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中国标准> 第七十七章 远 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七章 远 行(1 / 2)

中国标准 空间存在 更新时间 2021-09-22

 八月下旬,登6火星计划正是开始执行。在登6火星之前,中国方面进行了几次动物实验,以寻求空间跳跃时所受到的拉伸数据。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以人类的血肉之躯暂时还不能适应这种拉伸力,不过身着龙腾的防护服就没有任何问题了。龙腾科研部也正在寻求解决空间跳跃产生的拉伸力的方法,目前也有了一定进展。</p>

龙腾公司为此次火星之旅重新建造了一艘宇宙飞船,如果说“中华一号”是以运输为主要目的的武装运输舰,那么新式的宇宙飞船就是以战争为目的的战舰了。战舰比运输舰大了许多,不过人类乘员却只有区区五百人,其它的都是各种机器人,主要的机械维护与登6作战都是由这些机器人负责的,人类只负责某些程序不能执行的操作。战舰装载了几乎全部的6地战车及宇宙战机,以应付火星上的突qing况。</p>

“我们还有什么没有考虑到?”云飞问身边的几位工程师,自己也不住的思考。多一份准备就少一分危险。“中华一号”的成功并不能保证以后的每次实验都是成功的,太多的因素都可能造成我们的损失。</p>

“火星上目前没有现生命迹象的存在。虽然各国科学家都猜测火星可能存在某些低等生命,我想这些低等的生命体不能给我们造成威胁的。”过去人类的考察并没有现火星上存在什么生物。虽然火星上有许多疑问没有解决,但是对于火星上没有高等生命的结论差不多都接受了。</p>

“不能这么说,以前探测月球,我们也没有想到月球上会存在一个外星人的基地,可是结果怎样?人类在月球上都转悠几年了都没有现这些,何况在遥远的火星?”王怀清虽然不清楚这些天文学的事情,可是对于道理他还是明白的。</p>

“就是这么说得,荒凉的月球上都存在一个未知的外星人基地,那些外星人不会没有注意到这个更适合的星球。不过我想即使存在也会像月球那样已经人去楼空了,先要注意的就是火星上的自然灾害。”云飞想了想,继续说道,“火星上没有磁场,我们的飞船只能依靠自身的能量来保持稳定,这就需要更多的能量。夏季火星多爆尘暴(尘暴是火星大气中独有的现象,其形状就像一种黄色的“云”。它是由火星低层大气中卷着尘粒的风构成的。大的尘暴在地面上用较大的望远镜就能观测到。局部的尘暴在火星上经常出现。因为火星大气密度不到地球的1%,风必须大于每秒4o~5o米才能使表面上的尘粒移动,但一经吹动之后,即使风较小,也能将尘粒带到高空。典型的尘暴中绝大部分尘粒估计直径约为1o微米。最小的尘粒会被风带到5o公里高空。大的尘暴多半生在南半球的春末,当火星靠近近日点的时候。尘暴的源地处在太阳直射的纬度线上,经常生在海纳斯盆地以西几百公里的诺阿奇斯地区。中心尘云在最初几天慢慢扩展,然后很快蔓延开来,几星期内就完全覆盖南半球。特别大的尘暴还能扩展到北半球,进而掩盖整个行星。尘暴的起因看来与太阳的加热作用有关。火星过近日点时,太阳的加热作用大,引起大气温度的不稳定,从而产生最初扬起灰尘的扰动。然而,一旦尘粒到了空中,吸收了更多的太阳能,这种充满尘粒的空气就会比周围大气更热,因而急上升。别处的空气又扑去填补它原来的位置,造成更强的地面风,形成更大的尘暴。尘暴范围和强度越来越大。当尘暴最终分布到整个火星范围时,火星上温差减小,风逐渐平息,尘粒就慢慢地从大气里沉降下来。沉降过程至少要几个星期,尘暴激烈时可持续几个月之久。几乎每个火星年都要生一次这种大规模的尘暴。火星上还常有一种沙尘卷风)这些自然的力量都会为我们的计划造成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些尘暴的能量很有可能会吹起我们的战车。因此,这次火星登6我打算把登6点设在北半球,至少可以减低一些危险。”</p>

“我们也是这么认为的,登6火星的北半球,至少爆尘暴的时候,我们可以迅撤出来,避免危险。”这个大家基本同意,不能让自己的子弟兵出现无谓的损失。现在的飞机战车虽然不再惧怕沙尘带来的危险,可是就怕被尘暴刮到不知什么地方。</p>

“我们以机器人为先遣队,搜索火星,人类跟随其后采集样本,这样也可以规避一些危险。”有人出主意。大家一想也对,至少机器人比人类身体结实。</p>

听着大家的议论,云飞不住的思索:目前的一切我们都已经商讨过了,可是心里总是有什么东西没有考虑到。奇怪,是什么呢……,对了。云飞回头问了问王怀清:“我们对外星语言的翻译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p>

大家一听,这才想起此事:对呀,万一在火星上存在像建设月球基地的外星人,我们可以借此打交道了。不过,想来他们也应该不在了,要不也不会放置月球基地上万年不管。</p>

“已经快要结束了。上次你帮助他们把声音分析了出来,他们现在已经基本完成了所有的翻译工作,正在为语言翻译机输入程序。我想这次登6火星的先遣队可以带着仪器前往。”前几天,云飞帮助语言学家制造了某种扬声器,诸位学者这才听到了外星人的语言。</p>

“那好,这次让他们带上。另外那些机器人也可以给它们编写语言翻译程序,将来它们独自执行任务的时候就不用给它们配备语言翻译机了。而且还可以为我们作后备。”云飞想推着一台翻译机到处走,不如让那些可以自动行走的机器人担当这个任务。要不,这些翻译机出现故障,整个先遣队就要停下来了。</p>

“也好,有个备份更能减少危险。我这就让他们给机器人加载程序。”既然大家一致同意了,立刻就有人去执行。</p>

“‘中华一号’现在怎么样了?它已经在冥王星轨道待了几天时间了,能源补充是否完成?”云飞问身边的高工。先前怕“中华一号”贸然跨越星际,会导致某些危险生,所以让实验飞船待在冥王星的轨道上积蓄能量。只要能量充足,即使跨越星系后,在其它恒星系重无法补充能量,至少储存的能量可以支持飞船再次返回太阳系。</p>

“因为距离遥远,花费了几天时间才重新补充完毕。现在已经逐渐离开冥王星轨道,逐步脱离柯伊伯带,要不无法进行空间跳跃。而离开柯伊伯带差不多就算离开太阳圈了。对于‘中华一号’,我们是打算让它飞跃出太阳圈,还是跳跃出太阳圈。因为太阳风和星际风的影响,太阳圈边缘情况很不稳定,直接使用空间跳跃可行性还有待商讨。”好不容易人类才抵达那么遥远的地方,千万不要一时差错前功尽弃。</p>

“嗯,”云飞想了一下,“科学界一直把柯伊伯带的边缘当作是太阳可以影响的最远地带,可是欧特云(195o年,天文学家欧特统计了当时已经观测到的周期彗星的轨道,结果现绝大多数周期彗星都是从距离太阳几万au的地方全方位飞来,可能有一个呈球壳状包住太阳系的彗星巢。整个彗星巢,叫做“欧特云”。)的存在让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也许太阳引力存在的距离更为遥远也说不定。现在冥王星不能再算为太阳系的第九大行星了,它太小了。可能再这个太阳圈外,太阳风不能抵达的地方存在另一个星球也说不定。既然飞船已经在太阳圈的边缘,那我们就让它采用高驶出太阳圈得了。不光安全,还节省能源。”要知道一次空间跳跃使用的能量是高飞行的许多倍。</p>

在座的众人也觉得这样比较理想,就同意了。对于冥王星将失去太阳系第九大行星的地位,大家也都慢慢接受了。现在实验飞船在冥王星所在的柯伊伯带现的直径在两千公里左右的小行星可不只一两颗。下次编写教科书时,冥王星的地位可能就会有所改变了,当然这还取决于国际社会的想法。</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