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怨戾的金钱》中,我把滕胤娟描绘成是琼斯德拉维的第三任妻子,滕胤娟本人也是有过离婚史。在现实生活中,滕胤娟确实有过一段离婚的历史,当时莫晓兰只有12岁,离婚后,莫晓兰跟着母亲,就连莫晓兰毕业后,她的工作也是由其舅舅帮其安排。我不知道为何懂得催眠的人,要么就是单身,要么就是离婚,貌似很难得到自己想要的爱情生活。就这个敏感的问题,我也在一些相对比较私密的场合问过莫晓兰得母亲滕胤娟,滕阿姨倒是不避讳,跟我讲了一些其中的原因,那就是在会催眠的人的面前没有秘密可言。</p>
起初,我对这话并不是很明白,后来自己有了感情生活后,我貌似懂了一点有关这句话的真意,大家可以设想一下,自己的另一半,对你心中所想、对你心中所念都是了如指掌,甚至连“一丝一毫”的精神出轨都能洞悉的非常精确,这样透明的生活,谁敢要?更要命的是,你本人透明了,而另一半却是“雾里看花”,模模糊糊的,凭借自己的那些读心伎俩,怎么可能和“催眠大师”去抗衡呢?所以,对于催眠大师而言,爱情生活是一种奢望。</p>
介于这样的重大原因,所以在一般的生活中,催眠大师都“隐藏”的比较深,他们也断然不会轻易地去表明自己是“催眠大师”的身份。而往往,那些在街头巷尾上,发着名片,做着广告吹嘘自己是“催眠大师”的人,基本上都是欺世盗名的骗子而已。</p>
有关琼斯德拉维的这个人,我在这里也要补充一下:琼斯德拉维是社会发展的牺牲品(或者也能说是受益者),为何会有这么一个矛盾的说法,在于琼斯德拉维的坎坷经历。琼斯德拉维从骨子里,应该是地地道道的前苏联人,这一点琼斯德拉维本人也是认可的,在各种采访中,接受采访的琼斯德拉维最喜欢说的是俄语。上世纪90年代初,前苏联急剧动荡,并彻底解体,琼斯德拉维利用敏感的政治嗅觉,来到了当时的“东德”(二战后的政治产物,将德国一分为二,东边的德国——东德是社会主义阵营,西边的德国——西德是资本主义阵营),但没过多久,随着东西分界的“柏林墙”被推倒,东西德合并了,琼斯德拉维真正意义上的成为了德国人,并受到了资本主义文化的“侵蚀”,换而言之,琼斯德拉维是学在前苏联(社会主义),成长在德国(资本主义),两大文化差异的巨大撞击,如果说是一般人,我估摸着这得完蛋,政治理念不一样、经济观点不同一、审美情趣有分别、饮食习惯太纷繁......对于这些的巨大变化,琼斯德拉维不仅没有不适应,反而通过这两种文化的差异进行融合,独创了他的“催眠大法”,从而闻名于世。</p>
在这里我需要补充一点的是:催眠不是琼斯德拉维发明的,不是琼斯德拉维的专利,所谓的“催眠大法”是琼斯德拉维根据现有的催眠技巧,进行的一种改革和补充,通过琼斯德拉维的理论改进,催眠技术得到了长远发展。</p>
催眠的历史其实可以用“惨淡”两字来形容,这个我在《怨戾的金钱》中已经捎带的说过一点,它起源于宗教,至于什么宗教,我这个层面没有研究过,如果采纳比较靠谱一点的说法,那应该来源于基督教的可能性会大一点,当然基督教在欧洲文明史的发展中,产生很多分支,什么东正教、天主教、新教......我们暂且不管这些,反正这催眠就是来源于这,当初这催眠一度被认为是巫术,当时,在骑士精神盛行的西欧,这玩意就有点不上台面了,被各个阶层所不齿,因此,催眠虽然早早的诞生了,但一直没有得以传承。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现代化的武器大量的投入使用,士兵们的伤亡的概率大大增加,一个集团军的编制就有几十万甚至百万,火器全亮,飞机有了、坦克有了、连潜艇也有了,战事一开,伤病们的处理就成为了军队中首当其冲的大问题,当时麻药奇缺,上手术台的士兵们个个都是关云长,在没有麻药的条件下进行手术,这样的结果大家掰着手指头都能想得明白,士兵们宁愿被战死,也不愿意活生生的在手术台给疼死。那个时候,这催眠就进入了军队中,说到底,这催眠当初就是以替代麻药而被普及的,催眠也在这个时候被广大人民特别是医护人员和士兵给接受了,即便是现在,只要是说到催眠,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联想到医护这两个字。当然,光在军队中被普及,那也是没有用的,它毕竟只是让人接受了这催眠的东西不是一个巫术,而是可以治病救人的“良好方式”,但依旧只有神职人员能掌握,一般人还真心学不到。有一个人的出现,让催眠看到了自己的“光明前途”——佛洛依德,中国的行内人士喜欢称他为“弗老爷子”。</p>
弗老爷子,奥地利人士,当时应该还隶属于奥匈帝国吧!这奥匈帝国和当时的意大利一样,属于是伪帝国,就背负着一个帝国的名号,其真正的作战实力,令德国、英国、法国、美国这些真正的帝国所不齿。弗老爷子最大的成就是《梦的解析》,还有一个就是精神分析学,这老爷子太了不起了,他竟然可以把纯粹抽象的东西,给理论化,给概念化。我跟你说“精神”,你能听得懂吗?我跟你说“意识”,你能明白吗?弗老爷子统统给你解决,首先他先创立了“力比多”的概念,本我、自我、超我一直引申到潜意识......在这里,我不说这专业呆板的东西,你们会看的索然无味,我也会写的昏昏欲睡,就是归根到底,让人知道这催眠是怎么一回事,它为何能让人产生这种“催眠”的状态,在现实中,其实也有一些现象会产生简单的催眠:譬如,你进了商场就会有购买的欲望,哪怕购买回家后,发现所购买的东西并不是自己所需要的,这个就是一种简单的催眠。</p>
弗老爷子的这么一概括,让催眠真正意义上的走进了千家万户,同时也知道,这不是宗教的特有“产品”,并不是很神圣,只要你有这个兴趣,就能去学习,就能去使用(当然,的考虑到所谓的意志力问题。)。</p>
但即便是如此,催眠的“惨淡”还是在继续着,没有人会去感兴趣,在强大的“骑士精神”下,这催眠在西方人的眼里,就是一种精神鸦片,它是逃避痛苦,逃避现实的“良药”,跟直面血腥无动于衷的“骑士精神”有着大相径庭的文化差异。直到二战结束后,东德西德的合并,琼斯德拉维的出现,让大家看到催眠神奇的一幕。琼斯德拉维的成功在于,将催眠的作用给扩大化,将催眠的程度给深度化,结果形而上学的行为心理学,让人感受到催眠就是一种特异功能,惊叹不已。只是,这琼斯德拉维的成长背景并不是人人可有,所以,在众多的徒弟中,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分歧,就是:催眠应该是“哗众取宠”还是“默默无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