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执掌盛唐> 第二十六章金蝉脱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六章金蝉脱壳(1 / 2)

执掌盛唐 黑火药之木炭 更新时间 2019-08-26

 于续笑问道:“积薪于篝火之上,如何可安然抽出?”泄

李模说这话是有理由的,身为皇子,没有皇命是不可以离开京城的。所以即使被无端卷入了这场宫廷纷争之中,李模也是脱不了身的。

“殿下,您真是贵人多忘事呀,您怎么忘记了您还身兼着范阳节度使一职呢,何不向皇上提议,近期渤海都护府久未朝贡,殿下可以视察我大唐边塞,以慰军心,顺便威慑一下大武艺渤海开国君主大祜荣之子,虽然渤海当时立国,但是在大唐的策封上,其爵位只等同于大唐的郡王。”李林甫提醒李横道。

范阳,古称幽州,后世称为北京。自古便是兵家险要之地,抚守此地,背靠燕山。井可攻,退可守。往南便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安禄山当年就是据此处,得以扰乱大唐半壁江山的,这也是李琰为什么要兼任此处节度使的主要原因。

“嗯,渤海。倒也是个办法。只是若以节度使一职巡视,未免显得太过。倒不如向圣上进言,就说本王以太子之名,替天巡视九边,在道义上说得还能好听一些。”李续这话说得没错,如果以太子之名巡视九边,皇帝势必会赐下天子剑,以使他有专奏独断之权,对当地的官员有升降任免之权。这样的话,就与皇帝巡视没有什么区别了,所以叫做替天巡视,还免去了皇帝的奔波之苦。吟·’广告“殿下此策果然当得,不若这样,找几个亲信的大臣,对圣上进言说道天下太平已久,然防患于未燃,边关武备未整拭久矣。自安南都护府民变以来,边境诸地皆蠢蠢欲动。虽然自从我大唐天军平定安南都护府的叛乱以后有所收敛,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过了几年,势必会死灰复燃。殿下以太子之尊。奉天子之名,巡视九边,扬威天下,必将大张我大唐之威名,传声名于四海,不战而屈人之兵。”李林甫果然能说,一番看起来没有多大指望的事情,让他这么一说,竟然有十拿九稳的意思。若不是早在历史上就知道了此人“口有蜜腹有剑”的本事,李模还真要被他吓一跳呢。

“卿家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当今圣明,毕竟不是像古晋国君王那样,此话只出的你口,入得本王之耳,若是被有心人听去了,只怕还要告你的诽谤之罪呢。”李模虽然心下同意李林甫的说法,但是此人最近锋芒太露,若是不打压他一下,招摇可能引起政敌的注意,那样他在这个家人府副管事的位子上能坐多长时间就不知道了。

“是,臣不敢。臣惶恐。”李林甫赶忙跪倒在地说到,心下也在埋怨自己,太过于招摇了。

“起来吧,极网易折,物极必反,凡事都是如此,你要谨记在心。”李琰叮嘱他说道。

“是,臣一定谨记殿下教诲,时刻不敢有忘!”李林甫点头说道。

“好。你先下去吧。李辅国,你替本王送送李大人。

李琰吩咐道。

“是,李大人。这边请!”李辅国笑着说道。

“多谢殿下,臣告退!不敢有劳公公!”李林甫谦躬的退身出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