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创业实战白皮书> 第十九章 时隔五年的电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九章 时隔五年的电话(1 / 2)

创业实战白皮书 宁波大虾 更新时间 2021-09-22

 周一晨会之后,陆雪飞拉着罗媛媛出去跑业务。周哲则递交了辞职报告,高明象征性的挽留了几句就签了字。

如此一来,高明也需要填补新鲜血液进来,对他来说倒是一件好事。

十点左右在车剑飞办公室开完例会后,高明得知宁波卡中心全力支持偶像计划的提议,并让慈溪营业部尽快提交详细的方案。

回到自己的座位,手机响了,高明一看手机上的名字:吴用,很是诧异他怎么会打自己电话。

吴用当然不是《水浒》里那个智多星,他本名叫吴天明,吴用则是高明给他取的外号。

这吴天明是什么身份呢?他是高明高中同学杨威的朋友,两人认识是在2006杨威的生日上。

吴天明之所以让高明觉得有些神奇,是因为他行事风格大异于常人。首先,他的智商很高,属于过目不忘、过耳能详的那种天才,但他偏偏考上大学之后不屑于上。

吴天明大高明五岁,所以考上重点时还没有211,只有985,而且属于第一批985。这货报考了gd省的华南理工大学,被录取后拿着录取通知书名正言顺跑到广东后就不务正业,开始捣鼓电信黄页。

别说,这家伙一流的智商设计出来的营销方案,一下子让他赚了五百多万,在那之后他就申请退学,当时才大二。

“吾独异于人!”老子这句话就成了他的口头禅,以他当时卖黄页的成就,比那个时候的马云厉害多了。

赚到第一桶金后,他就悄然退出这个只能赚快钱的行业,跑去搞移动通讯业务:小灵通。

那时候中国通讯行业还是电信一家独大,原因是手机太贵,而且都是砖头一样的大哥大,单价都要一万以上,不是大老板根本用不起。

小灵通是电信推出的移动固话,一只一千不到,属于普通老百姓也能消费的产品。

眼光还是可以的,小灵通业务搞了两年,他又捞了两千多万,然后又悄然退出这个行业。

那时已经2001年,腾讯、阿里还在某个角落里努力,吴天明就去了一趟美国,回来之后就瞄准了互联网行业,未来可以改变中国的电子商务!

当时全球排行第一的仍然是美国的ebay,雷军的卓越网也搞的风生水起,吴天明决定用自己二千多万的资金作为启动资金然后拉天使投资来搞一个天起网。

天起,即天下网购起源的意思,不可谓野心不大。

可惜的是,人的视野终归有极限,他学着雷军的模式,就犯了雷军卓越网一样的错误:自己建仓。

但他和雷军不同,雷军毕竟有金山和联想的资源,背后有一批大佬支持,尽管如此,雷军在2004年砸了十几亿之后,也以失败告终,卓越网被亚马逊收购,何况是只有这么点小钱的吴天明?

在拉了一笔天使投资一笔风投后,只一年时间,投资15亿的天起网因为资金链中断而惨淡收场。

接着吴天明就消失了四年之久。

一个人一辈子或许就只有一个机会,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史玉柱、雷军,当你失败的时候,往往损失的不仅仅是积累起来的资金,还有人脉。

吴天明这时就吃到了任性的苦果,985如此优异的人脉被他放弃后,再想东山再起,已经比上蜀道还难,因为时代在变化。

瞎混了五年没有再混出什么名堂,他只得回到老家宁海搞些建设工程项目赚点养家糊口的钱。

高明的同学杨威家里就是搞工程的,体量不大,但刚好与吴天明能对接上,因为大企业看不上吴天明的公司,小企业则吴天明看不上他们,赤裸裸的商业鄙视链。

高明在高中时与杨威的关系还不错,到大学后,因为家庭财力差距较大,所以来往并不多,大多时是杨威叫同学聚会才能聚上一次。

那次杨威生日也是如此,吴天明刚好坐在高明旁边,两人就交谈起来,后来互相留了电话,但从来没联系过。

他怎么会打我电话?

带着疑问,高明接通了电话:“喂吴哥”

“高明,想不到你还记得我。”

“吴哥电话我存着的。”

“上次见面有五年没见了,听说你现在混得不错,在宁波吗?”

“我在慈溪。”

“嗯慈溪也不错。你什么时候回宁波?”

“没事我一般不回宁波。”

“那你这周六回来一趟吧,我有事和你聊聊。”

高明想了想,实在不知道吴天明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吴哥,能说说是什么事吗?”

“嗯这样,我先简单说一下,我要创办一个与金融行业相关的公司。刚和民生银行应行长在聊天,他说了一些同行中优秀的业务人员,其中一个名字就是你高明。我就打电话给杨威问了一下,真的就是你。信用卡行业现在如何想必你比我清楚,怎么样,来了解一下?至于干不干,你到时自己决定就行。”

高明思索了一下,觉得听一下也不是坏事,正好自己也在寻找出路,于是回答:“那好的。吴哥你到时告诉我时间地点,我过来。”

“好。你先忙,我地方定好发你信息。”

挂了电话后,高明靠在椅子里思索了片刻,然后将这事压在心底,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中午与刘芊华一起用餐,刘芊华说道:“高明,明天有个招聘会,你和我一起去?”

高明知道这是刘芊华偏向自己,如果招聘会上有好的人选,就可以让自己优先选择。

广发的人事制度是这样的,如果让人事专员自己去招聘,那么招进来的员工优先分配给人数最少的组,这未必是最好的,但却是最能稳定人心的方式。

如果主管和人事一同去招聘,那么有好的人选则由该主管优先选择,别的主管也无话可说,毕竟是人家亲自招进来的。

“好,谢谢。”

“和我客气啥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