己的行止?”</p>
羽衣仙人道:“入世访贤。这世间,一切道法,莫过于自然。自然无分善恶,但人心有善恶。如此人间法,便有善法恶法之分。虽实际无别,但因人心不同,而法成善恶。</p>
你想入道寻本我而超脱轮转,需近善远恶。但红尘世间,入世行走,一应善行,很容易被人欺负。所以你要这么做。心中守善念而不失,行善道的同时,也要学会在世间保身的本领。我给你一个建议,你去向世间的贤人问道。问的不是大道,而是每一个人为人处世之道。莫问他是善是恶,但问他心中的坚持之道,你不必都去认同,但可以留作印证。”</p>
逃情问道:“我明白了。多谢老师指点修行之道。可是老师啊。这天下谁人才是贤人?我如何访贤?”</p>
羽衣仙人道:“这世间能称为‘贤者’,少之又少,的确难寻。但此贤非比贤。而是取长处为贤。你若有一颗能够明白正邪,观通善恶的眼睛,则这世间处处是贤人。”</p>
逃情问道:“老师。那我如何能够练就这样的眼睛?”</p>
羽衣仙人道:“无他,观人如我,唯心所见。”</p>
逃情若有所思,听明白了羽衣仙人的意思。</p>
羽衣仙人道:“入世访贤,就是你修行之道。我在这里等你三十三年,三十三年,你应该修行有成了,再回山来。”</p>
逃情叩谢了羽衣仙人,告辞离山。去了人世间。</p>
逃情此世已无牵挂,数世记忆未消。入世游历,却是手到擒来。很快做出了一番事业。</p>
羽衣仙人让他访贤,要他有一颗明辨善恶是非的心。但何处才是历练的最佳之地呢?</p>
想了想,逃情想出了一个办法。</p>
就做官。</p>
若说人世间是五浊恶地,那官场就是这恶地之中,最大的染缸。</p>
在这里,你分不清忠奸善恶,分不清真话假话。</p>
在这三十三年中,逃情混入官场,并且一路顺风顺水,入朝做了京官。这其中,几次浮沉,官越做越大,功名利禄,财色诱惑,接踵而来。</p>
逃情在其中打滚,但却没有忘记最初的修行之念。历世而做观,却守住心中最初的愿心。</p>
正如羽衣仙人说的一样,这世间每一个人,不分善恶,不论好坏,都有他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观诸道于心,明辨真假,善恶自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