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烽火小军医> 第二百二十八章 病马厂 十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八章 病马厂 十五(1 / 2)

烽火小军医 小斯坦 更新时间 2021-12-30

 第二代防毒面具的出现,完全是因为出现了新的毒剂——氯化苦,使得浸有化学药剂的贩毒面具对其不能有效防护。

在合约的基础上,各国开始纷纷采用装填有活性炭的特制滤毒罐来稀释毒剂,并将滤毒罐挂在使用者的胸前,用波纹状的导气管连接到可遮蔽人员面部,采用橡胶或者皮革支撑的面罩上。

同时也是现代防毒面具的雏形。

1915年秋天的时候,dj研制并配发了这种带绿都关的防毒面具。

同时应该也对缴获的dg面具进行了研究,在1916年生产了笨重的‘大箱’防毒面具,滤毒罐内装有碳粒、碱石灰以及作为消毒剂的。

用一根橡皮管把滤毒罐连接到面罩上,面罩仅能盖住下颚、嘴巴和鼻子,面罩内还有一个个口罩。

到了1916年8月,一种改进的轻便型‘小箱’防毒面具代替了这种防毒面具。

这种防毒面具,采用活性炭来吸除毒剂,使防护技术超出了化学反应的范畴,使得面具的防毒机理由化学反应反正为物理吸附,这是防护技术上的一个重大发展。

当时由于还没有发明吸气活门和呼气活门,无法将吸气流和呼气流分开,导致使用面具的时候吸气流均通过滤毒罐形成了较大的有害空间,并使吸着剂很快吸湿而失效。

在这样的基础上,各国又开始对面罩进行了改进,射击出了吸气活门和呼气活门的防毒面具,使得呼气流不再通过滤毒罐而直接排入大气中。

为了避免长到器官给士兵带来的不便,dg将滤毒罐组合成一个罐子,用螺纹直接凝乳面罩的前部。

fg也制造了一系列防毒面具……

在随后很多科学家发现,烟雾可穿透单传使用活性炭的滤毒罐,使面具失去防护能力。

为了防御气溶胶对人员的伤害,科学家又在滤毒罐中增加了一层滤烟层。

他们最初采用鹅毛、棉花等纤维物质直接装填在滤毒罐内阻留气溶胶微粒,在这样的基础上,为以后发展到采用特制的过滤纸做成多种几何形状的滤烟层。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西方很多军队中服役的马匹很多,马匹的防毒面具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在1917年的时候,d、f、y、e、等国家相继制成了马用的防毒面具。

一些国家还对军犬和信鸽制作了相关的防毒面具。

后来低沸点、小分子量、高挥发度的毒剂如、磷化氢、氢氰酸、氯化氢相继出现。

由于活性炭不能吸附这类型的毒剂,因为dg首先进行了浸渍炭的探索。

比如把活性炭浸渍在氨水中,再在真空条件下加热,就可以大大提高活性炭对的防护能力。

1918年的时候,g人惠特泽尔和福勒又研制出了铜浸渍炭,将其命名为a型惠特莱特炭。

浸铜的炭和扑通的活性炭相比,在干燥条件下,对的防毒能力可以提高十几倍,对氢氰酸可提高2倍,对光气可以提高1倍。

在当时这种浸渍炭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它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在吸湿条件下,几乎完全丧失对的防护能力……

“吴医生,我怎么觉得我们楚医生的防生化口罩更先进?”

孙晓武疑惑不已的看着吴医生问道。

“那是因为我给你们的防生化口罩是来自山姆大叔,最先进,没有在市面上的防生化口罩。

到鬼子的病马厂去,完全是因为防毒衣,也就是防化服。

你们不会天真的以为,只需要保护呼吸道而已吗?

很多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只要触碰到皮肤都会生病。

这就是我为什么让之前感染光气的村民,脱掉衣服,洗澡的原因之一。”

楚云打破尴尬气氛说道。

“楚医生,难道你没带防毒衣过来吗?”

孙晓武对于楚云的医疗设备箱越来越感兴趣了。

“就算带来了,那也是我一个人能穿。”

楚云看着他们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