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一个人的甲午> 第十七章 迷雾中的开始(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 迷雾中的开始(八)(1 / 2)

一个人的甲午 面条2008 更新时间 2019-09-02

 绍基在上海又盘桓了三日,由林启兆陪同拜会了在上富商家族,洋人的洋行商会等,为下一步在江南展布经济埋下些许伏笔,铺设点人情场面后,便带着梁启超坐着总督官船直奔江宁而去。

吴绍基离开上海后不久,这些天闭门谢客,把自己关在上海租界里那幢小洋楼里酝酿了数日的康有为,连续几日在《时务报》上发表文章,由甲午北洋舰队的悲怆失败,由日本这样一个尔小国如何能够幡然振兴,居然让煌煌大清节节败退痛失海防根基,再到如今的山东半岛大捷,大清缘何一再获胜却不能真正击败日本,继而便是振聋发聩的登高一呼,值此国家危难之际,大清当万众一心,筹措募集款项,重振北洋舰队!大清不可一日无海防,海防不可一日无海军!

康有为的文章一经在《时务报》上发表,在京城的谭嗣同立刻同声相应,不仅在京城原文转载了康有为的文章,还专门雇人将《时务报》分送京城内的皇亲贵胄官绅士子,甚至就连茶馆酒肆也让人张贴了出来。一时之间京城内外大江南北,风起云涌群情激奋,募款之势如火如荼。

在上海,无论是以南浔张家为首的南浔四大家,还是在上海滩风云一时的买办世家席正甫席家,以及与北洋关系密切的唐廷枢唐氏家族,这个时候都是率先便站了出来,慷慨解囊带头捐款,上海各界尤其是商界也是云集响应,捐款的风潮随着康有为那几篇气势磅礴的文章,席卷了整个上海和江南各地。

这样的场面让林启兆也是有些莫名的惊诧和振奋,起初他心中还多少有些担心会出现冷场的局面,暗中也和像南浔张家、上海滩的唐氏家族沟通过,希望他们能够带头出面募捐,先把声势造起来。没想到康有为的那几篇文章一发表,还没等南浔张家和唐氏家族带头出面整个风潮便已经被搅动了起来。

这便是时势大,汹涌澎湃,一往无前!任何国家民族危难之际,都会涌动起这样势不可当的潮流,康有为的文章便是这份时势大潮中的一把火,点燃了举国上下压抑已久的激奋之情。``超速首发``

不仅上海各界踊跃捐款,有为的文章发出三日,手握北洋财政大权的盛宣怀,便随即以轮船招商局的名义捐款60万两白银,还发动北洋体系内的各种实业、大小官员共计筹款万两言重振北洋舰队,北洋上下责无旁贷!

湖广总督之洞率先捐出一个月的俸禄,并明电天下,号召湖广各界及各地督抚为大清海军捐款,为振兴国势助力。

紧接着两广总督李瀚章,闽浙总督宝泉尾随其后,各地督抚先后闻声响应连偏远穷困的云贵也表示云贵虽财力据,不敢为天下先,也甘于天下后。

绍基总督的两江自然是当仁不让的,其实也用不着吴绍基花费过多心思,还没等他的官船到达江宁,扬州、苏州、常州一带那些家产万贯的盐商们,便在自年前就开始的观望猜测中达成了一致,这些和官场中互通消息的盐商们反应极快,这样的时候难道会看不出风向火候。皇上要重振北洋舰队吴绍基又是皇上的心腹重臣,这时候捐银子,既是帖了新任两江总督吴绍基的心,给他老人家拿了脸,又何尝不是顺了皇上的意。

经过一番协商后。各地_商按照往年捐派地规制。凑足了一百万两银子准备交由两江总督衙门捐给林启兆、康有为等人在上海设立地捐款处。没曾想消息刚刚放出去。银子还没有送到两江总督衙门。从江宁将军衙门又递了话出来。春节前刚刚到任地江宁将军景铭说了江自古便是国家财赋重地。值此国家危亡之际当为天下表率。况且两江总督吴绍基吴制台地面子。恐怕也不只一百万两银子吧?

这其中地意思大家伙还能明白谓天下表率。自然是要靠银子来说话地。虽然明知道这是新任两江总督吴绍基拿自己这些人下刀子。但是此时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退回去已然是不行了。既然是要做足面子。盐商们也只能把心一横。陆续又认捐了六十万两银子。总共一百六十万两交到两江总督府内。

而此时京城里面。人心民气更是沸腾到了极点。茶馆酒肆中。不时有学子们拿着康有为地文章朗朗诵读。念到热血沸腾处。整个屋内便是一片轰然叫好声。热闹地场面比起往日看戏听说书还要畅快。

普通小民生计尚且艰难。自然没有多余地钱款可捐。但是心里却是恨不得拼了命地在这股子潮流大势中喝彩助威。街头巷尾。市井民间到处都是一片热火劲。

小鬼子屁大一点地方。都能捐款买兵舰。咱大清四万万人。还能给小鬼子比了下去?………

如今在陆地上小鬼子给打地没了魂。将来咱大清再把海军建起来。看他东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