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真桃花石帝国> 第四十四章 范阳郡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四章 范阳郡王(1 / 2)

真桃花石帝国 龙吟森森 更新时间 2021-11-14

 白解忧点点头,正想说点什么,外面有人在大喊:“解忧郎,郡王让你聚会!”

白解忧一听这眉头皱了起来。

李继勋自然知晓为何。

这个范阳郡王就是史思明的幼子史朝清,由于其长子史朝义长期跟着他在外作战,留守范阳的人就是史朝清。

前面说过,幽州之地,胡人、汉人几乎各半,胡人将领更是众多,史思明在担任平卢军使的时候就洞悉了这一点,便在耿仁智的谋划下采取“亲近汉人,以弱胡儿之势”策略。

于是他便娶了幽州豪族辛氏女,辛氏女为他生下史朝清,由于这一点,在他心里竟起了让史朝清担任世子的心思,因为长子史朝义是胡女所生。

得到安禄山“病死”(根据安庆绪宣告)的消息后,史思明突然预感到了什么,他将手下三万精锐开到了河北道的腹心之地——莫州。

这是因为,在安禄山病死之前,他虽然暗中控制了平州、檀州、幽州、蓟州、易州等河北道北面五州,但还不敢将其它地方全部拿下。

安禄山一死,他就顾不得这许多了,由于井陉口以东的恒州(石家庄)、定州控制在大将张忠志手里,而张忠志就是以前他在奚部捉生时诳来的奚部大酋之一的张锁高的义子,由于张锁高以及依附于他的奚部牧户大多都在恒州、定州两地,张忠志手下是有一支强悍的奚部骑兵的。

加上他本身就是安禄山册封的“中山郡王”,史思明也不好在大敌未除的情形下掀起阋墙之祸,只是以上述几州为根基待机而定。

安禄山一死,他就顾不得这许多了。

在时下的叛军阵营里,眼下能够在野外浪战的部队眼下并不多,长安、洛阳各有两万人左右,还有南阳的万余军力,准备经略荆襄以切断大唐通过武关联络关中、荆襄-江淮-江南之间的路线,让偏隅于灵州的唐庭得不到江南粮草、钱财的补充。

加上驻扎汴州准备经略江淮的万余人马,河南的叛军主力实际上只有六万左右。

而在河北,除了史思明手下的三万精锐,还有张忠志的一万精锐,康孝忠的一万留守军,以及布置在沧州、魏州监视大唐河南道东部(山东)的万余军队,总数几与南面相等。

但史思明手下这三万人是以曳落河、契丹直为核心搭建起来的,不但人数多,战力也颇为强悍。

史思明统兵,以放纵士卒烧杀淫掠著称,在他看来,只有这样的士卒才算得上“锐卒”。

安禄山在得知留守幽州的节度副使贾循准备叛乱,河北道诸州纷纷响应后,立即派史思明北上平叛起,史思明以五千精锐为基础,沿途不断攻击各城,招降纳叛,队伍一度膨胀到十万人之多。

平定河北诸州后,他通过这种特殊的法子历练下来的队伍锐减到六万人,不过整个河北道的丁口也锐减了一成!

这六万人在与刘客奴的平卢军、李光弼的河东军、郭子仪的朔方军战斗中又损失了一半,但留下来的都是极为强悍的精锐,在他看来,一点也不亚于安禄山一开始南下时带着的养精蓄锐好几年的队伍。

时下已经来到至德二年(757年)的秋初,虽然在耿仁智的劝说下史思明准备投降大唐,不过作为叛军阵营威望仅次于安禄山的大将,他心里很是明白,就算投降了大唐,他这周王的封爵、控制的地盘也不会少多少。

于是,趁着安庆绪还没有反应过来,尽量将河北道诸州都控制在自己手里才是上上之策。

莫州,后世任丘县莫州镇,此地地形极为关键。

往西,有唐河、滹沱河与张忠志控制的恒州、定州相连,往东,有大运河与沧州以及以南诸州相连,依着隋唐两代对大运河的依赖,大运河附近稍大一些的河流自然全部与其连通了。

于是,控制了莫州,就能睥睨整个河北道,进而放眼河南道!

而且,莫州境内就是连通诸河的狐狸淀(后世白洋淀),附近水草丰美,农牧皆宜,还有大量的芦苇和水产,往来运输军资也很方便。

在如同奚日越所料,他将史思明的亲信耿仁智击杀后,并没有受到史思明的激烈反应,反而派人温言抚慰,还将奚日越质押在幽州的家眷送到妫州,对于眼下的他来说,稳住整个河北道大平原才是重中之重,区区妫州若是能稳住自然是好,若是不能稳住,也无伤大雅。

他的军队只需用少量军队控制住桑干河河关和居庸关,妫州就毫无能为。

但安禄山一死,大唐必定有所反映,届时若是安庆绪不敌返回河北,自己的地位就会受到大幅削弱,这才是他所担心的——安禄山手下的能臣大将多半还是在安庆绪手里。

诸如安守忠、田乾真、崔乾佑等大燕三杰,加上李归仁、阿史那承庆两部胡人部队,依旧以安庆绪马首是瞻,他史思明想要稳住自己眼下的地位并不容易。

此时的他由于存了投降大唐的心思,还没有想到“唇齿相依”那么远。

他一离开,史朝清就彻底放肆起来了。

前面说过,史朝清手下有四个营头,阿史那玉的银鞍卫、李继勋的摩尼卫、高鞠仁的幽燕卫、张献甫的团练精锐,不过他自己手头也有一个百人左右的精锐小营,都是他看中的留在幽州的叛军将领子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