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行事必然是血腥的,其做派必然是绝情的。
可是当官的都是什么人呀?
那是读书人,是来自各自儒林集团的人。
任何一个皇帝,杀太多读书人,最终都会在被写进史书时,难得好的评价。
肖章不希望赵维桓成为又一个秦始皇,或者又一个汉武帝。
所以在这第四条里,在暗示他应先以防微杜渐,再行褫夺生杀。
赵维桓虽然武勇强于政治,但他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
从肖章的行文所表露的言辞中,他看出了肖章的用心所在。
不得罪天下仕林,依然可以温和除掉贪官污吏。
这种方式、这种方法,前人没少想过。
但是像肖章这种想法极易落入实处的,却是前所未见过。
内五略,肖章的大方向,指向了北市榷贸。
信中行文,肖章简明扼要地用十六个字,概括了对外榷贸的核心思想。
哪几个字呢?
以商养国、以贸疲敌。以商强军、以贸乏敌。
以货兴业,以货损敌。以货壮民,以民克敌。
对这十六个字,赵维桓自认,理解或许不能全然明了。
但从字面的意思看,肖章是要通过与各番邦的商业往来,让大梁的国库充盈起来,让大梁的军队强大起来。
在大梁国力、军力强大起来的同时,再让敌人国力疲倦、让敌人军队困乏。
何以赵维桓能够理解到这些呢?
原因其实无非有二。
其一,一个国家、一个族群想要繁盛。
前提条件是要么有人、要么有地、要么有某种独有,其他国家或族群急需的特产。
大梁的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各番邦或是地方太小、或是人口太少。
就算的已做大的东古、西狄、北戎等异族势力,其本身的物产匮乏。
而无论是东古、西狄,还是北戎、西羌。
那些族群的人口上,更是远远不如大梁人口数量大。
人口的生产力的根本,中原的生产力,自然也就强于其他各族。
加之诸如茶叶、盐铁、瓷器、药材、丝绢绸缎等货品,都是各族趋之若鹜、求之不得的物产。
这些物产在中原,凭借现有的人口数量。
再得到肖章诸多奇技相助后,随时可以扩大几倍、几十倍、甚至是上千倍。
物产增加,卖给那些异族的货物自然增加。
卖出去的货物增加,收回来的金银自然也会随之增加。
在大梁这边对外卖货、增加收入的同时。
大梁自身对异族所需的,无非只有战马、玉器、特产三种产品。
大梁是一个整体,异族却是各自为战。
那些大梁所需的物产,分别分散到了大大小小、几十个族群的地盘上。
如此一算便可知,当大梁卖出去货物的数量剧增之后,必然是大梁收回来的钱多、各番邦分回去的钱少。
久而久之,那群异族的势力,必然或金尽银绝、无钱可用。
无钱可用的最终会是什么解决呢?
那就是将那些异族势力,全部打回到原始社会、打回到以物易物的落后时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