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木匠王爷> 第474章 完颜亮迁都南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4章 完颜亮迁都南侵(1 / 2)

木匠王爷 飘云千里 更新时间 2021-11-24

 完颜亮命令仆散忽土西征,同时传令迁都。金国灭掉北宋之后,与南宋以准河为分界,从此占有了中原和北部疆土。金朝威服高丽、西夏等国,所辖地域广袤,但是都城却偏处于东北一隅,运输与公文传递多有不便,使节往来更是艰于行旅,使得政令无法及时畅达内外。与此同时,上京远在东北,不仅在治理国家上问题多多,也会造成金国的政治形象一直保持为外来的塞北胡族征服者,这自然不是完颜亮所一直追求提倡的中华正统王朝。中原汉人和汉化契丹人的民心很难归心与完颜氏,随着时间的流逝,带来的问题会对国家的稳定有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p>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上京会宁府的宫殿楼阁、佛寺道观、市井街巷,无不留有金熙宗的痕迹,金上京皇族的怀旧和睹物思人,极容易形成一呼百应的政治气候,给完颜亮这个杀兄夺位的帝王带来灭顶之灾。因此,完颜亮一方面想通过迁都,通过分化、分治、溶化的过程达到完全解除金国守旧贵族的组合力与反抗力,来确保自己的皇位安全。另一方面,此举也为厉行汉化,彻底确定金朝中原正统而再次向南迁都至汴京做好一定的准备。</p>

完颜亮迁都意向一表露,立即遭到金国贵族的强烈反对,但他还是取得了多数朝臣的支持,便积极地做迁都的准备。他命卢彦伦等人,在燕京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和改建,历时三年燕京皇城建完。又他以都城“僻在一隅,官艰于转输,民艰于赴诉”为由借以摆脱反对派的牵制,于天德五年让金国贵族离开白山黑水里的上京来到燕京,改燕京为中都,府曰大兴。</p>

正隆二年八月,完颜亮撤销上京留守司衙门,罢上京称号,只称会宁府,派吏部郎中萧彦良来会宁府督办,毁掉了旧宫殿、宗庙、诸大族宅第及皇家寺院储庆寺,接着把它夷为平地,听任耕种,不留任何痕迹。</p>

迁都之后,完颜亮大举南侵,把各道金兵分为三十二军,设置了左右大都督及三道都统制府。他命奔睹为左大都督,李通为副。纥石烈良弼为右大都督,乌延蒲卢浑为副。苏保衡为浙东道水军都统制,完颜郑家奴为副,由海路直奔临安。刘萼为汉南道行营兵马都统制,自蔡州进瞰荆、襄。徒单合喜为西蜀道行营都统制,由凤翔直逼大散关,左监军徒单贞别将兵二万入淮阴。</p>

完颜亮召来诸将面授方略,并赐宴于尚书省,命皇后徒单氏,与太子完颜光英居守,张浩、萧玉、敬嗣晖留治省事,自己戎服整装,跨马出发。后宫妃嫔,一律随行。金军共有六十万人,号称百万,毡帐相望,征鼓之声不绝,远近大震。</p>

完颜亮自幼聪明好学,曾拜汉儒张用直为师。他的汉文功底甚深,经常雅歌儒服,还能诗善文。他做藩王时,给人题写扇面,有“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之句,显示了他</p>

的志向非凡。一日,他进入妻子的居室,见瓶中木樨花灿然而放,溢彩流金,于是索笔题诗:绿叶枝头金缕装,秋深自有别般香。一朝扬汝名天下,也学君王著赭黄。</p>

北宋的著名词人柳永曾经写了一首描绘江南钱塘繁华的词,词名为《望海潮》:</p>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p>

</p>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p>

这首词逐渐地传到了北方,被完颜亮读到。当完颜亮读到里面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时,立即为杭州的美丽、富庶、繁华而怦然心动。</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