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的忙碌,让张一凡对这四个小区的管理初步地走上了正轨,经过自家内部的商议,一致确认,小区内的住户,15—55岁的居民,必须参加小区的日常工作。
在小区范围内工作的人,薪水按每人每日1斤大米发放;离开小区,参加比较危险性的工作,则每人每日2斤大米;拒不参加工作的人,不发放粮食;低于15周岁和高于55周岁的人,每人每日8两大米。这个工资定得说不上高还是低,1斤大米,说实话,在没有油、没有肉的情况下,一个成年人一天还真不太够,但张一凡并不想把蔬菜水果拿出来,大米还可以解释成发现了粮库,这年头,还能发现蔬菜大棚?而且,张一凡也不想把粮食供应足了,要让小区的人有危机感,粮食不多,你不工作,就没有粮食。
接下来就是工作的安排。安排工作,让张一凡颇为挠头。一萍却轻轻一笑,这不困难,一句话,让张一凡得到解脱。张一凡只具体地参与了工作的设定,就成了甩手掌柜。
为方便安排,四个小区改名,格林景苑为一区,东边的河景嘉园为二区,南边的和平花园为三区,西边的绿满庭芳为四区,张一萍、大嫂、二嫂、郑纯分别任四区区长,负责四个小区的日常事务。董志鹏、杨智、杨勇、杨柏松分别任四区队长,主要负责将各小区有特长的人组织起来,建立队伍。杨阳则为总指挥,有权调动各区所有的人员,各区长和队长必须无条件听从杨阳的安排。至于张一凡,没有明确的职务,也不参加任何具体的日常事务,但在安全及粮食问题上,拥有一票否决权,换一句话就是,如果张一凡不同意,那么粮食谁也不能发,当然,没有张一凡领着,估计暂时小区内的人谁也不敢往外跑。而张一凡也主动明确了自己的任务,就是外出救人和寻找物资。
这个安排谁也没有异议,四个女人负责小区的日常事务,包括原住人口登记、房屋管理、卫生打扫、粮食发放、外来人口的安排和以后如果抚源市停止了煤气供应后的食堂工作,并且她们有权任命下一级负责人。她们各自的丈夫则负责将小区内有特长的人组织起来,建立小区的建设和保护队伍。杨阳作为杨家三兄弟一员,张一凡的丈夫,正是总指挥的不二人选。而张一凡作为粮食的拥有者,大家安全的保障,她确实不必负担任何具体事务。
作为家族式管理模式,张家名义上只有一座小区的管辖权,但张一凡毫不介意这一点,没有粮食,没有声波驱虫器,一切都是浮云。况且,管理小区看似很有权利,实际上麻烦事不少,张一凡原本就想自家人躲在地下室里有吃有喝就行,哪里会想到还有今天这一步,所以,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张一凡将自己完全从日常琐事中脱离开来。
人员和职责确定下来了,下一步就是行动了。首先由杨勇召集四个小区会开锁人员,将小区所有无住户房间的大门全部打开,跟着,张一萍四人带所负责小区的居民将杨勇打开的房屋情况登记,简单地打扫卫生,同时对小区人员情况进行了解,安排粮食发放。
这期间,杨阳还要从各小区抽出一部分人清扫四个小区所有的门市房还有乐购超市,将门市房和超市内的残余物品分类集中登记。
这中间最麻烦的就是发放粮食了,还有就是小区的治安,经过大伙一致讨论,决定乱世出重典,小区内凡有偷盗、强(奸)等,一律将人丢出小区,扔到外面自生自灭去。
不过说着容易,做起来够人忙乎一阵了,大伙全体出动,先将一区的人统计出来,分成各个小组,用来协助放粮。乱哄哄地忙了两天,总算将粮发了出去,解了几个小区的燃眉之急。
保安队在第一时间就组建出来,毕竟,除张一凡外,张家杨家几人人单势弱,身上的皮衣却比众人的都暖和,在这样成天到处黑压压的年代,自身的安全是最不容忽视的。张一凡向保安队的众人许诺,他们的薪水是普通人的二倍——足够他们吃饱了,而且,张一凡马上就要外出寻粮、寻物、救人,棉衣这样的物资,将对他们优先发放。保安队的众人见识了张一凡的擒拿格斗的本事,又听到张一凡的许诺,自然是时时刻刻跟随在自己的区长、队长身边,有了这些人在身旁,一凡才放心下来,自己不必成天担心自家人的安全了。
考虑到自己还得出去救人,寻找物资,而声波驱虫器只有一个,为了安全自己出去时必须携带,张一凡又下了一令,每晚的八点——第二日的六点宵禁,不排除小区内会出现变异生物的危险。面对小区内众人的不解,张一凡只解释成阳光时代的老鼠更爱在此时活动,众人半信半疑,不过也选择了相信,再说了,本来就冷,大半夜的,谁没事往外跑啊。
小区的人数也统计出来了,四个小区人数不足5000,入住率不足三分之一,除去老弱,青壮年有3500余人,男女各半。三分之二的空房中,装修过的近一半,这是个好消息。也是,在这沈抚新城购房居住的,多数是在沈城工作的年轻人,在阳光时代,这里的房价远远低于沈城市区的房价,购房剩下的房款就可以买一辆小车了。
张一凡只是跟着杨阳扫荡了一天乐购超市,在空间里划拉了一堆图书和光盘后,就失去了出去的动力。每天吃完早饭,大伙就都带着对讲机出去忙去了,连杨昊天都跟着他父母出去长经验,家里只余下张一凡和父母还有三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