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8章 瓜分利益(2 / 2)

谷簂span现在也不到文集团猖獗的时候,可没人抓着皇帝使劲劝。

尤其是在朱元璋手里,逼急了他,朱元璋看翻脸不认人。

正因为把文官集团得罪的太惨,朱元璋在青史上的名声才变得有些不还好。

其实,就冲朱元璋对老百姓多的那些,那可真能成普天之下第一好皇帝了。

咳咳扯得有点远。

朱元璋虽说住在宫外,但每日参加早朝也一如往日那般准时。

之前就已经劝过不少了,最近在朝堂上也没人就朱元璋住在外面的事情说三道四了。

因而,一入朝会便进入了正题。

众臣叩拜结束,朱元璋直接点名了今天的第一个议题,道:“对倭特使捷报已传,礼部,来把对倭特使的奏报与朝野公布一声吧。”

当初倭寇使团走的时候,朱允熥就是从礼部手里接走的人。

现今由礼部来像众位臣僚宣布此事也无可厚非。

听到招呼,任亨泰上前宣读了朱允熥的奏报。

朱允熥所言文绉绉的,解释的都是倭国现今所存在的局面,自也可当着一众大臣说。

至于蓝玉的,那可就免谈了,言语粗鄙不说都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

“诸位也都听到了,倭国愿与我称臣纳贡,并附时间银矿供我大明开采以报我大明千里驰援之隆恩,海上倭寇已彻底解决。”

其实能彻底解决海上倭寇,不仅于朝廷有利,于沿海士绅也是有莫大利益的。

当初曾与倭寇所勾结出海的那些走私者均已被朱大福彻底拿下,新的走私团伙还未形成。

不少沿海新崛起的士绅都希望朝廷能够重开海禁,让他们光明正大把手里的货物卖到海外去。

朝堂中所站的这些人,家中可也有不少人是有这个想法的。

朱元璋出言,下面众人议论纷纷。

即便是扎根于内陆的士绅,也有不少人是有这想法的。

这可是开疆拓土的大好时机,若抓住这个机会,那他们就能够为子孙后代留下万代基业了。

兴奋之余,接下来需商讨的乃为在哪里开了?

太仓,浙江,福建,广州

在哪里开,哪里地丝绸,瓷器,茶叶等受海贸欢迎的产业必会拔地而起,如雨后春笋般。

别的地方的商船以此出去,势必是要增加运费成本的。

最关键的是,从别人的地盘上出去,强龙不压地头蛇,被欺负肯定也是必然的。

一些问题,朱元璋直接拍板就成,但很多时候朱元璋也是需要权衡各方之间的力量的。

因而,在吐露了可开海禁时,并未直接确定在哪里开,任由下面大臣们自己主动表露自己屁股是坐在哪边的。

朝中大臣吵嚷的不可开交,各方权衡利弊,各言自身缘由。

从他们嘴里说的,好像自己才是那个最忠君爱国的,自已所言的好像没有任何私心,从始至终都是为朝廷所虑的。

他们现在他一个劲儿的吵,朱元璋哪能听清楚他们说了什么,更不会马上答复了。

在他们吵吵嚷嚷的时候,朱元璋直接站起身,没好气地道:;“行了,到底开哪里,怎么开,直接给咱拿个章程出来,这般吵闹掀了咱的奉天殿有何用?”

朱元璋这也是因现在心情不错,不然早就把这些人骂个狗血淋头了。

当初,抗倭的时候没见他们一个能发挥出他们应有作用来的,现在瓜分成果的时候,他们一个个倒是都跑出来了。

请记住域名:。手机版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