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7章 考校(2 / 2)

朱允炆那刚一进来,脸上带着心疼和担忧,道:“孙儿看皇爷爷屋子里亮着的等一直过了子时,皇爷爷身体初愈还需多加珍重,朝中诸公和吴王协助,皇爷爷无需太过操劳。”

朱允炆开始转变思路,不再在朱元璋面前表现出对权力的渴求,只在朱元璋面前一味低眉顺眼,扮好孙子的形象。

可惜,对朱元璋来讲,他所要的并非只是一个低眉顺眼的孙子。

朱元璋对朱允炆的惦念没言语,更没注重朱允炆知他方面的等亮到半夜是否也睡得很晚。

这份生疏且少了关切与柔情的态度的待遇,让朱允炆很受伤。

曾记何时,他皇爷爷之他用功到半夜,会特别欣慰,欣慰中有不少关切,叮嘱他读书的时候要记得劳逸结合才是。

不知何时,关切便烟消云散了。

朱允炆受伤的同时,把这归于朱大福身上。

但殊不知,人是有成长周期的,他们现在这个年纪虽还小,但也到了有所担当的时候了,苦累那都是必须要经历的。

尤其是在朱元璋自己年纪渐渐老迈的时候,他需要能顶起江山社稷的继承者。

在这面前,还哪有什么安逸。

即便是朱大福,朱元璋也会先让他选择责任。

这就是朱大福有些本事,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把那些走张浩都处理了,在朱元璋之前的准备中,开始准备抽出几个月时间彻夜帮朱大福理顺该如何处理奏章。

哪些奏章改用重锤,哪些奏章该以怀柔,哪些又该留中

一国政务的处理哪是那么容易的,这就是朱大福不仅不用朱元璋教授,而且处理的速度比朱元璋还快。

不然的话,朱大福哪会那么轻松。

朱元璋自不会知道自己的态度对朱允炆的影响,再说他也没那个闲工夫在这上面浪费时间。

朱标的薨逝打乱了他三四十年的部署,他现今要做的事情很多,哪有功夫在这个上面浪费。

朱元璋把蓝玉和朱允熥的两份奏章挑选出来递给朱允炆,道:“你来看看这两份奏章。”

蓝玉和朱允熥只是单纯来汇报战果的,朝廷做的是下一步的统筹,而朱元璋并未让朱大福把这个谋划写成奏章,所以的一切都记在了朱元璋的脑子里。

对朱允炆来说,此乃一张空白的答卷,需要他独立思考的。

朱允炆看了蓝玉和朱允熥的成功,心里把五味中的所有负面情绪都经历了一番,但为了避免让朱元璋查出端倪,顷刻之间压了下去,取而代之的变成了恭维的微笑。

“凉国公果真乃是悍将啊,允熥也能担独立担当了。”朱允炆道。

只可惜,朱允炆忍着不忿和恶心说出的恭维之言并不能让朱元璋满意。

“咱听到不是这个,就他们所报之情况,你以为下一步该如何行动?”朱元璋问道。

朱元璋对自家子弟重情,那是所有皇帝所不能比拟的。

他明知道朱允炆知晓朱大福的身份,也知晓朱允炆有与朱大福争斗的心思,但一次次给朱允炆机会。

就像历史之上,朱元璋在明知道朱允炆即位,朱棣有争抢的可能,也只是限制了藩王无招不得进京,就连自己最后一面也不让朱棣回去。

当然,朱元璋也是觉着有辅政大臣,加之朱允炆有承袭于朱标的谦恭宽仁,会以仁德感化了自己的这些儿子。

那些不容易比感化的外姓将军们都早早被收拾了,朱允炆若能与这些叔叔们处好关系,大明社稷还是可叔慈侄孝的。

可惜,朱允炆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下都注定是让朱元璋失望了。

请记住域名:。手机版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