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我在大秦白活三十年> 第62章 秦国与诸子百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章 秦国与诸子百家(2 / 2)

一旦往其中安插那些儒家之类的人,不仅会收到排斥,而且也会影响到秦法实际实施效果。甚至很多诸子百家的领袖和六国王族的人关系密切,一旦手掌大权,不复国就算好的。

比如说陈仁的家族,作为陈仲子后人,他们一向被秦吏礼遇,家族里不少人也担任着秦国的地方官吏,但是由于信奉不扰民的政治策略,他们治起地方来那叫一个散漫。至于秦法,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摆设。

陈仁其实是对自家族人的做派很不齿,多次反对这种无为的治理方式,然后没人听他的,气得他趁齐地大乱时出逃,前往淮泗一带,想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而此时的他正坐在农庄的一个房子顶上,看着夜晚的星空,哀声叹气。

他今日几乎都是待在周勃身边,做了几个时辰的手术后,赵二山边告诉他樊哙与王陵丢下他跑了,气得他破口大骂。但冷静过后,陈仁忽然发现自己其实并无必要前往沛县,如果真的要实现自己的抱负,显然留在藏身边时最好的。

只可惜,陈仁在那天夜里和王陵对饮,被王陵一通话忽悠得快上天,感觉自己只要前往沛县,必然会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从而在起义队伍里占据重要位置。

但是这一路来,他所遇到的人,大多是对樊哙热情,对他的陈仲子后人的身份不屑一顾。比如说赵二山虽然敬重他,但也是因为他的医术能够救周勃,而非他贤人后代的身份。

而且经过他的观察,泗水郡的人对那些所谓大儒、圣贤不是很感冒,反倒是孟尝君田文这种大侠颇受欢迎,不少人就把孟尝君视为偶像,并且以此为标准来评价郡中的人杰。

由此,其实在泗水郡百姓中,有治国之才的萧郡守并不是排在第一位,反倒是那个带有些痞气的刘邦更受到泗水郡百姓的敬佩。而且由于泗水郡有几乎一半的地方是原宋地,商贾繁荣,一些大商贾也被人们所推崇,比如说那个投资国家的吕不韦,比如说在渠沟乡闹事的王三立。

不过这还是有个意外,那便是易相,陈仁发现,几乎所有的泗水郡人对这位秦国宰相无比的爱戴,几乎是一个共识,甚至不少人家中还偷偷供奉着藏的灵位。

易相的大才天下皆知,但是大多数只是敬佩他的治国才华,完全比不上淮泗一带百姓的对他的崇拜。

其实对于陈仁来说,他的思想更多来源于易相的书,而非自己的先祖陈仲子。因此,当他看到易相在这里受爱戴还是很高兴的,有一种吾道大有可为的感觉。

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淮泗人们爱戴易相完全是出于他的政绩,而非他的思想。人们更喜欢孟尝君那种任侠之风,比如说刘邦这类人。

“吾道艰难啊!”

陈仁叹了口气,对未来感到一些悲哀,自从易相死后,他再也没找到第二个与他理想一致的人。

至于他的理想是什么,很简单——天下大平,人民安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