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觉醒,我的时代> 第一百七十五章、市场调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五章、市场调研(2 / 2)

湘虎和汤皖说完了话,特意给仲浦先生施了一个礼,说道:</p>

“感谢先生沪市施救!”</p>

“小事情,你能安全回到首都就好!”仲浦先生似乎觉得是举手之劳的小事情,丝毫不在意,随口说道。</p>

在办公室里,汤皖和仲浦先生喝了杯茶后,又在校园里逛了几圈。此时太阳刚出山不久,朝阳把人影拉的好长,汤皖就站在大操场上,指着眼前的这一切,兴奋的说道:</p>

“明年开春,这样的学校就又要多了10所,整整10所啊,好几百个穷人家的孩子可以去上学,一想到这里,我就止不住的激动。”</p>

仲浦先生在学校里视察下来之后,汤皖还没有介绍,便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发现了新式学堂的独特之处。</p>

能开十所这样的学校,对于直隶地区的穷人家的孩子来说,自然是天大的好消息,但是放眼全国来说呢,还有千千万万个穷人家的孩子无法上学。</p>

所以,就更能感受到,改变国人思想的重要性了,不由得感叹道:</p>

“皖之,任重而道远啊!”</p>

“是啊!!”汤皖无奈的吐出两个字。想起这一路的办学心酸历程,汤皖真的感觉太难了,就只是想为这个时代做一点好事情,为什么就这么难呢?</p>

在学校没待一会,汤皖又拉着仲浦先生往北大跑,要去做一个市场调研,关于《新年轻》杂志在首都的销售情况。</p>

这会的《新年轻》在首都还没有直接售卖的点,都是被二道贩子从沪市购买了,人肉带到首都来的,而且一次性也带不了多少本。</p>

所以,就导致了一个情况,那就是《新年轻》单本售价极高,因为是运输成本决定的,光一章车票就得多少钱了。</p>

在北大校园里的一处亭子,这里常年聚集着不少学生,在这里交流谈论,互相探讨,渐渐的就成了一个读书聚集的地方。</p>

汤皖恰巧知道,去做调研,这样的地方正是合适,拉着仲浦先生就直奔亭子,远远的就能看到,亭子里,坐了不少的学生。</p>

来人不动声色的轻轻靠近,就看到围成一圈的中间,有个高个子男生,正姿态昂扬读着手抄的文章。</p>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p>

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p>

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p>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p>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p>

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p>

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p>

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p>

高个子男生读完,久久沉浸在文章里,对着周围的同学说道:</p>

“首常先生之意愿,亦是我之所想,亦是我华夏千万学子之所想,亦是我四万万同胞之所想。这篇文章名字就叫《青春》,这周的读书会,我首推此篇。”</p>

“诶呀,刚好被你捷足先登,我今天本来也是要推荐这篇文章的。”说话的人正一脸憨笑的打开自己的笔记本,上面赫然是摘抄的《青春》。</p>

“我说呢,刘鹗的那本《新年轻》都是被你们借去的吧,我说怎么总是借不到呢?”有人道。</p>

“一本这么贵,也只有他这个公子哥买的起了。”有人接过话,说道。</p>

“我提个建议,下个月的,我们这么多人,可以每个人出点钱,一起凑着买一。”</p>

这个建议得到了整个读书会,十几个学生的一致赞同,汤皖和仲浦先生在亭子下方,自然也是听到了全程的对方,貌似情况已经明朗了,无需再问其他。</p>

正准备离去,汤皖的身影,被一个坐的久了,脖子发酸,正在四处活动脖子的学生看到了,惊讶的喊道:</p>

“是皖之先生么?”</p>

“是皖之先生!”有学生肯定道。</p>

“皖之先生好!!”有学生喊道。</p>

于是乎,在十几双眼睛的注视下,汤皖只好停止住了溜走的脚步,和仲浦先生相视一笑,转过身来,向读书会的学生打招呼道:</p>

“大家好!”</p>

“先生好!”学生齐刷刷的行礼。</p>

“我刚听到你们读的这篇文章是发表在《新年轻》最新刊上,我想问问,你们觉得《新年轻》这本杂志怎么样?”汤皖问道。</p>

“特别好,德先生和赛先生!”有学生说起了民主与科学的另类别称来,以此来表达自己对《新年轻》的喜爱。</p>

“每一期必读,不过就是买不到,只能借阅。”这名学生有些无奈道。</p>

“价格实在是太贵了,我们真的买不起。”有学生抱怨道。</p>

..........</p>

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对于《新年轻》的看法,虽然偶有抱怨,但是基本是都是给予好评的,对于上面的文章也是赞不绝口。</p>

“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新年轻》在首都,售价2毛钱一本,你们会买么?”汤皖又问道。</p>

虽然2毛钱左右一本,在现在来说,仍然还是比较的贵的价格,但是已经到了可以咬牙买一本的程度了。</p>

另外,《新年轻》是月刊,一个月一次,有些学生还是能接受的,不像现在的价格,高的离谱,望而生畏。</p>

“如果是2毛一本,我会买的。”一个学生说道。</p>

“我们只需要几个人就能凑够一本的钱。”还有学生说道。</p>

“那你们周边的人是怎么看待《新年轻》的呢?”汤皖接着问道。</p>

“其他的不知道,但是与我们接触的,大都爱看。我就是我们授课教授推荐看的。”有学生说道。</p>

想要知道的结果已然明了,就不用在问更多的问题了,汤皖又回答了几个学生的问题后,拉着仲浦先生就离开了亭子。</p>

此时,日头已经拉高,气温有些高,汤皖把仲浦先生拉到一处房檐下,准备休息一会,也好擦擦汗。</p>

“怎么还用在问么?”汤皖问道。</p>

虽说目前的情况很乐观,但是为了保险起见,仲浦先生还是决定在多问问,便说道:</p>

“再问几处看看。”</p>

于是,汤皖又带着仲浦先生去了其他的大学,逛了一圈下来后,发现《新年轻》在学生中,受众很广,基本都是听过《新年轻》的大名。</p>

但是学生大多都囊中羞涩,即使未来2毛一本,也不见得会有多少学生买。</p>

反而是在一些教师中间,对《新年轻》的看法呈现两极状态,一方面是极度的看好,一方面是极度的不看好。</p>

一般年轻的比较看好,年纪大的极度不看好。</p>

至此,大概的一个情况,仲浦先生心里有了底。跑了一上午,两人肚子都饿的难受,赶紧打了两辆黄包车回到了东交民巷。</p>

大牛却是已经做好了午饭,正在等着两位先生回来,一听大门口有动静,大牛就急忙跑来开门,正是两位饥肠辘辘,满头大汗的先生。</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