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玄幻魔法>买活> 第116章 宋家人读报(上)商人读的是商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6章 宋家人读报(上)商人读的是商机……(2 / 2)

买活 御井烹香 更新时间 2022-04-20

宋玉亭敢和父亲顶嘴,只一径微,见宋老太爷再说嘴,便知道他已是默许,这一遭云县是可的。

当下二人埋头看报,宋老太爷先拿了第一期来看,这报纸已被熨过,十分平展,头版也做好了标注,第一篇文章是谢六姐的亲笔,解释了报纸的概念——“为面向我买活军活死人的文章合集,凡是活死人必须认真,如此,便可更清楚地明白家主谢六姐的意思,也可明了谢六姐的家规,使活死人免受恶人欺凌。那些吏目倘若有狐假虎威、招摇撞骗,与谢六姐的规条有抵触的地方,看了报纸便可明了,设法往上汇报。而此报纸中也会对六姐的种种家规做出解释,让民众更容易趋利避害”云云。

这看,这非和邸报一,是汇合了官员奏章及朱批的合集,实用似乎要更强。这也让宋老太爷兴趣更浓——生意做得大的人家,都要想方设法地找邸报来看,其实就是为了第一时间了解政策的变动,且分析其中的风险和机会。朝廷节选奏折,其实也是为了解释自身的施政理念,但他们刊发邸报的对象是外地衙门,这些读者默认了便能明白奏折中的潜台词,且具有相当的文化水平,也就意味着邸报对大部分商人来说都晦涩深奥,没有什么的趣味。

而买活周报,便要平易近人得多了,反他们也是活字印刷,字体可很小,又无须顾虑抄写书吏,此周报完全摒弃了文言,一律使用白、拼音标注,哪怕就是老农,只要会拼音也能无障碍地朗读。而且所写的几乎无一是民生相关,在宋家这的商户来看,每一页似乎都写满了商机——教导防疫,那就说明云县方面需要药材,提倡农事,那就更得了了,其中写的关窍哪个能指点自家的农庄?

“他们很需要牛啊!”

宋老太爷连看了三期报纸,然把三期都折在了连载、,及趣味算学题的第八版上,准备稍再仔细看。抬头对宋玉亭说道,“接连三,都由买活军官府的口吻,发了通告来求牛。”

宋玉亭忙道,“是了,儿子和您想到了一块,咱们在晋江的那个庄子,这几年水文好,屡遭洪灾,收成一向怎么,刚好背又靠着山,儿子想若然便改为养牛了,今日唤了管家来,也是知晓,若是今年都放开了配,那一年至少也有二百多头小牛犊子,从我们这里直接上海船运到云县,路上花费的时间倒也多。”

海运便是这一点好,若是熟的路,又是地头蛇,必担心海盗,那么运输本身的费用实在是高的。老太爷道,“这倒也还算有些聪明在里头,我再说一句——便妨先买些牛来,就这一船试着运一运,若是可,解了燃眉之急说,也能加一加的政审分,说定还能早日再买一辆自行车孝敬给老子骑骑呢。”

买活军对牛的需求,只需要熟悉他们治下的民生,便可分析出来,一定是稳定、长期、大量的,哪怕从生产到贩卖要消耗一两年的光景,在宋氏父子来看,这生意也很可做得,况且养牛是怎么也太亏的,便是买活军用着了,杀了制牛肉干贩卖也会折本,赚多赚少的题而已。宋玉亭脸皮厚,只当听见父亲刺他,着应了下来。

又要发一船去云县,二人免细读报纸,钻研着云县的需求,盘算着该带什么货物前去贩售,此时便越发感到报纸的好了,纵然传递上也有个时效的差别,但有些长期的大宗商品需求,却可能有太大的波动,由需要的人来刊发,比靠自家的掌柜听要更全面得多。很快几份报纸上已用朱笔圈了几个圈,都是父子俩觉得可在市面上搜罗的商品,此时卡着宋家脖子的是钱财,也是对销路的担心,而是运力的有限。能卖的东西太多了,但船舱却只有这些,便连一个麻袋都要仔细衡量才好。

宋玉亭在云县处也学会了制表,当下拿了竹纸来格子,往上列品名时,外头忽然有人来禀报道,“老太爷、老爷,李家来人了,是二少爷亲自来,还带了两个管家,将自行车送了回来。”

宋家父子均是大奇,过为李家只来了二少爷,按礼该由宋玉亭出面招待,宋玉亭忙回房换了见客的衣裳,将李二少爷让到内书房,二人谈了半晌,这才回来寻父亲回,道,“李家言辞很客气,说之前收那自行车,过是外头风声紧,由他们取动静小些,既然此事已平息,自当完璧归赵,除此之外,也没说什么别的。”

宋老太爷奇道,“吃进嘴的还能吐出来?这可像李家行事,其中必有缘由。”

二人计议着要去亲友处探风声,又有人进来回道,“老爷,外头又来了一波人客,是榕城府尹胡家的管家,手里拿了胡大人与福建道镇守太监郑大珰的门贴,还带了几表礼,我看他们神色颇为和煦,表礼也十分丰富呢。”

宋氏父子当下也是惊得都站起身来,丝毫敢怠慢,宋老太爷回房换衣,宋老爷则连声吩咐,带了自己长子过来,大开中门将胡管家迎了进来,双方彼此见过礼,又密斟了许久,胡管家方才告辞离去。

事已至此,虽然李家无只言片语提到阉党,但宋家如能晓得?李家归还自行车,无非是受到了阉党的压力——李家上一个阁老已是数十年前,所谓人茶凉,虽然在地方上还是大有面子,但要说和阉党这的新贵作对,那是痴人说梦了。既然阉党要挖角,那么论宋家还是李家,实则都没有置喙的余地,只能接受宋家定位的变化。

于宋家这里,郑珰的延揽令人又惊又喜,也是顾虑重重,而李家方面也要做出解释,令双方关系能持续圆融交往,莫要落下了怨恨,这种仕宦家族,说准什么时候又出了一飞冲的俊才,是能往死里得罪的。两父子诧异之余,漏夜密谈,虽也有忧心,但宋玉亭还是对父亲道,“大人,这自行车买得到底也还值得——若无这自行车,郑珰可知道我是谁呢?”

宋老太爷此时也好嘴硬了,默然半晌,还是叹道,“可见这政审分的重要了,既然如此,牛还是重点,能其利润高便卖了,买活军这个政审分的制度是好,送了雷家郎中过去,得了加分,买了自行车回来,才有了咱们家续的这些缘。如此,也该感谢雷家。”

宋玉亭道,“可是这个理?”

既然要加分,那便要仔细琢磨了,买活军在报纸上列明了大量急需的,除了牛之外,还有棉花,及各种高精尖的人才,棉花这东西,也是要讲收成的,仓促间实在是难筹措,宋玉亭既然存心要多加分,便很择手段,翌日起来,借着送报纸的机会,又往雷家拜访,想着若是能从他家再带一两个郎中,那也是好的。

谁知刚到雷家府门前,便听到里头一阵吵嚷混乱,又有一个小子直冲了出来,差些惊了宋玉亭的马,头直追出几个人,叫道,“拦着三少爷!别叫他跑了!三少爷!码头无船,今去了云县的!”手机地址:(小)看书更便捷,书架功能更好用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