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玄幻魔法>北方怪异事件> 第一百三十六章这月不要全勤了,回馈两万字大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六章这月不要全勤了,回馈两万字大章(1 / 2)

 程老二进屋坐下,心里有气,吃了一口最爱吃的护心肉,脸含怒气的瞪了一眼不耕,又用手指着不耕,对程老大气愤道:

“大哥你别听耕子瞎咧咧,我这不也没有办法吗?乡公所上下那么多吃公家饭的,不少都和上面有着乱七八糟的关系,我不说都得面面俱到,也得答对的差不多,你们真以为那里人都听我的?不请他们吃喝一顿,将来查良民证的时候他们还不得找毛病,我这乡长可咋当?”

这话说完,不耕徐江和程老大都是一愣,程老大有些没听明白咋回事,不耕懂了意思,不过他也没明白程老二说这话干嘛?徐江却一下子全懂了,可又不方便参言,自己做小辈的说什么也不合适。

程老二就是个人精子,一看三人的表情,还有什么不懂的,一下子就知道自己误会了不耕的,就想把话往回拉,程老大虽然不明白老二的话里意思,也知道这里有事,一把抓住程老二的手便道:

“咋地,你啥意思,耕子怎么你了,他咧咧啥了?他去乡公所干啥去了?还得请你手下那帮王八蛋吃饭?为啥?你说清楚。”

这一连窜的话,让程老二咋说?他也看出自己一准是瞒不住了,于是只能随着话继续道:

“大哥你别瞎想,耕子找我出良民证的文书,得证明他是咱们乡里的人啊,我给出的文书,可他家买的小翠可出不了啊,这是要惹大麻烦的,我就让耕子拿点钱,请乡公所那帮子人吃顿饭,这不是好事吗?以后小翠也有了名分,也不怕东洋人检查人口不是,你不知道以后可不比从前了,这事抓的越来越严。”

这话说的,咋听一点毛病没有,程老大也觉出哪不对,可转过头一想就不对,用手指头点了点程老二道:

“亏着你还是个乡长,自己一亩三分地,还得讹人家耕子,你知道耕子今天来干嘛了吗?来找你嫂子和我,还有一家子人去照什么去,还让我们去城里住几天,你就这么给我办事的?还有脸要钱?咋地,你程老二想钱想疯了?当了个破官就不认人了?那我和你嫂子不办这什么破证,你还要把我们俩都抓起来?”

程老大一着急,把不耕刚刚说的两个新词都给忘了,哪还记得什么照相,良民证的,只是脸都气变色了,人也直哆嗦。

这程老大东一爬犁西一棒子的,直接又把程老二问懵了,他倒是听懂了程老大说的什么,可他也不能顺着程老大说,要不然,自己就得认下这些罪过?

自己可以做坏人,也不怕别人骂,但家里人不能骂自己,这是他最后的坚守,尽管这事办的属实有点不是人,但不是人的事自己做的多了,次次都讲良心,自己这个汉奸乡长也不用干了。

于是程老二从兜里掏出一块钱来,往桌子上一放,嘿嘿一声冷笑道:

“本来我就不想要,是他们爷俩非要给,对不对耕子,你说我要了吗?我当时是不是死活不要,你们爷俩非要给,当着我大哥的面你得说句话,要不然这钱我也不能揣兜里对不对?将来你家小翠的身份真谁提出不对来,这帮子吃饭的都能证明,说小翠没问题。”

还没等程老大和不耕回话,这程老二直接将钱弹给不耕,又一脸委屈的道:

“大哥,这钱我今天还真就不能要,这饭呢,我还得自己请,耕子不领我这份人情,我也认了,谁让咱们弟兄关系处得好呢,但可别寻思我这人怎么样,我程老二虽说不是啥好人,朋友还不坑。”

这话说的,程老大也犯起了合计,这种事真不好说,官面上的规矩他还不如不耕呢,听自己弟弟一说,还有几分道理,但钱既然已经拿出来了,那就让不耕收着,这些年就没少受不耕爷俩贴补,一块钱倒是无所谓。

不耕和徐江哪能要这钱,其实不耕打心眼里相信程老二说的话,还非常高兴,觉得自己这个儿时兄弟,还是那个兄弟,当朋友,这比这一块钱可重要了,他也乐呵呵的将一块钱往桌上一放,又将一块钱丢给程老大,还对着程老大道:

“大哥,看不起谁呢?这钱我能要?老二在外面也不容易,帮俺家办事,还让他自己搭钱,没这个道理不是,这我还得谢谢他呢,老二,改天我从城里回来路过小西屯,给你捎上点好酒回来,到时候别倔我面子就行。”

边上徐江虽然一句话都不信程老二说的,不过他是真听不出毛病来,这时候就是听出毛病也不能拦着不耕,那样的话,就等于和程老二直接撕破脸了,有点得不偿失。

程老大一直听着俩人对话,他必须表达立场,一把抓住钱又扔给不耕,他扫了一眼程老二,笑着对不耕道:

“耕子,不管因为啥,这钱你都拿着,这又不是当初管你借一块钱那会了,他程老二现在还不缺这一块钱,人这东西,就不能当官,当上了官就都成白眼狼。”

说着还瞪程老二一眼,程老二吧嗒吧嗒嘴,也觉得挺不是滋味,当初自己穷成那个熊样,一个屯子还有谁帮过自己,也就不耕借了自己一块钱,虽说后来自己家也没差事,该给地给地,该还粮还粮的,包括人情上,大哥也帮自己还完了,可自己现在也是晕了头,将心比心,自己要是换成不耕,真不一定能借给自己钱财。

人这东西,最难得的就是有前后眼,有钱时候想想当初自己穷的时候谁帮过你,落魄也记住你还欠人家什么,别回头你再发财后又把这些给忘了,不一定需要你去做什么弥补,但是心怀感恩的心,这玩意最不值钱,也最难得。

程老二就不是一个心怀感恩的人,要不然多少次了,总惦记不耕和徐江的钱财,可等程老大点出他以前求过人家的时候,也会面红耳热,不耕当初借他钱的时候,可不像现在,也是个穷鬼,对他也是无所求的。

程老二忽然就觉得今天的护心肉不好吃,酒也没有味,又简单吃了口饭,着急喊上跟班就回了小西屯,徐江和不耕也有些不舒服,让人家亲哥们为自己这点事吵架,也就随后告辞。

临出门又跟程老大约好第二天一早来接人,程老大又拉住他们,要把这一块钱给不耕拿着,不耕哪里会要,爷俩急匆匆的就走,这钱给谁谁不要,到最后是程老大白赚了这一块,倒是让他反而有些哭笑不得。

回到家,不耕回屋,徐江洗了一把脸就要躺下,四丫上来就磨磨蹭蹭的,徐江也很意外,这丫头咋了?除了第一次,以往这种事都是他主动的,就俩人的时候,四丫也没啥好害羞的,就说看着小翠的肚子里的孩子眼馋,她也想要一个,徐江自然无话可说,这种事当然得乐意奉陪。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不耕和徐江赶到老程家,徐江还有点闹腰疼,这次出门还得用老程家马车的,程家众人也收拾妥当,程老大死活不去,这老头越老越倔,谁也拿他没办法,程大嫂和他家里三个孩子都去,主要程大嫂不放心孩子。

柱子和妹子岁数到了,他小弟弟岁数不到,不过也闹着要跟着,老三和老四家的孩子岁数都不够,头天晚上听说后也都想跟着去。

本来这时候地里还挺忙,程老三也忙,老四媳妇现在是寡妇,跟徐江出去还好,跟着不耕出去,肯定闹闲话,老三媳妇自然也不能走,最后是一大帮的孩子要出去。

程老大其实也不放心,心里也有些发慌,这几乎是程家的全部下一代,于是和程老三,老三媳妇,老四媳妇就往出送,这几个孩子长这么大都没出过远门,更没离开过大人,确实让人担心。

可马车刚走几步,程老四家的老大栓子,突然从马车上跳了下来,然后一脸的纠结的对徐江和不耕道:

“江子哥,耕大爷,我还是不去了,我得在家陪我妈,我妈自己在家又得偷着哭。”

这话说的不光徐江和不耕一愣,开始以为这栓子和他爹一样,是不敢去呢,后来听他说完,便没了话,就连程家几个大人,包括柱子在内,都是一愣,尤其几个女人,程大嫂当时眼泪就下来了,老三媳妇直叹气,老四媳妇跑过来,抱着栓子就开哭。

程老大走过来,摸着栓子脑袋头叹口气道:

“说去的是你,说不去的也是你,哎,好孩子,真好,比你三个哥哥都强,比你爹也强,比我们都强。”

他说完话,自己转身就往院里走,徐江看了一眼这位大舅,走着走着,好像还摸了两下眼角。

程老三拿出烟袋,扣扣搜搜半天也没打着火。

徐江和不耕对视一眼,不耕笨嘴拙舌,不知道说什么,好在徐江机灵,马上笑道:

“栓子,好兄弟!不去就不去,好好在家陪婶子,哥回来给你带好吃的,你想吃啥也跟哥说,哥保证给你多带点回来。”

栓子眼睛也是红红的,本来进城这事没去上,他自己就很难受,现在也没啥顾忌了,就对徐江道:

“俺想吃你上次带回来的那个福源馆的核桃酥,可好吃了,江子哥,你要是回来,就多给我拿点,我妈也爱吃,还有去年你让柱子哥给我吃的肘子,透亮的那个(水晶肘子),我也想吃。”

这孩子太让人心疼,徐江重重的点头道

“哎,好嘞,兄弟,哥保证都给你带回来。”

几人收拾着要走,栓子的弟弟,铁蛋也慢慢腾腾的下车,几个大人也一愣,这没爹的孩子都这么懂事?这孩子也才五六岁,就也要留下陪他妈?

栓子问弟弟:

“你要干啥?”

铁蛋犹犹豫豫的问道:

“哥你都不去了,我就不能去了。”

原来这孩子以为哥哥既然不跟着,自己就也得留下,他那么大点,也根本不懂得几个大人之间说的是什么。

最后程老四媳妇还是把铁蛋留下了,不让跟着,主要是铁蛋太小了,还要在城里住一宿,这要是哭闹起来,他哥没在身边镇唬着,程大嫂未必管的过来,这小子太小,还不知道去城里干啥去,就知道有好吃的,柱子保证给他带回来吃的,倒是也没哭。

一大帮人就这么上了路,先回徐家接上四丫和小翠,还有庄龙,其实庄龙和四丫一次城也都没进过,庄龙现在已经跟着胡大夫认字,这事还得胡大夫说一声。

俩人现在有点先生学生的意思,那年代先生打学生,只要不打死,爹妈都不会说半个不字,你明天不去先生处上学,还不吱声,有可能换来先生的一句话:

“以后都不用来了。”

这些人里最兴奋的是四丫,她娘家离城里更近,但也没捞到机会去城里看看,这次可是个机会,她的意思还要大包小留的能带上都带上,这事被徐江拦下,按照和老王研究的,总共就住上两晚,你这是要搬家还是咋地?

几人先去小西屯,还得办文书不是,程家的这几人的还没办呢,不过这次特别快,程老二早就在这等着呢,一看自己三弟家的孩子也来了,乐呵呵就给几个办了文书,临走时,他没好意思找不耕,又塞给徐江两块钱,这么多人进城人吃马嚼的,自己这个程家人不送点心意,自己心里的坎过不去,看见没,程老二这种禽兽,对自己家里人是真不错。

几个人到了林吉,都是下午了,直接就奔了徐江家的小院,这院子可不像现在徐江家,屋子不多,又都是孩子,一到陌生的环境,程老三的两儿子还小,自然疯闹起来,四丫帮着程大嫂管着孩子,小翠怀着孕,想去帮忙,被徐江喊住,让她安心在屋里躺着。

晚上爷俩带着柱子,去了老王那,约了第二天一早去照相的事,然后不耕将柱子相亲的事跟老王说了,这事就得求他,老王一听也挺头疼,介绍个闺女好办,那年头家里孩子多的有都是,关键柱子不能倒插门,还要人家闺女回乡下住,这就不好弄了,那时候城里的丫头也不爱去农村,看这意思,还得找个模样俊俏的,不是一般的难办。

这样不好办,找活的事也不好办,抬木头到三道码头就能干,可这种碰着就伤的活程老大也不会同意,总不能让柱子跟自己儿子一样,找安胖子去学厨子吧?他那里就那么点人,也用不了那么多厨子不是,不过老王也没把话说死,自己再想想办法。

谈完了事三人就回小院,晚上孩子们闹闹吵吵,把程大嫂和四丫累够呛,第二天一早起了大早一家人就去了照相馆,老三家俩儿子和柱子弟弟岁数不够就没叫他们,早上三四点钟就去了照相馆,那三个小子还没睡醒呢,估计等几人回来三个小子还不一定醒呢。

照相很快,几人到了地方,也不用排队,程大嫂和闺女,小翠和四丫四个女人麻烦一些,啥年月女人对这种事都格外上心,不过也很快就照完,那时候都是黑白的相片,你就是打扮的跟天仙一样,也不一定能照出效果来,出来时老王要抢着把钱付了,这个徐江爷俩怎么能让,这事人家就够帮忙的了,如何还让人家花钱。

交了钱后,几人就又赶回了小院,那时候照相不像现在照相技术那么成熟,现在恨不得当时就能出照片,那时候冲洗还需要几天,人家照相馆最近也确实很忙,等过上三四天来取,甚至不用他们取,老王就给办了。

回了小院,早饭也没在家里吃,一群人找了个街上饭馆,简单吃一口,然后就是逛街,从河南街西头一直走到东头,还去了一趟牛马行,走到一半的时候,几个小崽子看见饭店就喊饿,于是又去了全兴园吃了顿饺子,他家三鲜馅的饺子真不错,不过当时人不认,只认全肉馅,最后孩子女人都玩的很开心,只有程大嫂一个人念叨这个太贵,那个没用的,可谁她也没拦住。

等到下午,又回了小院歇着,还没到晚上,不耕在小院中间架起了大锅,四丫和程大嫂在院子里炖肉吃,那味道离多远就能闻到,还好这小院是独门独院,要是在居民多的地方,围墙上指不定就得围上一群的孩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