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执掌盛唐> 第五章 廷议新政(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 廷议新政(二)(1 / 2)

执掌盛唐 黑火药之木炭 更新时间 2019-08-26

 听着李瑛说的新鲜理论,朝中的不少大臣都有些不以为然,虽然李瑛贵为太子,但这并不是让人信服的理由,能够站在这殿上的,哪个没有几十年的从政经验,哪个不是官海里面爬滚出来的。

李瑛一个十几岁的小娃娃,甚至才有这些大臣的儿孙般大小,还没开府建衙呢,除了几个亲信对他比较推崇之外,其他的大臣对李瑛提出的意见还是不怎么重视的。即使这次他率领军队平定了安南梅叔鸾的叛乱,也有人认为他只不过是借着杨思勖及其他将领的光,更有人认为安南的叛军只不过是乌合之众,有个三五千人就能将他们一举击溃。

总而言之,虽然李瑛凭借他的过人的谋略及眼光在蓝田军校、在安南远征军树立了极高的威信,但是在朝中的中高级官员中,李瑛的人脉还很单薄,只有以东宫为主的寥寥几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李瑛议论的影响力,即使他的某些决策是正确的,但是朝中的政敌是不会让他有实施的机会的,哪怕这是个利国利民的好方法,他们也会千方百计的阻止的。

只见李瑛意见刚提出来,在李瑛回京城那天并未露面的礼部尚:“陛下,太子殿下,臣有一事相询?”

“韩尚书请讲!”对于六部的大员,李瑛也很客气,一个是因为韩休位高权重,是历朝多年的老臣,再者对人如一的态度也会赢得赞赏,为李瑛以后招揽朝中其他人打下基础。即使他可能是他的政治对手,因为这是体现一个人胸襟和气度的地方。一个领袖,对他的政敌尚且如此宽宏大量,那么他对待自己的部属又会差到哪里去?

“安南都护府在叛乱平定以.后,太子殿下曾奏请过皇上,任命敬晖阁老之子敬让为安南大都护,要对安南实施改土归流,不知在当地是否已经实施,实施的效果如何?”韩休一本正经的问到。

李瑛也没想到他会问到这个,微.一错愕,说道:“现在安南都护府是百废待兴,敬都护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不过先还是要安定民心和清剿梅叔鸾残部,在这两方面做好之后,才能对当地的那些瑶王、头人等进行改土归流的政策,将当地的原有头人领全部改换成朝廷派遣的官员,这样,使得地方豪强的力量得以削弱,中央政府的影响力得以加强。具体的效果如何,虽然现在还不确定会怎样,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朝廷今后对安南都护府的控制必定会增强。”

“原来是这样啊!”韩休脸上露出.了一个古怪的笑容,躬身向皇帝说道:“陛下,原来太子殿下提出来的所谓‘改土归流’,现在只不过是一个构思而已,且不说朝廷派遣官员去治理是否有好的效果,那里的头人领如果不想交出手中的权利而未可知,止不定又要刀兵相向。再说了,安南都护府地处南疆偏处,瘴气丛生,与其说是让人去做官,倒不如说是充军流放更好。不说朝臣,就是一般的百姓,他也不愿意折腾那么远,跑到那里去做官,所以还不一定有用原来的头人领治理的效果好。”

他这一番似是而非的理论,加上他侃侃而谈的架.式,反而博得了许多大臣的赞同,毕竟韩尚书的资历摆那放着,更重要的一点是,他说出了他们想说的,没有人愿意去那里做官。几大都护府都一样,都是属于那种蛮荒之地,都不是原来汉民族居住的地方,只不过因为扩张与迁徙才占领的地方,谁愿意去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那叫当官吗?得罪了皇帝,有的还只是流放三千里呢,安南都护府的极南之地,距离长安足有五千里,犯了欺君之罪也只不过配那么远哪。

李瑛看着满朝文武大臣们的反应,他实在是想不.到,在这一群高官中,竟然找不到一个真正引起共鸣的,所有人先想到的,不是这项政策实施之后对朝廷会有什么样的好处,而是如果将来我犯了错,是不是也有可能会配到那里去?把事情往最坏的一面想是没错,但是如果因为这样而人人自危,那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