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玄幻魔法>百家神通:从鸡兔同笼开始> 第124章 芝诺的乌龟与龟兔赛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4章 芝诺的乌龟与龟兔赛跑(2 / 2)

再要不就是分数相乘,十分之五乘以十分之八,分子分母同时相乘,等于百分之四十,还是04。

“好吧!这个我懂了!但是按照这个算法,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假如一斤苹果八十文钱,也就是08两,那我买5两,应该付多少钱?四两?”

看到这里,路明远都有些无语了,这家伙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这都能弄混?

不过姜子淳还是耐心的解答,说两个“两”是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还说两个单位相同的话是不能直接相乘的。

见到这话,路明远皱了皱眉,他去题目里面搜了下,发现果然还有很多问这方面的题目,而且数量还不少,有好几千个,甚至还有问为什么四万乘以四万要等于十六亿,而不是等于十六万的。

看来,自己书里写的还不够清楚啊!

这群……哎!

摇着头,路明远开始回复姜子淳:

“其实,单位相同是可以相乘的。

比如我们常见的一米乘以一米等于一平方米。

虽然可以乘,但是此时的米和平方米已经是不同的单位了。它们两一个是长度单位,一个是面积单位,已经不能直接换算了。比如你不能说一米等于多少平方米。

在我看来,在实际应用中,如果要进行带单位的四则运算,那么它们的单位也要进行相应的运算才行。

相同单位的话,进行加减法的时候还等于原来的单位,也就是一米加一米等于两米。这里面的米加米、米减米还等于米。

但是此时如果单位不相同呢,比如一米加一分米,那么就要将其化为相同的单位,不然不能直接运算。

此时既可以将一米化为十分米,和一分米相加,得到十一分米;也可以将一分米化为01米,相加得到11米。不管是哪一种,只要单位相同就行。

而进行乘除法运算的时候,就和加减法不一样了。

此时,米乘以米等于平方米,而米除以米是单位一。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四万乘以四万的问题,此时我们也可以将‘万’看做单位,此时单位和数字分别相乘,计算出应该等于十六万万。

但是跟上面的平方米的例子不同,此处的万万呢,还可以写成另外一个单位,那就是亿,所以十六万万也等于十六亿。

当然,我们也可以将四万这个整体看做是一个数字,直接相乘的话还是同样的结果。

至于上面买苹果那个问题,它的单价是08两,那么计算的时候就应该写为08两银子斤x5两,由于斤和两可以换算,那么刚才的式子还可以写成08两银子斤x05斤。

此时数字和单位分别相乘,结果就是04两银子。

不换算的话,那就要写成:4两银子两斤。

这个式子看起来很麻烦,也不太容易理解,所以现实生活中,我们一般是能化简就化简,能约掉的就约掉。简单方便嘛!”

写完没几分钟,路明远就收到了回复。

温柔可爱姜子淳:感谢大佬指出错误。其他的我都理解了,但是米除以米等于单位一,这个怎么理解?

路在脚下:这里的单位一你可以看作是纯数字,它是无量纲的,无单位的。

不过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人为的赋予它意义,比如一、一个苹果、一段路程等等。

甚至还可以是几倍,比如4米是2米的2倍;2米是3米的23。

再比如有一个题目,10米长的木条,每段截1米,可以截多少段?

这个题目我们可以这样计算:10÷110段;也可以写成:10米÷1米10。

但其实如果真的较真的话,应该这样写:10米÷1米段10段。不过一般没人按照后面的式子写。

而第二个式子后面的10呢,我们就可以人为的理解它为10段,甚至换个题目它也可以理解为10倍。根据题意和问题,这个可以随时变。

温柔可爱姜子淳:好吧,有些理解了!也就是说虽然它没有具体的单位,但是我们理解的时候,有时候却必须给它赋予一个什么东西,这样便于理解。

路在脚下:也可以这么说。

刚解释完,路明远就发现他又多了一个关注,嗯,是姜子淳。

自己就两个账号,她竟然全关注了,这不得不说两人真有缘啊!

笑了笑,他浏览起了其他问题。

今天来了兴趣,路明远便准备歇息一下,放松一下精神,也顺便看看数学都进展到了哪里。

翻开自己写书的时候就出的那个“费马大定律”,也就是将一个立方数分成两个立方数之和,甚至推广到n次方。

这个问题里面更热闹。吵成一团。

不过成果却不怎么样,直到现在,他们连n3的时候都没能证明出来,更别说其他的了。

不过有人用笨办法手算过,看评论里说已经验证到了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地步,还没找到反例,看样子这个定律应该是正确的。

不过这个得证明啊!不证明怎么行?

对此,路明远摇了摇头,一脸的神秘。

这可是个难题啊!上一世卡了三百年,不知道这一世又会需要多久?

就在这时,他突然瞥见了一个追及问题,或者说龟兔赛跑问题,马上路明远又想到了一个好玩的。

“假设一只乌龟的速度为1米每秒,而兔子的速度是乌龟的十倍,即为十米每秒。

乌龟在前面一百米处起跑,同时落后的兔子在后面追。

根据追及问题的解法,我们完全可以计算出两者相遇的时间。

但是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因为在竞赛中,追者首先必须到达被追者的出发点,当兔子追到100米时,乌龟已经又向前爬了10米,于是,一个新的产生了;

此时似乎回到了初始,只不过两者间的距离缩小了。

这时兔子必须继续追,而当他追到乌龟爬的这10米时,乌龟又已经向前爬了1米,兔子只能再追向那个1米。

接下来就是一米,一分米,一厘米……

就这样,领先的乌龟会制造出无穷个,它总能在与自己之间制造出一个距离,不管这个距离有多小,但只要乌龟不停地奋力向前爬,后面的兔子就永远也追不上来!

按照这个想法来看,兔子应该不管怎么样都追不上乌龟才对。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或者在追及问题中,兔子是明显可以追上乌龟的,那么这是为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