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神风之后> 一个鄂军集团的成败——夏斗寅、万耀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个鄂军集团的成败——夏斗寅、万耀煌(2 / 2)

神风之后 caler 更新时间 2019-08-28

第13师返回湖北,师长夏斗寅兼任湖北清乡司令在汉口设立指挥部,夏以所属三个旅分别在鄂东南地区从事“剿共”战争。第39旅旅部,师改两旅六团制,另以补充团为基础扩编为第两个补充团,以沈澄、沈廷桢分任团长。同时以朱怀冰专任副师长,原第第38旅旅长。不久蒋冯战争爆发,夏斗寅兼任平汉南段护路司令,他以第第37旅在襄樊继续“剿共”。

蒋介石击败冯玉祥后,作为前敌总指挥的唐生智又在12月成立“护党救**”宣布讨蒋,并委任归其指挥的第13师师长夏斗寅为讨蒋前敌总指挥。而蒋介石也为了拉拢夏斗寅反唐,委任夏为第13军军长。此时正驻节信阳的夏斗寅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召集部署商讨归属问题,结果一致决定就任第13军军长一职,“拥蒋反唐”。随后夏斗寅命令工兵营长夏气清将信阳以北的大铁锹炸毁,并发布战斗动员令。经确山一战,唐生智大败,夏斗寅命令部队乘胜追击,一路俘获唐军官兵2000余人。值得一提的是,夏斗寅决定反唐后,其所属第76团因担负郑州至信阳间的护路任务而被唐军隔断归路,这个团在团长王亚翘的指挥下被迫依附,直到响应蒋介石的杨虎城部夜袭唐军总部驻马店后才得以归还建制。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后,夏斗寅被提升为第第13师在曲阜布防,并提取团长沈澄的建议于城下挖掘机关枪枪眼,使机枪火力免受敌军炮袭。第13师面对阎锡山部八个师的轮番进攻,苦战三昼夜,终于盼到了援军。随后第13师冲出城外,与援军两面夹击大败阎军,缴获火炮数十门、汽车百余辆。曲阜之战结束后,第第1师攻占长葛。后张学良的东北军响应蒋介石率部入关助战,阎、冯联军大败。中原大战结束后,第13军开回湖北黄安、麻城驻防,继续执行“剿共”的任务。

夏斗寅因决定反唐而获得了第13军军长的职位,在战斗初期,他的这个军在名义上尚能指挥第9、第第13军仅剩下他原来的一个13师了。中原大战爆发后,蒋介石虽然又提升夏斗寅为第21路军总指挥,但是实际能指挥的部队仍只有一个1年第第13师的两个补充团编组武汉警备旅(夏自兼旅长),使这两个团得以成为正式编制(调第74团团长叶蓬担任警备司令部参谋长,余振华继任第74团团长)。1932年3月24日,夏斗寅被任命为湖北省政府主席。夏斗寅为了切实掌握部队,便保荐了他的亲信万耀煌继任师长。但是夏斗寅没有想到的是,他一离开部队,蒋介石就对13师进行分化瓦解,不久又亲往湖北兼任豫鄂皖边“剿匪”总司令,讲夏架空,继找借口免去夏的省主席职务。从此夏斗寅郁郁寡欢,挂着总参议的名义避居成都。1951年6月23日病逝香港。

万耀煌,号武樵。1891年3月13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仓子埠,是湖北省长夏寿康的外甥。第一期步兵科毕业后于鄂军第第1师逐步发展,并结识夏斗寅。鄂1师起事失败后,万只身投靠湘军贺耀祖,被委为高级参谋,及至夏斗寅的部队被改编为鄂军第2混成旅后受到夏斗寅的邀请担任参谋长一职,此后追随夏之左右,并深得夏之信任。此番夏斗寅为就任省主席以掌握全省军政事宜,遂决定以万耀煌接任第13师师长。后来夏斗寅失势,万耀煌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以及为将来的发展作长远计,便努力维持这个团体,用以当作晋升的资本。他升任师长后,部队人事也进行了调整,以第38旅旅长卢本棠升任副师长,方昉留任参谋长(后由冯嶷接任),第第第第38旅旅长,刘锐、余振华、钱振亚、王亚翘、刘汉涛、张亚一分别担任第73至78团团长。

第第10、89等师进攻七里坪的红25军。他为了保存实力,仅以78团出击,在与红军稍一接触后,就将部队撤离战场,避免了损失。此后13师开赴鄂东,“清剿”红军自卫队,乘势进占河口。1933年12月,万耀煌为了争取给部队加饷、补充装备,请命入赣“剿共”。他的第36军军长周浑元指挥,被安排在南昌至兴国的公路沿线构筑碉堡。到了1934年10月,在江西的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作为先头“追剿”部队的13师一路尾随,先后占领安国、瑞金,并追击红军辗转于湘、黔、滇、川、陕五省,先后在贵州鲁班场、云南哈米与红军发生激战。但是第13师往返奔波,士气低弥,掉队者甚多,哈米一战,13师遭到红2方面军突然袭击,损失惨重,75团团旗亦被红军夺去。

1935年10月第第第13师师长。此后13师被布置在陕川边境修筑公路,并剿灭土匪王三春。1936年1月,休整完毕的13师奉命开赴四川纂江集结继续加入到“围剿”红军的战斗中,后在滇黔边境与红2方面军作战,攻占黔西、大定数城,并配合友军夺取毕节。同年6月,粤军陈济棠联合桂军发动兵变反蒋,第13师在粤军瓦解后开赴广州,并沿三水、高要、德庆一线布防,预备进攻广西。桂军宣布接受南京政府改编后,第13师开赴洛阳修筑国防工事。

第第三期整理部队,师缩编为两旅四团制。其中第37、38旅旅部不动,两个旅各裁编一团,保留第73、75、76、77团番号,分别以刘锐、云瑞、涂直、张亚一担任团长。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第13师奉命开赴上海参战,并于第13师在广福至陈家行一线紧急构筑防御工事抵御日军。由于13师装备差,在10几天的作战中,三个团跨了下来,全师1第77团在苦苦支撑。10月初,**战局不利,在沪参战部队纷纷撤离战场。第13师亦奉命开赴太仓整理,继开扬州补充。

由于第13师在上海作战时几乎损失殆尽,一支实力丧失的部队无异于待宰的羔羊。就在13师于扬州补充新兵时,陈诚便开始着手吞并这支鄂军了。在中央军的压力下,兼师长的万耀煌被迫辞去师长兼职,另由中央委派吴良琛接任师长。万耀煌后任第15军团军团长、陆军大学教育长、中央军校教育长、湖北省主席等职,1977年1月31日病逝台北。这对于一位失去基本部队的杂牌将领来说,他的结局要比他的老长官夏斗寅要好出许多。

第13师虽然被陈诚派的人接管,但是这位奉命接管13师的新任师长对于“改造”却未能顺利进行。吴良琛首先将部队番号重新调整,保留37旅番号,38旅改称第73、74、77、78团,另建补充团。随后他将部队中的较有威望的旅长夏鼎新提升为副师长,另一旅长潘祖信保送陆大受训,师长参谋长改由何大熙担任。随后分别以张亚一、余跃龙担任第37、39旅旅长。在团长的任命上,他拟全部由黄埔生来接替,这一任命,迅速遭到了13师官兵的集体抗议,副师长夏鼎新由联合起两个旅长联名致函军委会,厉数新任师长的种种劣行,迫使吴良琛在原部队中择优提升为团长,最后决定以王胜泌、刘士伟、陈焕柄、范柳权、涂直分任第73、第13师的人事虽然稳定下来了,但是由于吴良琛的急切措施,遭到了13师老人抵触,埋下日后在战场上所发生的祸端。

徐州会战爆发后,第13师列入75军序列参加台儿庄作战,并在会战初期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随着日军的反扑,徐州会战的局势越来越不利于**,当13师奉命防守郯城时,遭到日军猛烈进攻,旋即溃散。然而当部队弃守阵地时,竟然将师长吴良琛抛弃,使他一度陷入敌占区,差点做了日军的俘虏。

陈诚见吴良琛不行,遂调他为高参,另调第76师副师长方靖接任师长。方靖到任后裁撤补充团,以补充团的兵力补充其余4团。旅长张亚一调为附员,升余跃龙为第第77团团长陈焕柄的职务,其余旅团长皆由黄埔生担任。这一次改动,与吴良琛的做法基本一样,但是因为13师的徐州会战的表现,以及部队损失过重,基干大部分在部队溃散时损失,以无法用部队老人来填补空缺,使得方靖的做法基本合情合理。这次补充的来团长计有,第第第第78团团长谢俊汉。此外部队的营连长也被方靖以缺少骨干为借口而以黄埔生充任。这次改造使13师的鄂军成分大为减弱。

第13师在参加完武汉会战后,于湖南常宁再次改编,撤消旅部,师改三团制。方靖便乘这个机会彻底改造13师,将副师长夏鼎新调军委会,以朱鼎卿接任,旅长余跃龙调为步兵指挥官,架空他的职权。撤换第77团团长陈焕炳,营连排等基本干部也全部已黄埔生接任。第13师成为了一支标准的中央军。

第13师这支可以追朔到1917年的、具有第13师的鄂军成分虽然结束了,但是这支源自鄂军的部队在八年抗战中,仍旧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抗战胜利后,第13师被卷入了内战的旋涡,最终在1947年的羊山集战役中被解放军歼灭,彻底结束了它的历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