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泡的大小,又受到釉层厚度的制约。</p>
一般来说,整体而言,釉层厚,气泡就大,釉层薄,气泡就小。</p>
而那些自然死亡的气泡,都是圆形气泡顶部,接近釉面的大气泡。</p>
因为瓷器釉面开片,被片线穿越而死亡的气泡,则大中小都有。</p>
然辩证法认为,物质总是处于运动和变化状态之中。</p>
用矿物质烧制而成的瓷器,也不例外。</p>
这种运动和变化,又受到自身因素和外部原因,两方面的影响。</p>
刚烧造成器的瓷器,釉面的分子结构,处于活跃期。</p>
分子活动产生的能量,聚集在釉面,会发出一种很刺眼的光。</p>
我们把这种光称为“贼光”,常听人说某件器物火气太重,这个“火气”,指的就是这种“贼光”。</p>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器变成老器。</p>
器物釉面活跃的分子逃逸出去,带走了部分能量,使釉面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完成了新的组合。</p>
这时,由烧造成器时的活跃状态,变为稳定状态,这是内因的作用。</p>
温柔的阳光照射、如丝轻风的吹拂,人类手指的盘磨等等,使接近釉面的大气泡顶部,逐渐被磨破。</p>
原来处于真空状态的气泡内部,出现了肉眼难以观察到的“漏气”现象。</p>
空气带着尘埃进入气泡,悬浮在气泡内。</p>
原来晶亮的气泡,变得浑浊起来。</p>
那种刺眼的“贼光”,逐步减弱。</p>
进入雨季,干燥的空气被湿润,体积原本很细微,很轻的尘埃也被润湿。</p>
悬浮的空气,再也无力承受尘埃的重量,它们坠落到气泡底部沉积下来。</p>
于是,浑浊的气泡被生活尘埃“染”成黄色、赭红色、灰色或黑褐色。</p>
这便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这时候,气泡已经完成了死亡的初始阶段。</p>
随着时间的进一步推移,气泡顶部的破口逐步变大,成为一条线、再扩展为十字形,完成了气泡死亡的中级阶段。</p>
以后,圆形小孔进一步变成大孔,最后成为一个圆形的坑,完成了气泡死亡的全过程。</p>
在气泡死亡的过程中,刺眼的贼光完全消失,釉面变得温润、柔和。</p>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老化”和有了“包浆”。</p>
观察分析这些古瓷死亡气泡的分布和变化,可以得到一些气泡死亡的基本规律。</p>
年代越久远,釉中死亡气泡的分布越密集;</p>
年代越久远,死亡气泡顶部破裂出现“一”字形或“十”字形线条的越多;</p>
宋代以上的古瓷的死亡气泡,基本上已经破裂为一个圆形坑,坑内还沉积着很多生活垃圾。</p>
但是这一件,却因为密封的太好,技术也很不错,它的釉层表面,这种破裂的圆形坑并不多。</p>
有,不多,这正好表示出老化程度,而又没有大面积的破坏这件瓷器的美感。</p>
要不然,瓷器表面变得坑坑洼洼,那么美的一层春水,不是就看不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