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秦时明月之墨狩天下> 第36章 兵戈【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章 兵戈【二】(1 / 2)

 寒风猎猎,旌旗漫卷!</p>

中军大旗下,姜瑜一身山文字铠甲,身负七尺玉具剑,头顶头顶凤翅兜鍪,表情肃穆。风卷起肩上系着的火红丝绸披风,拂过他坚毅的脸庞,姜瑜纹丝不动。</p>

这是他平生第一次穿上这华丽的战袍,统帅这数万大军,他的心中如山呼海啸一般难以平静,对应着点将台下落针可闻的肃静,落在姜瑜心底显得如此对比鲜明。</p>

两万人,分成二十列,二十个千人对,静静的肃立,秋风拂过,将他们头盔的黑色盔樱扬起,如一团跳动的黑色火焰,阵阵强烈的战意从他们身上喷涌而出。</p>

今日是整军备战的第一天,七日行军,在加上昨日一日猛攻,将士们早已疲累不堪,姜瑜心中明白,张弛有度乃是为将者必备的素质,所以从今日起,两万将士的任务便是整军备战。</p>

秦军之中众位将官仍有不解,为何不直接攻上山去,姜瑜却一直笑而不语,惹得众位将官愤愤不平,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秦人为战而生,闻战则喜,因为每一次战争都是他们封妻荫子的机会,都是他们进功封爵的良机。</p>

可是今时今日,他们这位新任的统帅却要他们按兵不动,这让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兵如何愿意,最后甚至齐齐上告到玉阳公主的中军大帐要求临阵换将。</p>

最终,当玉阳公主问起姜瑜之时,姜瑜之时微笑的说出“王翦灭楚”,这四个字之后,玉阳公主在不过问,攻城拔寨之事全权交由姜瑜处理。</p>

渐渐的姜瑜的话,在众位将官之中传开,众人也随之想起,当年楚国之事。</p>

秦王政二十一年,秦国已灭掉了韩国和赵国,严重地削弱了魏国势力,并迫使燕王率兵走保辽东,且屡屡击破楚军,形势对秦国极为有利。秦将李信,年轻力壮,勇猛善战。他曾经率兵数千,追击燕太子丹,一直追赶到衍水之上,并且最终击破了燕军,俘虏了太子丹。秦王因此而认为李信勇敢而又有才能。</p>

公元前6年,秦王欲兴兵伐楚。他问部将李信:“我想攻伐楚国,需要多少人马?”李信说:“二十万人足够。”秦王又问老将王翦,王翦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秦王心道:“王将军看来是老了,为什么这样胆怯呢?”于是,秦王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伐楚。王翦因为自己的话不为秦王所采纳,就托病辞官。李信攻打平与,蒙恬攻打寝,均大破楚军。李信后率兵向西,与蒙恬在城父会师。此时,楚军却趁机尾随在秦军后面,三天三夜不停,最终偷袭并大破李信的部队,秦军大败而逃。</p>

秦王听后不禁大怒。他亲自飞马去见王翦说:“寡人由于没有听从将军的计谋,使秦国受辱。如今楚军连日西进,军情十分紧迫,将军难道忍心丢下寡人不管吗?”王翦说:“大王如果一定要用老臣,就非给我六十万人马不可。”秦王答应。于是,王翦率兵六十万即刻出征。楚王得到消息之后不敢懈怠,立即倾所有兵力抗击。然而王翦到达前线后,却筑起壁垒严防不战,还让士兵们洗沐休整。一段时间后,手下人报告说:“士兵们开始投石跳远玩耍比赛。”于是王翦说:“我们可以出战了!”楚军见屡次挑战而秦兵不肯出战,便引兵向东行进。王翦遂乘机率军追赶,并且派出精锐士兵为前锋首先出击,结果大破楚兵,杀死了楚将项燕,楚军大败溃逃。</p>

战国后期,楚国虽非昔日可比,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楚国的实力仍非燕、韩等国所能比,要想一举将其灭掉也决非易事。这是王翦所以非要六十万兵马不可的原因所在。事实证明,王翦的估计是合乎实际的。值得注意的是,王翦即使得到了六十万人的兵力,也丝毫没有麻痹轻敌。恰恰相反,他依然老成持重,谨慎从事,决不贸然出战。因为他心里十分清楚,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大国的倾国之兵。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一个久经沙场、深谙兵机、胸有成算的老将军的过人之处,也因此铸就了王翦一声不败的威名。</p>

念及此处,众将官对姜瑜不由的产生了一丝钦佩之意,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确是一个可观的统帅。</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