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第三帝国之未来战争> 战苏联一一五节:绞杀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战苏联一一五节:绞杀战(1 / 2)

 有句话叫“趁你病,要你命!”。在苏联陷入两面作战,处处不利的局面之下,只要德国再加一把力,看起来就可以把摇摇yù坠的庞大红sè帝国给拿下了。恰如狂妄自大的胡子过的妄言“只要在这座破烂屋子的大门上狠狠地踹一脚就会震塌整个房子!”。自从白起掌兵东线以来,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貌似局势对德国一直很有利,对苏战争的胜利结束看起来指rì可待。实际上见识过苏军顽强战斗意志的德**人们大多不这么想,苏联军民的抵抗带给他们的震撼与德军新式武器带给他们的喜悦基本持平,毛子坚韧如钢的意志力和他们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德军的技术优势。很多次战斗凭借落后很多的武器,苏军依然给德军制造了极大的麻烦。要不是白起战略战术得当,德军将士用命,空军一直掌控苏俄天空的话,这场战争的艰苦还要更甚。</p>

做为德国最高一级的领导人,身处士卒中间的白起颇能体会基层兵的喜怒哀乐。德军普通一兵为国而战,他们的热情来自于对德国的热爱。一战后饱受欺凌的昔rì帝国要重拾荣光,往rì的耻辱要在战场上洗刷掉。[]</p>

而今东线胜利在望,以白起为首的诸多将官却丝毫不敢掉以轻心。不能以常理度之的俄罗斯会否创造咸鱼翻身的奇迹?苏联是不是还有隐藏的力量?斯大林是不是还有后手?在经过了彻头彻尾的对苏联大地的调查之后,白起的情报分析人员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苏联可用之兵已然不多!昔rìjīng锐——第一次莫斯科之战的生力军西伯利亚军团业已被白起的圆月弯刀重创。德国空军连番轰炸之下,苏军盘踞在莫斯科的百万大军获得补给越发不易,铁路线被切断的话,基本上苏军的动脉就被切断了。为了尽早恢复铁路枢纽的作用,苏联军民没rì没夜的抢修铁路,甚至整条铁路线上满是施工队伍的情况比比皆是!</p>

此时此刻,白起当然要再一次对苏军施以重手!他决定吃掉前来支援列宁格勒的预备队方面军一部20万人左右的部队。德军攻击列宁格勒的大军在休整一天之后,针对一头扎进来的着20万人编织了一个巨大的口袋。为了更快速,更突然的围歼他们,这一次白起动用了他刚刚组建不久的空中突击师!这支部队是以伞兵为班底,又补充了许多技术兵种之后组建的快速反应部队。针对这一支装甲力量不强的苏军部队正好可以大施拳脚。他们在敌后快速降落,落地之后立刻就能够投入战斗,伞兵加伞降装甲车的组合保证了他们有火力,有机动。当然还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战斗力。</p>

本来感觉不妙的苏军救援部队正要回师向东,奈何后路被断!前方是一直15000人左右的机动部队,后边是数个如虎如狼的德军装甲师,头上还有不断飞来捣乱的德国空军。问题是这个拦路虎来得太快了,苏军部队刚刚听到飞机的轰鸣声,他们就从天上飘落下来,很多120毫米自行迫击炮刚刚落地就迅速编成战斗防御队形,对着苏军打了一通排炮!这些个专门针对步兵设计的大威力炮弹那是一炸一大片啊!毛子们除了死死的贴近冰冷的地面之外根本就没有更好的防护办法。凌空爆炸的炮弹使这些趴在地面上的**不能很好的防御,所以一阵排炮下来,即便隔着10余公里的距离也给苏军制造了不的伤亡。而后整个训练有素的空中突击师立刻根据战前的布置找到一个有利于防守的地形,组建了防御阵地,并把36辆坦克单独划拨出来组建了一直机动部队以便进行反突击。</p>

没见过坦克还能在天上飘的毛子们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后路被抄,他们的指挥官古德里安的手下败将叶寥缅科将军是骑兵出身的,对于部队的机动能力很是看重。对于伞兵知之甚少的他同样想不到德军居然有一支这样的部队,所以从一开始他们就陷入了被动之中。</p>

待到前锋部队遇到德军强有力的阻击的时候,他才带着疑问思考起来?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一支德军?他们的战车火力强大,机动灵活,更可怕的是他们出招yīn狠!自己的炮兵还没有来得及展开就被对方的炮火覆盖了!未战而损失了最强有力的打击力量这仗还怎么打呢?拖拽大炮的拖拉机、通用汽车很快就被蜂拥而至的德国飞机给打成火球,匆匆忙忙由行军状态变成进攻队形的苏军根本组织不起来有效的对空防御。很多的车载高炮还没来得及掀掉炮衣,德军飞机的炸弹就已经投进了人群之中!</p>

苏联步兵对于德军飞机的恐惧之心由来已久,他们宁肯面对十辆坦克也不愿意面对哪怕是一架攻击机!这些家伙高来高走,火力出奇的密集准确。每一次翼下的火光闪起,地面上就相对的有生命被夺走。匆忙的走在路上的步兵们被攻击之后立刻就炸了营一般的纷乱起来,他们赶紧的找寻着任何能够隐蔽的地方。十几门车载高炮在第一波炸弹落下之后也反应过来,开始对着德机“乒乒乓乓”开起了火!</p>

一片混乱,苏军夺路而走的打算被德军飞机有效地阻止了。为此好几架飞机被苏军高炮击中,摇摇晃晃的找地方迫降去了,在途经德军阵地的时候,好几朵伞花绽放开来,那是后座的武器cāo作员被驾驶员弹shè出来了。有一架半截翅膀的飞机勉强的摇摆着掠过森林,紧挨着树尖儿滑落在地面上,好在厚厚的积雪和平坦的地形足够保障迫降的安全了。德军阻击部队见状立刻安排几辆装甲战车开了过去,六个轮子的伞兵突击车也有几辆向着那个方向狂飙而去。</p>

两个飞行员安全的爬出机舱,他们指挥着赶来营救的德军伞兵把飞机上的弹药卸下来,除了30毫米机炮的弹药伞兵不能用之外,飞机上其余的弹药都可以与伞兵部队相应的武器通用。而后两人恋恋不舍的开启了飞机的自毁装置,许多涉及机密的技术在大火中被毁灭了,不会被后来的苏联人得到。</p>

神情沮丧的机组成员接受了伞兵士官的命令,他们被保护在团部的指挥车上,向空军基地报告这支苏军的防空装备。很显然,他们的飞机不心被毛子的85毫米高炮给击毁了。否则的话,别的武器根本不可能造成这样的创伤,能够一弹就撕掉攻击机还算坚固机翼的一半!</p>

二人简短的通话完毕,那些依然活跃在天上的飞机都知道了他们飞过的地方有大杀器。所以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低空攻击模式,在树尖儿的高度喷洒着死亡!翼下挂载的5毫米机枪,飞机上安装的六门20毫米、两门30毫米机炮编织起一片片密集的火网,陷入其中的苏军战士难得有全身而退的。一番肆虐之后,德机退出战斗。苏军刚刚松一口气,紧接着又一波的德军攻击机来到了。于是炮管打红了的高shè炮又一次咆哮着叫嚣起来!</p>

德军移动速度比较快速,拖一分钟就有一分危险。深知德军特xìng的叶寥缅科将军本来在东南方面军干得好好的,可是出人意料的是德军并没有选择哪里作为主攻目标。他们又一次携重兵进犯莫斯科,在全国紧急调兵遣将的斯大林把这位英勇的,两次负伤的将军安置在莫斯科与列宁格勒的中间地带,作为牵制zhōng yāng集团军群的一股力量,向东可以拱卫莫斯科,向西能够支援列宁格勒。这次德军进犯列宁格勒,组织工作极其严密。一丝一毫的消息都没有泄露出去,诺大的城市一周时间都没到就攻克了。实在是出乎所有苏联军民的预料。毕竟英雄的列宁格勒人民被德军围困一年多了依然屹立不倒,力保城市不失。而今一周时间就被占领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p>

即便如此,叶寥缅科将军这个超级自信的人物还是不管不顾(也可能苏军信息不畅,他不知道列宁格勒的陷落)。依然趾高气昂的向着列宁格勒进军,意图里应外合给德军来一个两面夹击。</p>

事实证明,毫无理由的自信就是自大的表现。古德里安的手下败将并不像朱可夫元帅那样具备现代战争不可或缺的敏锐直觉和必要的知识。他拥有的是骑兵战士那样一往无前的气概,可这种气概不应该存在于以理xìng、科学为主要思想的军事首脑。叶寥缅科将军可为将不可为帅,放在古代多就是一个骑马冲锋的千夫长!这样的人落在白起这种千年兵油子手里那还不是手到擒来吗?</p>

他的20万兵花费了至少半天的时间才整合起来。被德军轰炸打乱的队形也有了章法。他们立刻铺路架桥,试图先歼灭后路那一股德军顽敌。这一支15000左右的伞兵部队那可是德军步兵的jīng锐啊!他们无一不是百战老兵,再加上从头到脚实实在在的先进装备。足足的上15万人的战斗力了!虽然自装备空降战车以来训练还不足3个月,但是这些个老家伙们都玩的相当熟练了。他们不是装甲兵,不用坦克战术只用步兵战术。究其根本他们还是步兵,但前提是机动xìng能比装甲部队强大、防守能力比传统步兵师强大、火力比掷弹兵厉害的特殊步兵。</p>

他们就是白起手中的王牌。王牌一出,所向无敌。有这么一大桌子硬菜摆在这里,任凭啥样的吃客都可以应付得了!</p>

15000人分成三个批次依次降落,白起动用了整个陆航大队2000架直升机。再加上50架大妈,运力强大。足够把整个空中突击师所用的物资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p>

他们盘踞在早就选定好的阵地上,像是一根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这里。死死地挡住了苏军的退路。前面是几十万得胜之兵,携大胜之威以乌云盖天之势疯狂的压了过来。后边是德军勇冠三军的jīng锐部队,在德国空军、陆航大队的支持下布置好了口袋吃定了苏军20余万机动部队。这支部队是整个战役的关键,如果是顺利歼灭这一股顽敌。那么整个苏联北方、莫斯科以北将不会再遇到规模大的抵抗力量。列宁格勒之战德军解脱出来的优势兵力将会全部压在岌岌可危的莫斯科防线上,那时候这场相持了两个月之久的战役德军一方会看到胜利的曙光!</p>

因为信息闭塞,莫斯科的无线电、有线通讯被破坏的相当厉害。斯大林还未能知道他的这一支xìng命攸关的部队就要被吃掉了。他还在一个劲的发布命令,期望叶寥缅科将军带领着这一支七拼八凑的机动部队能够赶得上列宁格勒之战,在侧后方狠狠的咬德军一下子,转移莫斯科方面的压力。</p>

这年头不仅仅是大鱼吃鱼,快鱼吃慢鱼也是有很多的。德军与庞大的苏军相比只能算得上是鱼,可论及战斗力德军绝对算得上是快鱼!现在吃掉这一只庞大的慢鱼的时刻就要来临了!</p>

没有多少多余的动作,德军士兵们各司其职。忙而不乱的就像是一群群勤劳的蜜蜂。战斗人员与非战斗人员配合默契,经过很多次生死考验的德军jīng锐们知道此时此刻应该做什么。他们在苏军发觉他们处境堪忧的时候早就已经构筑好了坚固的阵地,一夜的时间一条延绵5公里的防线诞生了。15000人扼守在2000000苏军逃命的道路上,为他们安排好了归宿!</p>

在一个位于莫斯科西北200余公里处的镇瓦尔代的正东方向上,德国空降兵少将师长——理查德*海德里希正拿着卡尔蔡司望远镜观察着前方的道路。尽管侦察部队早就把这里的情况摸得烂熟了,可他还是习惯于用自己的望远镜观察一下。在接受了为期三个月的提高学习之后,这位从善如流的现代化军官已经转变了思想,就像是他组织的防御阵地一样。他的作战思想已经是领先他的敌人整整一代了!</p>

他有shè程可观的重型迫击炮,有数量足够、机动能力强大的装甲车;还有携带者足够打两次战役弹药的身经百战的士兵。他的嘴边挂着一如既往的微笑,好整以暇的等待着他的敌人前来送死。此刻,他的望远镜里边昨夜布置的雷区静悄悄的。没有任何生物活动的痕迹。按照一向准确的军情局提供的情报,昼夜兼程赶路的苏军将在今夜0时左右赶到这里。他选择的阵地是这个地区唯一的道路,北边是广阔的沼泽,南边是更为广阔的湿地。在战前他从白起那里得到的任务是狠狠地打退苏军的第一次突击,迫使他们龟缩在瓦尔代。为德军从后面包抄而来的大部队赢得时间,把这股顽敌包了饺子!</p>

大战之前的德军伞兵们丝毫看不出紧张,他们一路走一路打。埃及之夜之后,很多次不上台面的战斗都是手到擒来。在南斯拉夫生擒铁托,在乌克兰袭扰罗斯托夫,在高加索山脉破坏苏联油田,一次次的战斗大多是扮演了游击队的角sè。直到全军换装重型装备,奉元首之命开赴莫斯科战区,类似的战斗一直没有停过。这一次这一票大买卖足够弟兄们开心一次的了!</p>

苏军后队变前锋之后,他们的先头部队战斗力又被消弱了一截。可喜的是很多的自行高炮大多都在后卫部队里面。德国空军的攻击机有了忌惮,不能随心所yù的攻击了。大约一万人左右的前锋部队很快就在德军布置的钢铁防线面前碰的头破血流。他们不得不停下脚步等待后续部队跟上来,然后再组织更大规模的进攻。</p>

仓促之间,苏军并没有组织强大进攻的能力。但是身处绝境的人们为了活命而战爆发出来极其顽强的斗志。他们的冲锋往往是不死不休的,在德军编织的密不透风的火力面前支离破碎的躯体大多都保持着冲锋的摸样!就连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伞兵也不得不佩服老毛子的顽强!</p>

只是一万人的第一次冲锋,德军就消耗了四分之一的炮弹储备,与之相对应的是苏军进攻部队伤亡在7成以上!德军阵地前沿布满了弹坑与尸体,没死的苏军战士也大多人人带伤!</p>

海德里希很惊异苏军的战斗意志,他看得出来这一次他遇到的对手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死硬死硬的对手即便装备不怎么好也是很可怕的,所以他紧急与斯摩棱斯克的zhōng yāng集团军群联系,希望他们能快速空运更多的120毫米迫击炮炮弹和20毫米榴弹。飞回图拉的陆航大队留下了百十架武装直升机,它们在这里是为了对付苏军的装甲部队。现在也不得不整装待发,随时应付防线有可能出现的漏洞。</p>

德军伞兵只要能够坚守一昼夜24时的时间,就能够创造合围的条件。苏军对此并不知晓的这么清楚,他们不可能想象的出来德军惊人的运动速度。如果之前的德军机械化部队是依靠轮子行军的话,呢么他们现在依靠的是履带!通过能力提高了很多,豹三加满油之后接近1000公里的机动距离又可以创造更强大突击能力。所以苏军20万杂牌军覆灭之时为期不远了!</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