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中国的这一场风潮涌动,让光绪二十二年的这个夏天变得异常的混乱和喧嚣。各色目光都在有意无意中,投向了这场波涛漩涡的中心————津门,而背后各种政治势力间的暗流汹涌,夹杂着各种暧昧心思,更是让整个北中国的局势变得愈发的扑朔迷离。</p>
此时在旅顺,光绪正带着军机大臣李鸿章、孙毓汶以及陈卓、袁世凯等人视察于年初修缮一新的旅顺军港,并特意邀请了各国公使一同检阅刚刚重建的北洋舰队。</p>
对于在北地隐然已经有野火燎原之势的香教拳民,光绪其实并非一无所知,只是从一开始就不太放在心上。</p>
在他的潜意识中,历史上义和拳这些人的势力达到顶峰,怎么也要在庚子年前后,现在不过是露出点苗头出来,心中未尝没有在政治上的一番考量,利用国内对于洋人的敌视情绪向西方各国施压,为大清在外交博弈上争取一些谈判的筹码。当然,这其中的分寸和尺度就相当讲究了。等到时机成熟,义和拳的问题也必须加以解决,像历史上庚子之变这样盲目和愚蠢的事情,是绝不允许再次发生的。</p>
不过光绪压根没有想到的是,恰恰正是这种潜意识中的观望态度,让他对这场风潮涌动的判断出现了偏差,他没有想到义和拳这股风潮会提前几年到来,而其中的原因正是他着力推行新政的若干举措,激化了国内日益严峻的矛盾冲突。</p>
自从去年朝廷与西方各国相继签订了开发通商口岸,允许外国资本进入后,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对于大清传统的自然经济的冲击可想而知。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必然造成大量小农经济破产,传统社会纲纪解体,失去田地的贫苦农民和破产的手工业者越来越多,积聚的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洋人、教会,教堂乃至于洋货,通通都成为下层贫民仇恨的对象。</p>
对于这样一种局面,光绪也没有什么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越是社会的转型时期,各种经济政治矛盾就越尖锐。他不是神仙,也不可能把所有社会矛盾圆满的解决,换句话说,这同样也是这个国家在追赶西方脚步的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p>
光绪现在推行的新政,其实无非是两条,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去打造一支近代国防军队,以保证这个贫弱的国家在西方列强的虎视下,有起码自保的资本。再就是借鉴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殖产兴业政策,培育民族资本,推行工商兴国。这样一来,小民的利益必然会在某种程度上被冲击被牺牲,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个老大帝国带的账太深了,没有什么两全其美一劳永逸的道路可走。</p>
只是,这种社会矛盾会在新政仅仅推行不到两年的时间便迅速尖锐和恶化,却是光绪始料未及的。由于山东巡抚毓贤极端仇视洋人,对山东境内的拳民故意放纵,给朝廷的奏报通常是报喜不报忧,直隶总督袁世凯出于其他的考虑,在奏报中也往往避重就轻,使得光绪对于北中国风潮涌动局面的把握并不太准确,朝廷没有能够正确判断形势做出应对,才出现了今日这样一番局面。</p>
当然,军情处设立在北地的情报网络,也陆续上报了若干北地风潮的情报,然而在光绪二十二年的这个夏天,光绪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到了北洋舰队的重建上面,对于案头摆放的北地的相关情报,也多少有些忽略。</p>
尤其是来到旅顺的这些日子里,光绪每日都忙于带着李鸿章、孙毓汶、陈卓和袁世凯等人,视察重建后的旅顺军港,根本没有精力顾及其他的事情,乃至于每一处炮台,每一个仓库都要亲自查看,毕竟北洋舰队惨败的教训太惨痛了,当初北洋上下的暮气让光绪丝毫不敢掉以轻心。</p>
由于甲午一战时,刑天领军长途奔袭旅顺,夺回了这个远东第一军港,没有出现历史上日军撤离旅顺时,将军港内的设施破坏拆除一空的局面。甲午过后,旅顺军港的重建也进行的比较顺利,船坞、码头、营房、炮台等修缮一新,当初的水师学堂也按照光绪的旨意,在原有基础上面进一步扩大了规模,还特别聘请了英国海军军官担任教员,并建立了所有海军军官和士兵定期进行轮训的制度。</p>
特别是看到去年从英国订购的两首新式军舰,正是加入北洋舰队后,这些天一直面色沉郁的光绪,也露出了淡淡的喜悦神情。</p>
"皇上请看,这两艘军舰都是仿照英国皇家橡树号设计建造的,舰长190.米,宽6.97米,吃水深8.7 米,主机动力90000匹马力,排水量800吨,最高航速每小时4节,实际作战时可达到18节。舰载武器装备有81毫米口径主炮9门、1 5毫米口径火炮1门及大量中小口径火炮等,其作战实力已经超过日本的吉野号......"</p>
北洋舰队代理司令刘步蟾站在光绪身边,指着军港内的两艘新式军舰神采飞扬的解说道。</p>
这两艘新式军舰原本是美国向英国订购的,于前年5月便开始动工,但是后来不知为何却招致了美国国内的反对,获悉这一消息后,光绪便请美国驻华公使田贝出面进行斡旋,通过英国公使欧格讷将这两艘军舰转而由大清购买。此刻望着眼前这两艘崭新的军舰,和身边刘步蟾有些自得的表情,光绪脸色的笑意转瞬即逝,看了一眼身边的刘步蟾说道。</p>
"知道朕为何要给这两艘军舰取名为致远号和经远号吗?"</p>
刘步蟾顿时挺直了胸膛,神情肃然的回答道,"皇上将这两艘军舰分别命名为致远号和经远号,乃是要北洋上下永不忘甲午之耻!...…"</p>
"记住甲午之耻只是一方面,更加重要的是要明白,北洋舰队为什么会败于日本人之手,我们到底败在何处?军舰再好,终归是要靠人去驾驶作战的!...…"</p>
光绪目光如电的扫向刘步蟾,眉宇间的凝重越发深沉。</p>
对身边这位当初北洋舰队右翼总兵,如今施行军制改革后,以致远舰舰长暂时代理北洋舰队司令的刘步蟾,光绪心中其实颇为不然。</p>
抛开个人能力不谈,当初就是这个刘步蟾,在北洋海军中结党倾轧排斥异己,不仅利用升旗事件赶走了颇有能力的北洋海军总查英国军官琅威理,更是一手架空了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使其孤寄群闽人之上,遂为闽党所制,北洋舰队也彻底被以刘步蟾为首的福建籍军官小团体所控制,后来北洋舰队军纪腐败暮气深重的很大原因即在于此。</p>
这也是光绪在甲午后断然决定让刑天留学英国的主要原因,打破闽人对于北洋舰队的控制是一方面,以刘步蟾如此胸襟气魄,实在不足以指挥重建后的北洋舰队,只是此时中国确实太缺少海军人才了,放眼天下并无人可以担当大任,所以才堪堪委任了刘步蟾暂时代理北洋舰队司令一职,今日光绪如此,也是为敲打一番刘步蟾...…</p>
让这个家伙自己去想,以北洋舰队惨败之痛,倘若还想不明白的话,将来的北洋舰队也断不会有他的位置。</p>
光绪没有理会身边刘步蟾有些难堪的表情,转身走向一直站在一旁沉默不语的琅威理,含笑说道。</p>
"琅威理顾问,朕可以登舰检阅北洋舰队了吗?"</p>
琅威理微微一怔,神情中竟是有些不敢相信,大清皇帝陛下对待自己的态度竟会如此平易温和。</p>
当初在北洋舰队受刘步蟾等人排挤愤然回国后,琅威理因负气而对此事大加宣扬,直接导致了英国海军方面拒绝再为北洋派遣顾问,同时也不再接收中国籍的海军留学生。没有想到甲午过后,大清重建北洋舰队的第一步,便是由英国驻华公使欧格讷出面,邀请琅威理担任北洋舰队顾问一职。</p>
这自然是光绪与欧格讷签订开放通商口岸条约的一些附属条件,其中包括向大清派遣英国海军军官担任教习,接受大清海军留学生,准予大清派遣海军官兵在英国海军军舰上实习等。琅威理当然不会了解这些详情,但是受不住欧格纳多方请人游说,尤其是大清皇上给予自己在重建北洋舰队中的地位,只要不遇战事,不涉及官兵升迁罢免,北洋舰队事务以琅威理一言决之。</p>
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条件,对于心高气傲的琅威理而言,无疑是自尊心极大的满足,所以几经犹豫后,他终于还是回到了北洋舰队。</p>
此刻面对含笑望着自己的光绪,琅威理稍稍犹豫后,便是一个标准的英国海军军官的军礼,"请皇帝陛下登舰检阅北洋舰队!"</p>
波涛万顷的海面上,以致远和经远为首,定远镇远等二十余艘各式军舰呈鹰翼展开整齐的海军编队,舰首的冲角犁开波涛,飞溅起十多丈高的雪白浪花,绘有飞龙的海军黄龙旗和五颜六色的万国旗迎风飘扬,伴随着致远舰上此次阅兵总指挥琅威理的每一声命令,舰队开始了编队演练...…</p>
此情此景,让跟随光绪检阅北洋舰队的众人都是情不自禁的感奋莫名,能够在甲午海战惨败的两年后,重新看到北洋舰队驰骋于黄海海面上,又怎能不让人激动难抑?就连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李鸿章,此刻也是死死的抓住拐杖,嘴唇忍不住的颤抖。而站在众人后面的那些各国公使们,却是一阵低低的窃窃私语。鉴于北洋舰队在黄海中的惨败,此时各国公使们眼中更多的还是怀疑的神情。</p>
"仅凭新增的这两艘军舰,我北洋舰队想要重新获得制海权,恐怕并不现实,到了年底,我大清向法国订购的三艘巡洋舰也将正式加入北洋舰队,届时其实力或可与日本一战,只是恐怕日本不会坐视我北洋舰队重建,未来的海战胜负尚难断言......"</p>
陈卓没有和众人那般翘首观望,而是冷着脸站在光绪身后轻轻说道,眉宇间藏着隐隐的忧虑。</p>
没有海军,大清不仅无法保住朝鲜,也永远只有被动挨打的份,身为总参参谋长的他,对于未来对日之战已经谋划许久,然而海军羸弱始终是他最大的心结。</p>
"朕知道,朕也没有指望日本人会坐以待毙...…"光绪沉默的点了点头,目光深沉的望着海面上行进的舰队,对于北洋舰队的期望越深,担忧也就越重。</p>
"关于后期购买兵舰的事情,朕会和英国公使欧格纳谈的,国家财力稍有充裕,朕的每一分钱都要花在这上面,有海无防,我大清再强大,也不过虚有其表...…你们总参也要多花些功夫,尤其是海军人员培养方面,向外派遣人员是一方面,自身的培养和训练更是不可放松,这件事情你要亲自抓,别人朕不放心,也镇不住局面...…"</p>
两人低声说话的时候,海面上的演习已经进入到实弹演练的阶段,伴随着一阵剧烈的轰鸣,远处波涛翻滚中的靶船被击得粉碎。光绪身处的致远舰上顿时传来一阵鼓掌喝彩的声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