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怀疑人生的武三,陈文哲并不以为意,他看中的确实跟着他的两个老人。
这两个人陈文哲见过,就是在武二那仿古斋开业的当天,其中掺杂在祝贺人群之中的,就有这两位。
当时介绍的好像是景镇那边的老板,还给武二送上了一件高仿。
陈文哲能过目不忘,看一眼就能记住当时发生的事情。
比如当时他们送的都是青花,各式各样的青花。
而且他也通过那一次见到的青花瓷器,知道了就算是在景镇,各种窑口都有,而且仿制古瓷的工艺也各有不同。
原来看到这种情况,陈文哲其实是无所谓的。
但是当他忍不住,真正开始做仿古瓷的时候,他才知道,真正把一种瓷器做好,还真不容易。
而能够传出几百年,到现在还不断代的景镇名窑,就更加不简单。
现在这么两位专业高手过来,自然是抱着很高的期望来的。
所以此时这两人的表现,已经足以让陈文哲骄傲。
这两位应该是做了一辈子的仿古瓷,眼力自然是很厉害,能让这样的老家伙震惊,陈文哲自然值得骄傲!
此时他们一进来,看到那几个大盘,还有那个汤盆,就是一脸震惊。
陈文哲的表现,两位老人并没有关注,他们关注的是展厅之内的东西。
他们能看得出来这里的布局,更好的东西应该都在更里面。
这才是让他们震惊的原因,可惜有着一些博古架遮挡,他们看不到里面的情况。
转回头,看向眼前的瓷器,他们的眼皮子不浅,自然知道这些定制瓷,也就是中规中矩的作品。
就算这些是真品,价個头!”
“器型?鉴定这种瓷器,还真可以通过器型,来粗略断代!”
只要是行内人,都可以从器型,粗略的以型断代。
然后依据同时代的取材、用料、配方工艺、人文历史等进行全方位的核实论证,就完全有可能准确的断其年代。
假如说年代确立不了,那就容易张冠李戴,形成老虎吃天,无法下爪。
由此可说,鉴定瓷器,观型断代是坚定的第一要素。
器型,肯定是不可能看出什么来。
如果说对一件瓷器的制作,陈文哲最拿手的一道工艺是什么,那肯定就是器型。
就算是原来没有隋侯之珠之时,陈文哲就可以利用他的双手,感受到瓷泥、瓷胎的质地,再就是平整度,或者是弧度。
他的手感敏锐,或者说手感很好。
瓷器的造型规不规整,他上手一摸就知道。
当然,他现在的眼力也很厉害,就算是不上手,只是随便看一看,也能看出一件瓷器的器型怎么样。
对于大器型的瓷器,器型很重要,但是,如果有瑕疵,也更加容易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