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重生之霸明> 第八十八章 碰撞(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八章 碰撞(7)(2 / 2)

重生之霸明 正昇 更新时间 2021-09-12

这时候破寇军正在黄河与陕西孙传庭、王世国决战,只有李同领着两万人马在崞县防备大同、朔州的官兵。李建泰攻了几次城都损兵折将,无功而返。等到破寇军在黄河一举剿灭十几万官军的消息传来,李建泰、姜壤等辈吓得连忙撤兵回了大同。前几天,他们接到熊通说破寇军两个尚书王金贵、刘满仓投降的消息,当真是喜出望外,平白无故的捡了个大功劳。于是令熊通将王金贵和刘满仓送过来,好生招待,准备送到京城报功。

现在接到破寇军恼羞成怒大举进攻宁武关的消息,李建泰、姜壤不仅不担心,反而心中都兴奋不已,巴不得破寇军攻下宁武,杀了熊通,这招降王金贵、刘满仓的功劳就全是自己的了。想到这里,二人不约而同的决定命令熊通死守,自己则抓紧将王金贵和刘满仓送到京城,抢下这份功劳再说。

熊通接到李建泰让自己死守的命令,却没有说援兵什么时候来,他也是一个官场狐狸,眼珠一转,便明白了李建泰和姜壤的想法,顿时气愤填膺、破口大骂。旁边一个副将道:“将军,今日我五千孤军守备宁武,有败无胜,唯有投降和撤退两条路,大人还是早做决断为好。”熊通骂道:“我收留了王金贵、刘满仓二人,破寇军对我恨之入骨,岂容我投降?至于撤退,更是不行,宁武关地势险要,尚可一守。若是撤退,恐怕咱们都死无葬身之地。再说,咱们占据形胜之地,并非没有一战之力。”说到此,熊通更是下定了决心死守。

副将道:“将军,您能守得了一时,能守得了一世?李建泰等人明白着要置大人与死地,咱们内忧外患,怎能守住宁武关?”熊通虽然想投降,但却怕破寇军怪罪他收留王金贵、刘满仓之罪,怎么也不听副将的劝说,只下令死守。

这时候杨靖已经率领破寇军到了阳武口。阳武口的官军不敢抵抗,已经投降了。杨靖安抚了他们几句,便招来王忠、宋达、高其冬等人商讨攻打宁武关的策略。宁武关虽然守军不多,但地势险要,不好攻取,几人面面相觑,不知应该从何说起。杨靖道:“宁武关易守难攻,若要硬攻,恐非死伤上万人不可,得想个巧妙法子才行。”这时候杨靖也有些后悔自己一听说官军收容王金贵二人便沉不住气没有准备充分就来攻打,结果弄到现在尴尬的境地。进,杨靖没有信心快速拿下宁武关,退,现在一仗未打就撤退,对士气的影响可想而知。

高其冬道:“大人,咱们虽然攻取宁武关不易,但该担心的不是咱们,而是熊通。熊通只有五千士气不高的官军,他应该比咱们更加着急才是。”杨靖豁然开朗:“说的正是。咱们兵力是官军十倍,这时候更应该大鼓进兵,吓也要把官军吓得投降。”王忠道:“卑职也想到了一个主意。”杨靖笑道:“你说就是。”

“大人,咱们准备不足,无非就是兵力不足而已。”王忠道,“大人何不令傅山再从太原调兵马来……”高其冬没等王忠说完,嗤笑道:“那没用。宁武关前道路狭窄,兵力摆不开,再多的兵也是一样。”杨靖点了点头也认为如此。王忠道:“卑职并没有说要把兵马放在宁武关前,而是让他们去进攻代州、雁门关。雁门关一下,咱们的兵马就穴到了宁武关后面。熊通虽然草包一个,但多年带兵,难道不懂得这个道理?因此,即使咱们攻不下雁门关,熊通为了以防万一,也不敢再在宁武关死守了。那时候,宁武关唾手可得。”

“妙极,妙极!”杨靖大喜,他稍微一想,便觉得这个战术即用势,又用术,势术结合,妙不可言,说道:“王忠,你这个主意出的好。我看也别再从太原调兵了,就由你从这里抽出两万人马前去攻打代州、雁门关。”王忠连忙接令。其余诸人也觉得王忠这个法子甚妙,高其冬不好意思的说道:“王将军,刚才末将鲁莽,说话无状,王将军请原谅则个?”王忠原本也对高其冬打断自己的话颇为不满,但这时见他道歉,反而觉得自己太过小气了,连忙挥手道:“高将军,这是什么话,咱们都是为破寇军效力吗。自家兄弟,何必这么客气?”<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