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木匠王爷> 第457章 张浚赵鼎被离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7章 张浚赵鼎被离间(1 / 2)

木匠王爷 飘云千里 更新时间 2021-11-08

 金兀朮这时屯兵于黎阳,他却作壁上观,没有派人前去增援。刘豫发兵南侵的时候,曾经向金国乞求派兵相助。金主完颜亶召集群臣商议,太宗长子蒲卢虎道:“先帝之前立刘豫为帝,是希望刘豫辟疆保境,使他成为宋朝的心腹大患 ,让我们能休兵息民。现在刘豫进不能取,退不能守,兵连祸结,休息无期。如果发兵得胜,是刘豫得利,而实际是我受弊。何况前年因为刘豫出兵想,已经遭遇了挫折和损失损,现在难道还能答应他吗?”完颜亶因此不肯发兵,只派遣金兀术驻兵在黎阳,坐观成败。</p>

到刘麟、刘猊败回后,金国还派遣使者去诘责刘豫,说他无能。至此,刘豫进退两难,渐渐失去了金人的欢心。金人除了责问刘豫的罪状,还有废刘豫之意。刘豫觉察到此事,就请立刘麟为太子,来窥测金人的意图。金人答刘豫说道:“慢慢来,应派人去询问,征求百姓的意见。”</p>

张浚因为刘豫各路军队都已败退,于是请求乘势攻打河南,还乞求赵构速到建康,可是赵鼎却认为不如回跸临安。赵构如果真有心恢复失地,自然应该北进,而不应南退。赵鼎也是名相,与张浚本应协力图功。可是张浚请求赵构去建康,赵鼎反而请回临安,这是因为两人已经有些不和。</p>

自从张浚督军江淮之后,曾经派遣参谋吕祉上奏事情。吕祉对赵鼎说话,就极力夸赞张浚,赵鼎难免有些沮丧。吕祉回去禀告张浚的时候,又总是说赵鼎有意刁难,张浚信以为真,于是他把所有的愤懑,发泄在奏书里。赵构曾经对赵鼎说道:“将来张浚与你不和,必是出于吕祉一人,你不可不防!”</p>

赵鼎却答道:“臣与张浚本来就如兄弟一样,毫无嫌怨。现在既然被吕祉离间,致使张浚嫌弃我,就不如留下张浚一人专权,得以让他尽展才能,臣愿意告退。”赵构说道:“等张浚回来再议。”张浚与赵鼎都是怀抱公忠之人,虽然是由吕祉挑拨,赵鼎也没有推坦诚相见。赵构本来应调和两相的矛盾,他却没有做什么有效的工作。</p>

张浚来到平江,面请赵构移驾建康。张浚向赵构汇报说道:“刘光世屡屡不肯出战,敌人来了,就知道跑,此人不可为大将,请陛下收回他的兵权。”赵鼎不等赵构表态,站出来反对张浚意见,说道::“刘光世世代为将,现在无缘无故地罢免他的职务,收回他的兵权,恐怕将士离心,引起兵变。”刘光世确实是将门之后,但却带兵无方,他自己又贪财,又好酒色。打仗的时候,总爱耍滑头,保存实力。麾下将士的军纪也差,经常欺压百姓,抢夺民财。幸亏他手下有王德、郦琼两个能打仗的将领,替他挣了不少面子。这些事情,赵鼎当然看在眼里,他之所以提出异议,是故意与张浚唱反调。</p>

张浚见赵鼎同自己唱反调,心里自然不爽,气愤地说道:“朝廷正要图谋恢复,不能让贪生怕死之人</p>

逍遥自在,朝廷要严明军纪,振作士气,这样才能进攻河南,讨平逆贼刘豫。”赵鼎却说道:“河南并不是不可以攻取,但攻下河南,就能确保金人不会入侵了吗?打败刘豫容易,但和金人对敌就难了。”赵鼎的两番议论,不是他不明白,而是意气用事。张浚说道:“刘豫不灭,我们就多了一个敌人。我们驻守东南,金人不一定不会来攻打。”张浚正色道:“近年来,陛下亲临长江防线,士气百倍,同金兵和伪齐军打仗,胜多败少,如此好的形势下,怎么能再言向江南撤退呢?”</p>

赵构对刘光世擅自逃跑的行为也很不满,因为他差点又要逃跑。但考虑到剥夺刘光世的兵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他不露声色,让两位宰相尽情争吵。在两人吵得不可开交时,对张浚说道::“你说得对,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安排。”赵鼎见赵构支持张浚,当然很生气,于是坚决要求辞职。赵构想了想说道:“你到绍兴云浮当知府,以后朕还会用到你的。”赵鼎改任观文殿大学士,到绍兴当知府去了。</p>

次年是绍兴七年,赵构诏命陈与义参知政事,沈与求同知枢密院事。张浚想再去视查军队,没有告诉沈与求,直接向赵构求得圣旨。沈与求得知,叹息着说道:“这是军国大事,我竟然没有听说,如何能担当此职位?”于是请求辞官。赵构却不肯答应,不久病死。</p>

数日后,忠训郎何藓从金国回来,报称赵佶和郑太后相继死了,赵构装模作样地悲哭道:“隆祐太后爱朕如同己出,不幸之前就已经死了。朕所希望的是太上帝后,能迎奉回朝,让朕尽人子孝思。哪知他们又死在了异地,真是令人悲痛欲绝!”</p>

赵构于是命持穿孝服守制。百官七次上表,请求用日易替代月。知严州胡寅却请求服丧三年,衣墨临戎,以教化天下。赵构因此扬言要行三年之丧,张浚上奏道:“天子的孝顺,与士民不同,当思所以奉宗庙社稷,不在缟素虚文。现在棺木没有回来,天下依然涂炭。愿陛下挥泪而起,痛定思痛,以安天下为己任,才是真的尽孝之人。”</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