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浴火重生西路军> 第二百七十五章 去就去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五章 去就去吧(1 / 2)

浴火重生西路军 祁连冰雪 更新时间 2021-10-14

 听李富chūn介绍了美国人投资的包头第二钢铁厂的建设过程,何克全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满撇撇嘴不屑地:“嘿,那些美国资产阶级就是这样走到哪都不忘追求个人享受、出门要坐汽车、回来就洗澡,工厂没着落先盖生活区,做事拖沓缺乏效率,唯利是图斤斤计较。**”</p>

李富chūn连忙解释:“美国人做事比较认真,做事之前都要经过细致地调查研究、通过科学分析拿出最佳建设方案和工艺流程,据他们白云鄂博是宝贵的多金属共生矿,富含稀有元素,仅仅炼铁太浪费,他们建议设立专门的研究所进行矿物质提取和工业应用。</p>

</p>

对这个提议我们是赞同的,我们的工业基础薄弱、钢铁冶金方面的研究还是空白,目前仅仅是引进了冶炼厂,对其工艺、原料配比、矿石分析、提取方式并不熟悉,通过参与美国人的研究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冶金制造水平和技术分析能力,是大有好处的。”</p>

**见大家的话题渐渐离开了路线斗争,对新的战略布局没有提出什么异议,进入到技术层面的探讨放心下来,拿出一份电报对众人:“恩来从武汉发来一份电报,蒋先生家底快拼光了,希望海松出任驻苏联大使,征求我党意见,大家怎么看?”</p>

张闻天吃了一惊,他虽然对陈海松的一些做法不赞同,可对其军事指挥能力很钦佩。第七战区是党在华中的主要力量怎能轻易放弃。着急地问道:“第七战区是海松同志创建的,统帅着十几万我党军队,他要是走了第七战区交给谁?我党部队如何作战、发展?”</p>

朱德总司令接口补充:“最高军事委员会提议由叶挺接手第七战区,所辖七个军编制不变防区不变15万定员军饷照旧,海松当初承诺的作战数、杀敌数继续有效。”</p>

张闻天这才平静了些,**见大家都陷入沉思,首先发表自己的看法:“海松善打敢拼,战绩出众,苏联同志对他印象很好,我觉得他出任驻苏大使的确可以凭借其影响力为中国zhèng fǔ、为我党的工业建设争取更多的援助。对国内的抗rì大局是有利的。”</p>

朱老总对麾下最得力的战将离开前线远赴苏联并不赞同:“老毛的分析有道理,不过从军事需要上讲我认为他留在国内指挥部队可以给鬼子造成更大的打击。我个人感觉这是国民党削弱我军前方指挥力量的一个yīn谋,他们意识到鬼子进攻即将衰竭开始限制我们。</p>

海松足智多谋、善于布局,不经意间就能创造出良好的战略态势。是老蒋十分忌惮的,他又是全国知名的抗rì英雄,无端撤职不过去,只好采用这样的办法剥夺军权、变相流放。苏联希望中国把rì本拖住,不管派谁去当这个大使效果都是一样的,军援不会停止。”</p>

王稼祥头“我同意老总的分析,我也认为这是国民zhèng fǔ的一个yīn谋,用意险恶,就是想让七战区陷入群龙无首、党政不和的过去的状况,叶挺虽称名将。也在苏联、德国学习过军事,但现代战争思想与海松还是有差距的,个ìng太强与项英存在矛盾,令人担忧!</p>

我觉得这是国民党方面对我党的一次试探,如果yīn谋得逞,后续的限制、孤立、打压会接踵而至,他们占着国家正统地位随意使用我党干部、军队、根据地,我军的**ìng、自主ìng就将被打破。以后**部队拿着军委会的调令开进敌后进入我们的防区怎么办?以战役需要为名调动飞虎师、炮兵师、坦克师、特种大队参战怎么办?</p>

我认为我们必须把国民党的试探坚决回去,表明我党**自主开展抗rì斗争的坚定态度。现在我党、我军的实力已经不是七七事变以前那样弱,无论是经济上、装备上上完全摆脱了对国民zhèng fǔ的依赖。他拨发的那几百万军费还不足特种大队一次行动的零头,战前整编后就再也没得到过他的装备补充,我们几十万部队都是使用缴获、收集的武器弹药。</p>

随着我党后方工业基地的成功建设,我们甚至成了支撑国民zhèng fǔ作战的弹药供应商,弹药、步枪、机枪、迫击炮、山炮占到了**前线使用量的三分之一。明年产量增长以后估计能占到一半以上,部队装具、军服、后方的生活物资包括食盐基本是向我们订购。</p>

报纸电台上他们开始整顿后方、扩建战时工业。我不是瞧不起他们,就他们传统落后不思进取的思想、人浮于事贪图安逸的虚浮作风、层层克扣个个谋取私利的嘴脸能把学生、难民安置好就不错了,几大家族全都参与其中分明就是瓜分建设经费的嘛!</p>

所以,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的防线需要我们在前方策应、**的装备还仰仗我们提供、大后方物价的稳定、生活的改善依赖于我们的供应,他不敢和我们撕破脸皮!”</p>

何克全想的稍微多了些,他其实挺想去苏联的,可共产国际把他们这批人派回国就再也没有通知他们回去,基本都被安置在各大根据地党政部门从事宣教保卫工作。只有王明、康生因病送去疗养,刘亚楼、卢冬生等军事干部得益于陈海松访苏期间争取的机会奉命去伏龙芝军事学院进修,数百名河西大学表现优异的青年学生送去莫斯科大学学习工程技术。</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