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秦时明月之墨狩天下> 第一百二十四章 孟尝一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四章 孟尝一脉(1 / 2)

 齐威王一脉,孟尝君如今世上唯一嫡传血脉,田咎·田子益!</p>

一瞬间,这样一条清晰的信息出现在燕弘与叶无痕的脑海,暗中交换了一个眼神,想不到在这一条普普通通的商船上竟然会遇上这样一位齐国王孙,更重要的是,只是刚才那一曲笛声,就可判断出,这位齐国王孙绝对是一位武道宗师。</p>

齐国自从田陈窜齐以来,自齐威王,宣王两代声势达到巅峰,后有孟尝君田文执掌齐国权柄,齐湣王在位时,孟尝君为齐相,他“上则得专主,下则得专国”,为了要操纵力量较弱的诸侯国,迫使强秦屈服,以达兼并土地、扩展势力的目的,他主张齐湣王采取远交近攻的合纵政策。坚持联合韩、魏,牵制楚、赵。在合纵成功后,孟尝君就向楚国发动了攻势。公元前01年垂沙之役,齐、韩、魏三国大胜,楚国向齐屈服,秦亦有所畏惧,乃和齐国修好。公元前99年,秦请孟尝君入秦为相,但入秦后遭忌被囚,他依靠食客逃出函谷关,回到齐国。</p>

而后,孟尝君又联合韩、魏两国,连年不断地向楚国和秦国进攻,目的在于迫使强国屈服,不干涉其对外兼并,以便攻取宋国以及淮北的土地,但都没有成功。</p>

公元前94年,齐国发生了贵族田甲用暴力“劫王”的事件,孟尝君受湣王疑忌,托病归老于薛,他因此对齐君怀恨在心。不久,孟尝君离薛至魏,为魏昭王相,转而“西合于秦、赵”,主张合纵攻齐,终至五国合兵,燕将乐毅破齐。齐国几乎灭亡,孟尝君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p>

齐襄王继位,孟尝君“中立于诸侯,无所属”。他死后,“诸子争立,齐、魏共灭薛,几近于血脉断绝。</p>

那时候,孟尝君在薛邑,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很多人归附了孟尝君。孟尝君宁肯舍弃家业也给他们丰厚的待遇,因此使天下的贤士无不倾心向往。他的食客有几千人,其中不乏忠义之士。</p>

那一役孟尝君嫡传血脉第三子逃脱,自此之后便隐姓埋名,以图东山再起。</p>

然而,墨家讲究兼爱,非公,孟尝君门下不乏墨门侠士,早年在其麾下协助孟尝君对抗秦国,楚国,这两大当时强国,而那一役之后,正是墨家子弟接应了孟尝君遗骨。</p>

自那之后,孟尝君一脉虽然独立发展,但是有感于墨门当年恩惠,一直与墨家互有往来,联系密切,也正是有了墨家帮助,孟尝君的子嗣才能在烽火连天的战乱之中得以延续。</p>

到如今,两家相交已有近百年,如此一来,燕弘自然是对这样信息了解的一清二楚,相对的对方也对燕弘的情况略知一二,这也就解释了陈益为何会出手相助的原因。</p>

齐国,乃是故土,孟尝君一脉想要卷土重来,齐鲁之地定然是重中之重,燕弘此刻想来,想必在自己踏入齐国国境的时候对方就已经知道了,这一次的帮助,只是顺其自然罢了。</p>

———————————————————————————————————————————————————————————————————————</p>

一法通,则万法通,既然已经确认了双方的关系,那么有些事情,也就不必拘束了。</p>

“子桓见过子益叔父。”</p>

“子新见过子益先生。”</p>

一句话,双方的关系瞬间拉近了,其实若是燕弘称呼对方一句‘先生’,那也无伤大雅,双方结盟近百年也不会因为一个称呼而在意什么,但就是这样一句叔父,却是在有意无意之间透露出了来自燕弘自己的友善。</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