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一个人的甲午> 第四十八章 万里悲秋(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八章 万里悲秋(五)(1 / 2)

一个人的甲午 面条2008 更新时间 2021-10-04

 光绪二十一年秋</p>

当日军一个大队在朝鲜惨败的消息传出后,日本国内顿时一片哗然,要求出兵朝鲜与清国开战的呼声尘嚣其上,再加上各种势力的推波助澜,一时之间是越演越烈。而日本政府面对国内和国际舆论,却出人意料的没有立刻表态,反而表现出让人费解的迟钝和沉默。</p>

事实上,这也是日本国内错综复杂的矛盾的体现。自从伊藤博文遇刺身亡后,日本政局便缺少了一位能够平衡各方势力的强硬人物。此时的日本政局内部,海军与陆军为争夺战争资源而日益严峻的矛盾,长洲藩和萨摩藩由来已久的争端,没有在甲午中获得预期红利的各个财阀集团,以及曾经对日本战胜清国报以巨大希望,可现在却不得不忍受生活贫困不堪重负的日本国民,这个时候,各种各样的利益争端和矛盾都一股脑的冒了出来。</p>

直到朝鲜事件爆发三天后,经过山县有朋、大山岩和陆奥宗光这三位日本政坛的三驾马车,在台前幕后的强力施压,不惜采用各种平衡手段,甚至大山岩和山县有朋还专程觐见了天皇陛下,获得了天皇的支持,日本政局各方才终于正式就朝鲜事件达成了一致。日本政府向大清递交了措辞严厉的照会,表示如果朝鲜事件不能得到圆满的解决,日本政府将不排除诉诸武力的可能,并进而宣布增加一个师团的兵力驻防朝鲜。</p>

与此同时,大清外务部的对外表态倒是中规中距,首先就日军擅自进入朝鲜大清驻军区域照会日本,要求日本政府就此作出解释,并严正声明日本军队遭遇的打击与大清无关。针对日本增兵朝鲜的挑衅举动,大清紧接着也宣布暂时终止与日本的一切经济贸易。</p>

一时之间,随着日本增兵朝鲜和大清的毫不退让的姿态,东亚局势忽然陷入了剑拔弩张的状态,看起来似乎稍微一点火星,都会立刻引发东亚这两个国家的一场大战。</p>

然而身处东亚的各国公使们,在经过数日的等待后,却忽然在充满火药味的气息中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p>

朝鲜事件发生后,原本西方各国都处于一种观望的状态,就各国而言,中日这两个国家,说穿了不过是两个贫穷弱小的东亚小国,谁赢谁输对于东亚的利益格局并不会有多大的影响,也很难触及到各国在东亚的实际利益。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西方各国都是乐于见到中日之间打的你死我活,正像中国的那句古话,河蚌相争,渔翁得利,最后少不了还是要由这些长袖善舞的各国公使们居中调停,为本国在其中谋取最大程度的利益。</p>

但是出乎各国公使们意料的是,事情的进展却并非他们想象的那般简单,当他们漫不经心的周旋于各种社交场合,颇有些闲庭信步的等待着中日双方大打出手,为自己在东亚的外交生涯增添一些闪光亮相的机会时,朝鲜事件却出人意料的变得有些琢磨不透起来。</p>

先是日本方面所谓的增兵朝鲜,到了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日军一个师团的兵力倒是陆陆续续的征调到了朝鲜,但是从目前的局势发展来看,日军兵力更多的是用以巩固日本在朝鲜南部的地位,根据各国驻汉城公使馆发回的电报,日军主要目标是围剿朝鲜南部反对日本的各种势力。反而在中日对峙的一线,吃了暗亏的日军并没有表现出急于复仇的态势。</p>

至于外交上面的折冲交涉,倒是闹腾的热火朝天,日本驻清国公使小村寿太郎频繁与大清外务部交涉,除了态度一如既往的强硬外,却没有什么实际内容。</p>

而从大清这方面看,短期内也并没有增兵朝鲜,与日本大打出手的迹象,其强硬态度也仅仅是停留在外交交涉上。至于其宣布的终止与日本方面的经济贸易,事实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其中并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大清与日本的经贸往来,主要是以日本购买大清的原材料等生产物质为主。现在日本失去了购买渠道,但是各国商船却没有限制,依旧可以将物资运往日本销售,当然日本方面肯定要吃点亏,额外增加一些贸易成本,然而这和此前各国判断的中日之间的剧烈冲突似乎差距太远了。</p>

这就好比两个人甩开膀子打算在街头大干一场,围观的人群都饶有兴趣的做好了看场好戏的准备。可是左等右等,这两个人除了气势汹汹架子拉的很大外,就是打不起来。</p>

失望、困惑和难以言喻的怀疑,迅速在西方各国派驻东亚的公使们中间弥漫开来,似乎到了这个时候,各国公使们才有些回过神来,眼前东亚的局势看起来并非他们想象当中那样。在满腹的猜疑当中,西方各国也只有带着几分举棋不定的心情,等待局势的进一步明朗。</p>

直到光绪二十一年深秋的最后一个周末,按照惯例在法国公使馆里举办的下午茶开始时,各国公使们才忽然注意到人群当中似乎少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而这个身影恰恰是眼前的局面必不可少的重要背景。</p>

这个离开的身影正是英国公使欧格讷,当各国公使们都兴致勃勃的等待着中日开启战端的时候,他已经悄然由津门乘坐英国商船凯尔号,启程前往上海。</p>

对于此次中日之间的这场争端,或许也只有老于东亚事务的欧格讷看得最为清楚透彻。虽然直到现在,他也仍然不明白日本方面明明没有实力,为何还要做出这样毫无道理的挑衅举动,但是从一开始他就看的很清楚,中日经过甲午之战后,彼此都已经是精疲力竭国力贫瘠,根本无力发动一场大的战事,换句话说,即便双方真想要打,恐怕也没有财力作为支撑。</p>

所以欧格讷干脆就不指望这场争端会带给自己什么惊喜,抛开京城里面那些纷乱不堪的局面,先赶到津门与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世凯会晤通商事宜,然后从津门坐船前往上海。在他的行程安排中,此行的目的就是北洋和两江。</p>

他所以这样做,其实是有着非常深刻的想法的。从和大清签订开放通商口岸的条约后,大英帝国的技术、机器、资本就开始源源不断的进入到大清,触手可及的利益以及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让人心动不已的前景,此时已经深深吸引了国内的目光。虽然此时大英帝国的主要精力并不在东亚,但是面对大清忽然打开国门后,带给大英帝国的那个巨大的馅饼,整个大英帝国已经表现出了无比的欣喜和激动。商人、政客纷纷开始把目光转向了这里,争论着如何在这个东方古老帝国的身体上面,攫取最大限度的利益。</p>

但是这个时候,欧格讷反而冷静下来,整个大英帝国,或许没有人比他更加了解大清,当大清的国门在他手里徐徐打开的时候,他也忽然间发现了一个此前忽视了的现实。</p>

大清正在拼命的建设自己的经济基础,利用西方和自己国内的资本,在两江和北洋大力发展实业。从煤炭、钢铁、造船、铁路一直到军工制造,各种实业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着。大清还已经建立了第一家国有银行&mdash;&mdash;大清银行,对大清国内混乱脆弱的金融体系进行改良。虽然步履蹒跚,短时间内还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但是其着力构建近代金融体系的步子,已经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这个帝国。</p>

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两江和北洋。这两个此前大清最具实力,也初步奠定了一定近代经济实业基础的地方,此时就如同大清的两个引擎,在拉动着大清这个衰弱庞大的躯体在近代化的道路上向前狂奔。所以,此次欧格讷专门到津门和上海,就是要实地看看大清正在发生的变化,为大英帝国未来的外交政策寻找正确的切入点。</p>

在欧格讷眼中,一个逐渐复苏并且日益强大的大清,并不符合大英帝国的东亚利益,虽然眼下这个国家百弊丛生,内部矛盾重重,即便再有十到二十年的时间,恐怕也根本无法动摇到大英帝国的地位。但是二十年或者三十年以后呢?毕竟大清不同于其他别的殖民地,他太过于庞大,其内在的潜力也很难去估计和判断,毕竟这个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经领先西方很多年,这一点尤为可怕。</p>

这些都还是更为长远的事情,或许已经是欧格讷任期之外的事情了,可是即便暂时忽略未来的变数,此时另外一方面的问题却是迫在眉梢。</p>

眼前大清已经用庞大的资源和市场将西方各国吸引了过来,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看做是捆绑在了一起,而大清和日本经过甲午一战后,已经是誓不两立的生死冤家,随时都可能重启战端。哪怕抛开日本方面的态度不谈,从大清那位皇帝陛下对于日本一贯强硬的态度,和他亲政后大力发展军备的举措来看,中日之战都再所难免。</p>

而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大英帝国出于经济方面的巨大利益或者说是顾虑,很难说国内的政策舆论会不会倾向于大清。甚至就在此时,大英帝国内部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在表达着,要扶持大清去牵制一直在暗中蠢蠢欲动,企图染指东亚的俄国。</p>

牵制俄国熊当然是英国东亚外交政策的一部分,但是如果在将来大清彻底打败了日本,大清身边就缺少了一个足以牵制他的对手,而到了那个时候,大清还会不会乖乖的按照大英帝国的轨道前行呢?</p>

外交终归是要靠实力来说话的,有了实力的大清又会不会甘心听任英国的指挥棒呢?大英帝国现在要面对的世界局势已经足够复杂了,在欧洲有德国的崛起,在非洲有英国殖民地的利益,东亚只能算作大英帝国并不太重要的一部分,当现实决定了无法在东亚投注太多注意力后,未来的形势又将发展成怎样呢?...&hellip;</p>

想到这些,坐在凯尔号头等舱内的欧格讷也忍不住叹了口气,这些太过长远和深刻的考虑,已经超出了他此时的判断能力,他也无法预见到未来的事情,只是内心深处难以掩饰一种深深的不安。他确实感到非常矛盾和困惑,经过自己的手签订的条约,会不会在将来打开一个潘多拉魔盒,又将释放出一个怎样的前景出来呢?</p>

几声汽笛声,将欧格讷拉回到轮船的航线中,窗外远处,已经隐约可以看到上海的轮廓了,这个东方繁荣的中心,在初冬的寒意中若隐若现,似乎就如同此时整个东亚的局势,让人憧憬也让人茫然一片......</p>

.........&hellip;</p>

朝鲜</p>

在距离玉洞里方向几十里外的一处老林子边缘,第三混成旅旅长应宽正望着面前的火堆有些发神。以他向来滚刀肉般的匪气和做派,这种深沉的样子倒真是少见。</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