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重生之霸明> 第112章 纳降(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2章 纳降(4)(1 / 2)

重生之霸明 正昇 更新时间 2021-09-12

 杨靖站起来挥挥手道:“傅山说的有道理,不论怎样,咱们都得先与李自成碰一碰,试一试他的虚实再说.”看了一眼还在发愣的众人,说道:“诸位,既然李自成想动咱们的陕北,那咱们就在陕北打这一仗。我们破寇军原先在陕北布置了大概五个标的兵力,人数虽然不少,但用来对付李自成就不够了。我决定再派十个标,大约五万人过去。陈名复第二十一标,宋明琅第二十二标,于国鼎第二十三标,付世亨第二十四标,刘哲第二十五标,徐汝阳第二十六标,施向第二十七标,再加上骑兵第一标尤世威部,第二标吕元进部,第三标江宏凌部,这些部队明日一早即可出发,以便尽早做好防御准备。诸位,你们也回去做安排吧。”众人轰然应是,纷纷告辞而去。

晚上,杨靖给甘志远和蒋兴二人写了回信,让他们暂时与闯军周旋,别亮明破寇军的态度就行。第二天,五万破寇军就从西门整装出发,向陕北赶去。

在西安的蒋兴和甘志远也正着急的等着杨靖的回信。这几天,二人和陈言之经常在西安城内逛街,想法设法探听闯军的情况。由于身后总是有顾君恩派来的人跟踪,他们也不敢过多的打听李自成的虚实,只能装着一副乡巴佬的样子四处转悠,顺便胡乱买一些东西。就是这样漫无目的的走动,也让蒋兴。甘志远和陈言之对闯军有了一定的了解。作为正处于上升势头的势力,不得不说,这时候的闯军自信心十足,纪律严明,战斗力也比较高。西安城虽然是闯军刚刚攻克不久的城市,竟然也被李自成治理的井井有条,俨然有序。城内没有那种因为刚刚经过大战而市面萧条、冷冷清清的局面,也没有恶霸趁火打劫、百姓逃难的现象,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就有如此局面,这令三人都敬佩不已。三人偶尔与人闲谈,也是无人不夸赞闯军,说闯军乃仁义之师,有王者之象。可以看出来,闯军不再是过去给人的那种土匪流寇的印象,而是真正的有了夺取天下的气魄。在西安城中,毫无疑问,闯军是深得人心的。

不过,在闯军看似强大的背后,蒋兴三人也都察觉出了这支部队潜藏的巨大风险。第一,李自成虽然建立了官制,编修了律法,但他却缺乏足够的管理国家的人才,各地用的官吏基本上都是就地投降的原大明朝官员。这些官员贪污成性不说,他们对李自成忠诚度也是一个极大地问题。他们这些人在闯军强大时,固然能够替李自成卖命,但闯军一旦遭遇惨败,这些当官的马上就会投降敌方,说不定摇身一变就成了别人的臣子。这种情况在任何一个政治势力中都是十分危险地,更别说闯军这样根基不稳的势力了。

其次是闯军的军制问题也十分严重。闯军经过百战火炼,可以说它已经有了一股可以拿得出手的精兵。虽然如此,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它内部结构却没有什么变化,基本上还是那种土匪式的组织结构。义军原来就分为十三家七十二营,后来经过变迁,只剩下三十六营。这三十六营经过李自成强势组合才形成了现在的闯军。但闯军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虽然官职名称都变了,本质上却仍然是原来那样一营一营分的,各个头领所带领的军队都是自己的私军,随时都可以将自己的军队带走。现在之所以不走,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长期处于李自成的压制下,对李自成有了恐惧感。另一方面是因为李自成的兵力远远多于他们的。他们害怕走了后,以李自成的个性,即使他们跑到天涯海角,恐怕李自成也不会放过他们。还有一方面是因为李自成似乎马上就要推翻大明朝,做皇帝了,这时候走岂不是失去了一个做开国功臣,享受荣华富贵的机会?

这种军制在李自成强大的实力压制下是没有问题的。但一旦李自成战败,各个头领为了保存实力,逃跑几乎就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在这样的制度的作用下,偌大的闯军,说不定顷刻间就会瓦解。就像历史上的前秦一样,一次大的失败,就足以造成整个闯军的崩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